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话】歌声里的历史记忆——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探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解

文摘   2024-12-24 08:01   湖北  

摘要: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本文以大单元教学为主要模式,选取小学音乐教科书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卢沟谣》《歌唱二小放牛郎》三首歌曲,分别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事迹、中华少年壮烈牺牲时刻等角度出发,让课堂教学形成一条历史记忆链。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的共通性想象、同一性认知、共情性体验,达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这一目的。

关键词:艺术课程标准;大单元;大概念;历史记忆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首次明确使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强调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进入国家力量主导的实践活动中。对于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来说,音乐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学生理解其内涵?本文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理论依据,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将“歌声里的历史记忆”作为单元主题,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理解角度进行阐释和解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小学音乐课堂实践的内涵



中央工作会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定义由“交融一体、繁荣一体的自在的中华民族实体”发展为“一个团结、统一、强大的民族”,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根本归属”。如果上升到文化层面,其核 心要素就是文化认同。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民族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共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的人群集合体,其中必然包含文化成分。中华民族承载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其中,各民族既拥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又拥有共同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文化。在音乐课堂中若想让小学生理解其丰富、抽象的人文内涵,那么借助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歌曲进行教学是合适的路径之一。由歌词和曲谱构成的爱国主义歌曲是语言符号、音乐符号和声音符号交织的复合载体,能以生动的歌词、律动的旋律和感性的声音有效搭建起爱国的情境空间,最终落实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由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承载国家集体记忆、凝聚各民族团结、表达共同情感的重要媒介。

作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的关联最为直接,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和阐释。文化理解包括感悟艺术活动、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领会艺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和价值,阐释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文化理解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下两点重要启示:第一,从国家层面来看,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化理解的重要层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第二,从学科育人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小学音乐学科提供了“育人”新视角,可以让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小学音乐教学中蕴含的独特育人价值。


二、单元主题中的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呈现



历史记忆是人们通过文本、图像等媒介获得和保存的关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历史记忆对于建构国家同一性、形塑国民的归属感、激发国民为国家奉献的决心和勇气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激发全国人民内心的能量,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它是中华民族集体情感的升华,无论是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英雄事迹,还是钱学森赤胆忠心的报国情怀;无论是宛平城外卢沟桥畔的枪声,还是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台儿庄古城,都见证了中华民族所历经的苦难。这些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单元主题“歌声里的历史记忆”主要是带领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并感受1935—1949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共由三个课时组成。(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


(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特定的国家象征符号,歌曲中所承载的深刻的历史记忆,能很快地将群体记忆拉回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回望百余年前,即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深受外来侵略者欺凌之时,无数先烈和英雄用鲜血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和抗争史。从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一个个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中华文明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以此为主题的一批歌曲应运而生,如《松花江上》等。伴随着战争的持续,中华民族的生存忧患意识逐步觉醒,“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同样,一首《卢沟谣》,能让国人的记忆瞬间回到这个历史瞬间。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7月7日已成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的纪念日,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教材中的《卢沟谣》虽然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但清新流畅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曲调,将历史记忆呈现得隐忍而深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中华少年壮烈牺牲的感动时刻


王二小的纪念碑矗立在河北省平山县南滚龙沟村,这里一直流传着一位叫王二小的红色故事。据村里的老人说,王二小并不姓王,他本名叫阎富华,是当地的“孩子王”,也是儿童团团长。而在2013年一部由作家陈模创作的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中记载,王二小的原型不是河北的阎富华,而另有其人。书中介绍这位“王二小”本名叫王禾,是来自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的一名儿童,将敌人引入埋伏圈后壮烈牺牲。那么,《歌唱二小放牛郎》里又是哪个“王二小”呢?后来,词作家方冰和作曲家李劫夫谈到这首歌的创作经历,原来那个年代有许多“王二小”,他们都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整个河北省被日军杀害的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达4144人。其中不乏千百个“王二小”式的抗日儿童团烈士。两位词曲作家深受感触,为了纪念这些“王二小”们而创作了这首歌曲。它是千千万万个中华少年英勇无畏的真实写照。2015年8月,该曲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这些少年的英雄事迹将被永远传颂。


三、单元主题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



单元主题中的三首歌曲分别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节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彰显着民族的文化底蕴。因此,可以在演唱和理解歌曲及其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念的影响,并在不断的反复中强化自身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感,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一)共通性想象


音乐的非语义性、非具象性赋予了它更多想象的可能性。当音乐与国家、民族发生关联时,音乐的非语义、非具象就有了特定的指向,即向国家或者民族的具象化转变。以单元主题中的三首歌曲为代表的音乐作品,其创作目的在于使全体人民在演唱或演奏中产生一致的思考,在情感的激发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三首歌曲的调式、歌词和曲调或多或少体现了中华民族音乐特有的气质。从体裁上看,节奏简明、律动性强、具有进行曲风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了全体中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使命感;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卢沟谣》,在润物细无声中让人感受历史的荣辱与悲壮;曲调平缓、娓娓道来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让人们联想到为了抗战的胜利,不惜付出生命的那些小英雄们。当集体的情感寄托在这些歌曲之上时,就能够使听者产生共通的想象,从而以歌声为载体,在记忆中见证伟大的历史,使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同一性认知


