人到中年,我认识的大部分人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

文摘   2024-11-16 21:48   广东  
周末再爬莲花山,我看着那个雕像,想了一些事情。
我小的时候,第一次在书本上看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的第一反应是想,让哪一部分人?为什么是这一部分人?
这些问题我当时就知道答案。但是那个年代还是存在一点希望的,当然越到后来,经历的现实越多,我也越是坚信了这个答案的真实。

其实只要大家一起变得更富有,收入不平等或者出现阶级特权之类的问题,并不会很刺眼,因为想象中的财富溢出,也能喂饱金字塔底层的人,然而实际上发生的情况是,每一次的经济增长,每一次市场开了水龙头,大部分回报都会流向少数的高收入者,根本别说经济不再增长的情况。
"先富带动后富“?
但我们亲眼见证过这个历史的过程,社会顶层所积累的财富并没有往下溢出,高收入者的碗会随着水多而增大,不存在装不下溢出的情况,所以也并没有因为顶层富裕而让其他人更富有,或者让底层对自己和后代的未来感觉更加乐观。
当阶层的分野明目张胆之后,底层就开始连孩子都不想生了。

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
亚当斯密说,哪里有巨大的财富,哪里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巨富之人,同时至少有500个贫穷的人。
他承认不平等会永远存在,也承认贫富差距的无法消除,所以他找到了 一个方法,说要依靠市场和竞争。
但是,从他写完《国富论》创造出经济学,到现在都已经快250年了,世界终于还是变成了二百五的样子。
在启蒙时代,也就是说,在亚当斯密、培根和黑格尔他们那个年代,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生活水平都不会高于最贫困地区的两倍。
而今天,卡塔尔这个最富有的国家,其人均收入是最贫穷国家津巴布韦的428倍。
这还只是两个平均值之间的对比。

看来只有马太福音说了真话: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走。

人到中年,我认识的大部分人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预备出足够的钱,让自己的下一代从空间上和社会意义上都尽量远离穷人,越远越好,买学区房,买花园小区。
那些富有的人,住在门禁森严的高档社区里面,子女送进昂贵的学校,享受着最好的医疗条件,与此同时,其他没有足够条件的人只能生活在缺乏安全感,教育水平平庸,医疗资源匮乏的世界。
贫富之间几乎没有交往与交集,攀爬的阶梯都已经慢慢拆掉了。
欧美的末日科幻电影,总是构建出极端对立的两个世界,一个是高级的人类居所,一尘不染,科技发达,另一个世界是废墟下的贫民生活,他们翻找垃圾维生,灰头土脸。
这种科幻,算不上很有想象力。
这样的场景无非只是现实的扭曲呈现,算是现实的写照罢了。


2024.11.16

照片摄于深圳

庄曜的酒馆
一枕微醺惜梦华,漫持杯酒对拈花,信手文字窗边雨,此是中年下午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