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史,东方伪史

文摘   2024-07-03 23:57   广东  
读史书,常常会失去时间感,说到“古代”,有些人就会和说“国外”一样,以为古代都是一个样子,以为国外都一个样子。
但这种失去时间感,有时候来自于内容的共情,将近两千年前的希腊哲学著作,可能是经过了翻译的原因,在今天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代沟,有时候甚至还有新鲜感,两千年来大家的人性和思维模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除了思想著作因为文字记录很少会被扭曲,其他的历史细节,经过了代代相传,到今天还有多少真实性可言,也是很难说的,西方伪史论这种反智言论,在21世纪还能有那么多拥趸,倒不全是因为傻子特别多,傻子当然多,但历史这种东西,或者说留下来的历史资料,本身也是很可疑的,这话倒也没错。
光一个耶路撒冷的历史细细讲起来,就是大量的神话和事实相互杂糅,难以分辨,几千年下来这个城被毁灭又被重建然后再毁灭,周而复始,痕迹早就已经无法辨认,流传下来的故事还有几分与当时接近呢?
西方的我不熟悉,我熟悉中国,我也熟悉人性,所谓的历史真实性,就好比传声筒游戏一样,一个信息经过很多人转述之后,很少不变得面目全非的,不说过于久远的事件,就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一人一个角度,一人一个事实,负责记录历史的人采信了哪一种,对这个事件就必然形成一定的扭曲,再加上被传播之后的修改,润色,删除敏感的部分,添加歌颂的部分,流传下来的版本,与真实可能风马牛不相及。
更久远的事情,扭曲的程度一定更严重,三皇五帝这种传说,曾经堂而皇之列入历史教科书,这种适合街头巷口老太太哄小孩的故事,因为从小植入了小学生的脑子里,居然就变成了想象中牢不可破的事实。
洗脑从小孩抓起,总是很有效。
自然,也有人将《尚书》等书的记载抬出来当作证,说史书上都记载的,哪里会错,只是《尚书》都是周以后的了,春秋时代,离现在两千多年,尚书上记载的三皇五帝,离春秋多远呢?大概也是差不多600到1000年。
历史没有什么时间感,600年是什么概念呢,放在今天往回数,600年前朱棣还在搞什么永乐大典,欧洲刚经历过黑死病,没了三分之一人口,哥伦布还没发现美洲。
尚书写的古代,所谓的夏朝和夏朝之前的历史,就是离写书时候这么遥远的事情,如果这几百年中间几乎找不到其他的证据和记载,代代相传而已,即使当时有证据,传声筒游戏玩一千年下来,中间经过了多少手的改造和添油加醋,谁也不知道。
孔子修《尚书》,“修”就是一个重新改造的过程,儒教有主张,就得造神得竖起偶像,所谓效法尧舜云云。这种二次创作,离真实早就越来越远。三国演义替代了三国志,三国无双又取代了三国演义,孙尚香登场成为主角,假以时日,真真假假怕是早已经不存在界限了。
历史也在不断被利用被重新阐述,比如儒教的信徒们就直接否认了竹书纪年的真实性,认为这是伪作,为什么?因为竹书纪年的发掘就仿佛是冲着颠覆儒教来的,纪年相传是战国时期魏国编纂的,和《尚书》差不多同一时期,记载的也是相同的一段历史,但不同的是竹书纪年和尚书在记述上存在着巨大的出入:竹书纪年里也有三皇五帝,但儒教里鼓吹的和平禅让、尧舜禹汤、贤之治在这本书里并不存在,相反它更贴近人性,讲的是三皇五帝之间用武力相互争权夺利的故事。孔教和魏国大家立场不同,目的不同,各自阐述。
如果竹书纪年是真的,那毫无疑问尚书就是假的,或者说,整套儒教里面的道德标杆都是假造的,孔子为了自己的理念和招收补习班学生,修改和编造了传说,中国读书人这两千多年来背诵和讨论的东西,都被带偏了。
一个错误的科学研究结论,可能导致后来引用这个结论的无数论文失去意义,可能有些人一辈子的研究心血最后发现都是无用功。这一打就是两千多年的脸,打击面太大了,只能盖戳子说它是伪作。
我们所知的历史在有生之年不断被推翻,本就是常态。
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错误的方向上狂奔,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是灾难。涉及到理念和信仰的历史也是如此。
在文艺复兴时期,马丁路德发现欧洲一直在用的圣经居然在很多关键的地方翻译错了,他自己着手将希伯来文直接翻译成德文,冲击了教会的权威,搞“人人有功练人人有经读”,结果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战争,摧毁了德国三分之一的人口。

2024.6.30

庄曜的酒馆
一枕微醺惜梦华,漫持杯酒对拈花,信手文字窗边雨,此是中年下午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