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读书计划

文摘   2024-06-24 23:43   广东  
最近生意上比较忙,加上乱七八糟的事情多,心神不宁,几乎无法安静坐下来阅读,基本只能靠听书软件来帮忙。
每一个科技进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从前老人家眼睛不好,需要请求或者雇佣年轻人代为诵读书籍,现在在手机上能随时随地听人朗读,其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也好在每天总有些忙忙碌碌又不太费脑子的时间,例如早起给女儿做早饭,比如健身的时候,比如需要画设计图的时候,没想到这么一听就是个把月过去了,这期间听完了几本之前一直没时间啃的大部头,今天查了一下自己的记录,觉得有点惊讶。
一是,原来我每天不用脑子的时间真的挺多的,多到我有点后悔没有早一点利用起来,二是,听书的速度太慢了,节奏不对,和真正的阅读完全不能比。
用眼睛阅读的话,有些内容一目十行就带过去了,但因为是AI朗读,没有重点,没有节奏快慢,所有的内容都要用相同的时间每个字都读完,这样一来,时间就长了很多,效率也低。
比如,我月初听完了一本37万字的书,大概每天断断续续听两个小时,前后一共花了17个小时,但这期间,女儿在课外阅读时间就已经看完了五六本书,每本字数在10万字左右,这个速度和听书比起来,就很惊人。
另一个要命的问题是,之前看书的时候,我常常是看几页就会停下来,时时需要找其他资料来验证或者做延伸阅读,这种体验常常让我感觉有所收获,满足感很强。但听书却会消灭的偶尔的联想,一些内容触动神经后往往没来得及记录或者思考,新的内容声音马上会淹没过来,这种情况下,听完了就是听完了,之后再也想不起来自己中途在想什么了。
不过,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方式,即使听书对我来说很不习惯,也算不上优质阅读体验,但我短期内应该还不会抛弃这种方式,最多在读物内容上,做一个挑选和区分。
关于读书这件事,我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我书架上有一本书,叫做《一生的读书计划》,这本几年前很红的畅销书,每次翻起,都让人气馁,这本书里列了个从古到今最值得看的一百三十多本书,哲学诗歌小说历史全都有,作者的意思是,一辈子看这些书就够了。
但在我看来,一辈子能看完这些,也真是不容易。让人伤感的是,人生苦短,居然只容得下这一堆书籍。
我不是很喜欢做计划的人,连读书这种事情,都有书单和计划,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人的时间太有限了,想要用最少的时间看完更多的书,获得更多的知识,按计划来做肯定是更有效率的做法。
但不能不承认的一点是, 书永远是读不完的,一日只有24个小时,可以读书的时间根本不多,不读书又能怎样呢?这本“必读”那本“必读”,这个"必"字,其实大可不必。
人生就是这样,天底下美景无数,总有很多地方我们这辈子是没有机会去的,总有很多美味是我们没有机会去品尝到的,总有很多美好,我们是没有机会看到的,人一辈子就是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做了选择,就是意味着放弃。
如果能接受这个人生的现实,心态反而容易轻松起来,既然总有看不完的风景,与其走马观花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打卡拍照,不如在某一处喜欢的风景处驻留,深度旅游。读书也是如此,这个世界有读不完的书,与其东看看西看看,不如反复阅读一本或者几本你喜欢的著作,了解作者,熟悉每一个段落和字句的来历,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重读一次,这种深度的阅读和了解,可以完全进入作者的思维里面。
采用慢读的方式,不是说抱住一本书就不看其他的了,我以前有个同学,看三国演义,来回看了几十遍,对书里的人物了如指掌,但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仍然是半懂不懂,所以这种方式肯定不行。读书信步由缰,是说在每一个节点让它旁生枝节,让每一个枝节茂盛生长,假如看了奥勒留的《沉思录》,被他的思想所吸引,那么就可以顺藤摸瓜找找这个一千多年前的罗马皇帝的传记生平来读,还很容易就能了解到奥勒留思考的背后,是著名的斯多亚主义哲学,顺着斯多亚哲学的线索,或许可以打开一个宏大的古希腊哲学体系。
在旅途中遇到一处喜欢的地方,干脆定居下来住一段时间,随着兴致胡乱走走逛逛,有时候反而会遇到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奇妙之地,所有的惊喜都不是能计划的,读书何尝不是也如此。

2024.6.24

庄曜的酒馆
一枕微醺惜梦华,漫持杯酒对拈花,信手文字窗边雨,此是中年下午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