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鲍元恺现象”不是一个人的现象。面对二十世纪所谓“现代音乐”的汹涌浪潮,能够不媚俗不从众,坚持三个“人”的理念终生不移,终于在中国的交响音乐中做出一番成就的中国作曲家,鲍元恺显然是站在第一梯队。
2.“符号重建”的概括极好:符号重建,魂魄未变。这也就说明了鲍元恺的《炎黄风情》和其他交响作品,实质上是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不止是民歌)的升华和延续,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国音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鲍元恺自己称作为“重生”,我赞成。
3.我有一个认识,几千年来的中西音乐是人类音乐瑰宝中的“两股道上跑的车”,在艺术和文化上没有高低、对错、美丑、雅俗之分,不存在什么“西方音乐领先我们500年”。二十世纪在中国大地上交汇之后,中国作曲家从西方音乐学习和实践的主要是“多声音乐”(简而言之是“和声思维”)。由于中国作曲家的聪明和努力,自然的糅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智慧,一百多年来获得了巨大的成果,已经不逊色于西方和东方的任何“外国”。鲍元恺便是其中之一人。
4.历史在延绵,在进步,存在决定意识,立足于传统生活和意识的传统民歌(以及戏曲等其他),尤其是在改天换地的中国,必然会在“消亡”和“涅槃”之中二选一,其中包含鲍元恺的“符号重建”。
5.毛主席生前说过“大道理”和“小道理”。杨通八学兄的这篇文章发表于10年之前,讲的就是音乐创作的大道理。音乐理论理应对音乐实践产生启迪和引领的作用。但是近三四十年以来,在我们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圈子里,看到的许多是空洞、谬误和模糊,甚至有一些很外行、很低级的奇谈怪论。我的体会是:理论的根子不能是读书,尤其不能是读外国书。我的这几百个字,是写在杨通八文章之后。很抱歉我必须这么说,若有朋友见了不适,预先致歉。
(写于2024年11月)
附:杨通八文章《《炎黄风情》是中国民歌的“符号重建”》原文链接:
(鲍注)舒泽池文中所说——三个“人”,是指我如下一贯的艺术创作理念——
我的音乐,坚持“人写,写人,为人写”三个原则:
(一)人写,就是用人的感觉、感性、感触、感慨、感情、感悟、感怀去写,这是非人的计算式作曲无法取代的。音乐创作自然少不了智能,但更少不了计算机不能替代的直觉、真情、想象和灵感。
(二)写人,就是讲述人的故事,抒发人的情怀;展示人的七情六欲,爱恨情仇;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彰显人的风骨灵魂,精神信仰。艺术作品要“通情达理”——作曲家需要天赋“通情”的才气,也需要修炼“达理”的功力——毕竟,“画鬼容易画人难”。
(三)为人写,就是要让欣赏者乐于接受。艺术的基础价值是审美价值,“好听”是音乐的首要条件。如美食,无论如何创新,“好吃”才是最要紧的。艺术价值的高低,一方面在于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另一方面则在于使接受者产生共鸣并获得美好精神享受的广度。正如梁茂春先生所言:“为了人,中西可以含化,新旧能够通融,雅俗不妨交汇。
——见鲍元恺《“炎黄风情”创作札记》
附:【周末听乐】中国管线乐曲《看秧歌》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LkXN47x046zO4fIsSF_uw
美编:林杰
舒泽池,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原《人民音乐》副主编;原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代表著作:《中国钢琴民歌333首》、《音乐考生听力冲刺教程》、《乐理新思路教程》(合著)等。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15811444259,
进群一起聊音乐,话音乐教育
执行编辑:阿蓉老师、张媚
责任美编: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