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其中,人才是重要的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鲜明地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是我们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原文 :《激发人才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作者 | 本报记者 田川
图片 | 网络
积极挖掘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是对现行人才政策的优化升级,更是对未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远布局。要使人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匹配,必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在人才供给与需求上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按照《决定》的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我国的人才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我国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 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多年稳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人才政策体系正逐步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2)》显示,在人才环境指标方面,中国位居第二。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8万亿元,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着眼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汪寿阳指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研发的动力和源泉。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需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将人才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支撑。“要建立政府部门、产业企业、社会组织、行业院校联动机制,从协调机制、政策供给、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推进。”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告诉记者,需理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实现教育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整体协同。
近年来,中央制定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总体改革行动纲领,围绕人才评价、激励、流动等关键环节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一系列具体改革政策和举措,对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着力畅通人才良性循环
我国已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但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不匹配、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结构性和制度性人才红利释放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4年数据,从技能水平看,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的30%,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顶尖人才匮乏、新兴技术领域人才储备不足、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能力不足、人才资源有效组织动员不足、科技人才国际化程度不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左晓利研究员认为,人才体制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在推进落实中、在组织保障上还存在留白和弱点。
我国人才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新的评价标准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现有的人才分类标准认可度不够高,对人才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的评价缺乏可量化、成体系、立得住、有说服力的指标支撑。旧的评价惯性依然存在。在人才计划评审中,论文、专利、项目、奖项以及已获得的“人才”等指标仍是主要依据。解决以上问题,亟待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调研报告,2021年,北京的高水平科学家集聚总人数居全球主要城市第一位,2012年至2021年,北京、上海分别增长215.7%、281.5%。值得注意的是,受人口疏解、生活成本上升、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2022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常住人口有所减少,但人才吸引力增强。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北京集群、上海—苏州集群占据三席。
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南北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等现状,决定了东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等地,具有人才竞争优势。“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则既是人口的净流出地区,也是人才的净流出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告诉记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防止人才的恶性竞争,尽量形成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东中西部人才协作发展。
“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体系建设方面,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的供给规模和质量仍难以满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青年科技人才战略储备依然不足。”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谈到,在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方面,我们还需努力。
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全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近3000万人。此外,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等问题依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利益轻长期效果的现象尚未消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新兴产业领域人才引留能力尚有限。
系统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未来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增强系统观念,才能构筑竞争优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不断提升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是人才工作、人才政策的根本之道。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员王艺潼看来,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完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参与的培养模式,健全创新人才全链条自主培养体系。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应在国家建立基本激励制度基础上,赋予科研单位激励自主权。完善科研人员发现的基础制度,客观评估科研人员的潜动机与潜能力,使激励有的放矢,提高激励效果。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力度,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在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上向关键核心领域科研人员、高层次人才、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团队和优秀青年人才倾斜。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需加快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实行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评价,更加重视人才评价中的成果质量、价值贡献和学术道德。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告诉本报,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积极给予人才充分的信任、宽松的成长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空间。深化人才使用机制改革,落实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和“赛马”等制度,使更多“千里马”脱颖而出,进一步点燃创新“引擎”。
“健全举荐制、认定制、评审制、以赛代评制等人才评价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指出,应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服务于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按照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的目标,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过职业移民、签发居留许可、提供优厚待遇等方式吸引外国人才,同时也通过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等举措构筑高水平人才队伍并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例如,2007年欧盟出台蓝卡制度,以吸引全球范围的技术人才移民到欧盟工作。德国、法国等通过提供高级职位、成立激励基金等方式吸引本国人才回流,韩国推出“智力回归计划”等,都是针对本国海外人才的引才计划。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4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