在现代社会理论中,如何通过成员的团结感得以聚合是一项重要议题。是否散居各地的中国人都会与其身边的人有相同的一体感?如果有,那么这种团结一致的感觉是如何产生和维系的?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来看,人们对某一概念的认知存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知识、信念、观念体系形成过程中对某一概念的接收、理解和接受,形成关于概念的认知图式(schema);第二阶段为个体接收和接受了某一概念并形成了对某一概念或知识的认知图式。所以,人们能够有相同一体感,也就是产生一致认知的前提是思想中已经有相关概念的存储,且根深蒂固。例如,当一个中国人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能够理解歌曲中的含义并能饱含深情地演唱,前提是其思想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相关的创作背景、概念早已存在,继而在同一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歌词、旋律和音响的刺激,使其情感得以激发。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为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课,贯穿低、中、高三个学段,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演唱,更重要的是让歌声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使学生在歌唱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同一性认知。



(三)共情性体验


关于共情性的早期研究主要着眼于对哲学的思考及现象学的描述,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共情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将共情定义为在智力上理解他人,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想法的一种情感状态;第二类认为共情是一种情绪情感反应,是在理解他人情绪状态的基础上,产生与他人当时或将要体验到的感受相似的情感反应;第三类则认为共情是一种能力,即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交互作用产生共情。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二类。世界上音乐的种类丰富多样,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音乐。儿童有儿歌,成年人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但有一些歌曲不分年龄、不论国界,没有贫富之差,没有阶级之别,它摒弃了地域、身份、民族等差异,每当音乐响起,所有国民都有共通的想象、同一性的认知,能为置身在其中的人们搭建记忆的场域,最终达到共情。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课堂上的实施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本课题以此为理论依据,以大单元教学为实践途径进行尝试性教学探索。

关于大单元教学,流传最广的是崔允漷教授的观点。他将大单元同现有教材中的单元加以区别,提供判别标准:“譬如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通常是一个主题下的几篇课文,如果这几篇课文没有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没能组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那它就不是我们所讲的单元概念。”也就是说,大单元教学应该有明确的主题、核心素养目标,并拥有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课程设计,以及个性化的课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它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教学,通过教材整合的方式,确立大概念、大单元目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大任务,进行思维迁移的结构化的教学设计过程。(见图1)


图1 大单元教学流程


按照大单元设计的学习方案,应该要把六个问题说清楚:一是单元名称与课时,即为何要花费几个课时的时间学习此单元;二是单元目标,即此单元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应该掌握什么;三是评价任务,即何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四是学习过程,即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才能够掌握知识;五是作业与检测,即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六是学后反思,即通过怎样的反思让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目前,小学音乐学科还在探索阶段。笔者以“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为教学内容,选取本校五年级学生作为教学实践对象,以“歌声里的历史记忆”作为大单元教学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一)合理确立单元名称与课时设置


单元名称即大主题,是整个大单元教学的灵魂,是在对学习内容的整合、重组后形成的,是对学科属性、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意义的概括和提炼。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把教学活动分解到具体的课时,在大单元目标的引领下形成一个系统的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大主题为“歌声里的历史记忆”,共分三个课时。(见表2)



表2 大单元课时设计


从学科属性来看,这三首作品有诸多内在联系,如都是声乐作品,都使用五声或六声音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虽然有大调趋向,但使用的是六声音阶,可以作为例子)等。最重要的是,每首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都是中华民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节点,把它们按照历时性排序,可以串联成歌声里的历史记忆链


(二)提炼大概念,明确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目标


大概念是对单元内容具体目标的概括和提升,它集中反映学科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共识性和统领性等特点,能体现跨学科的关联。以大概念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教学,要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深度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大概念。因为本单元涉及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因此在建构本单元的大概念时,最重要的是不脱离学科本质,并能够统筹本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的大概念,即歌声与历史记忆的结合能够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小学阶段的渗透。那么以此为统领,需要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继而形成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见图2)

图2 大单元教学目标


(三)大概念统领,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课时教学目标


如果说大单元教学目标是主干的话,那么课时目标则为它的分支。大单元目标具有统领性和系统性,单课时目标则将大单元目标具体化、条理化。本单元可分为三个课时,也就需要三个分课时目标。但两者并不处于割裂状态,课时目标服务于大单元目标,是对大单元目标的具体实施、佐证。



(四)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科融合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突出课程综合”,指出“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注重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此理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阐述:第一,艺术与艺术类学科的融合;第二,艺术与艺术类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第三,艺术与社会生活、自然等融合。本单元的跨学科融合则属于第二类。此课题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尤为密切,是从音乐的角度将中华民族的历史贯穿其中,以时间顺序进行设计,从而带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深化历史背景知识,丰富学科文化底蕴。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四方面的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互促共生。此课题最终落在了“文化理解”视角,则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总之,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次感受、加深印象、巩固体验中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国家观、民族观、世界观的正确导向。(见表3)



表3 分课时教学目标



结语



三首歌曲(当然此类歌曲不止三首)展现了中华民族所经历的磨难与奋发进取的历程,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认识历史、正视历史才能勇挑重担。一个有温度的时代,必然是致敬英雄的时代;一个有温度的时代,必然是捍卫共同历史记忆的时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与历史学科相融,将历史的记忆置身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飘扬在小学生的歌声里,这种记忆将变得柔软而又深刻,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注释:略。

END

原文刊载于《中国音乐教育》2023年第10期

作者单位:

潘玉红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花   文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


-扫码关注-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15811444259,

进群一起聊音乐,话音乐教育

执行编辑:阿蓉老师、张媚

责任美编:宋梦莹

幸会音乐
幸会音乐,成就艺术人生!走进音乐,启动音乐思维,了解世界前沿的音乐理论、研究方向和内容,解决实际音乐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在国际视野下,继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将母亲唱过的我们的家乡的歌世代传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