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人工智能+X”的发展模式。在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教育”也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此番变革中,人工智能教育应围绕什么样的原则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音乐教育学科为例,阐述“人工智能+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及教育范式的若干转向,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在发展中所隐含的教育伦理问题;在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探讨后引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并论证“以人为本”应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准则;在此基础之上,对人工智能时代我国音乐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范式走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范式;以人为本;音乐教育
人工智能作为当代最伟大、最神奇的发明之一,潜移默化地给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以“Chat GPT”(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全名: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一方面推动着教育学科理论、实践体系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间接导致人类不得不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主体性缺失的危机。随着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被我国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规划,要使“人工智能+音乐教育”得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得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后的音乐教育需摆脱以技术化为中心、“重技轻人”的教育现状,构建起“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生态。
(一)政策支持
就目前现有的文件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见,早在2012年3月,教育部就已经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任务,并把“育人为本”“应用驱动”作为工作方针之一。2016年6月,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又强调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该文件的出台是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把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并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环境的构建要以学习者为中心。2019年2月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面向2035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即不仅要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还要探索个性化、协同化与多元化的教学形式。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
通过对我国有关信息化教育政策发布历程的简要回顾,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化、智能化教育在国家层面得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预示着“人工智能+教育”必将成为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转向的关键途径,它将对我国新时代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影响。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范式转向及其危机
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基于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教育活动将更加高效、便捷与精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开始在教育行业不断渗透,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研、管、评各环节均出现了智能化的发展走向,出现了智慧教育的新形态。此番形态下的“人工智能+教育”,推动着传统教育在教学范式与课程范式等方面发生新的转向。
教学范式上的转变,可以透过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与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考察。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内在隐性技能及核心素养的塑造。这里的内在隐性技能有别于机械操作、平面设计等易于观察的硬技能,是一种难以被机器超越或取代的能力,如人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共情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这些内在隐性能力也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所追求与强调的,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下的教学目标更加关注人本身的内在品质和特有属性。在教学形式上,多把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相融合,创造出“双师”制的协同育人教学新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将人类认知能力上的不足,如数据计算、对文本、图像、语音的感知等方面,“外包”给了外部智能设备,使得传统教学活动中因人的认知短板所产生的教学难题得到极大程度的解决。在教学评价方面,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能力,人工智能教育一改以往的终结性教学评价方式,开始更加关注评价的过程性、数据化和个性化。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赋能下,教师可以随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样化数据,生成可视化图表,如学习进度、知识短板、学习习惯与个性特长等情况,利用图像识别、语言分析处理等智能技术,对学生进行全面立体的评价,突出教学评价的个性化与过程化特征。
课程范式上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课程形态、课程内容等方面。传统的课程形态多表现为静态化、单向化和纸质化。一般而言,大多数课程从开发到再次修订,都会经过一段漫长的“试验期”,且由教科书或参考资料等纸质资源形式呈现。不同于传统课程,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走向了动态、开放的形态,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新型课程将侧重实现自我发展与更新,将新的知识内容不断纳入教学过程中,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课程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方面,人工智能教育中的课程将抛弃传统课程中固定、统一的学习内容,转向根据每一位学习者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及个性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与备份,方便学习者随时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学校课程陷入被动的技术性范式之中,这种技术性范式对技术表现出极端的青睐,强调用技术严格控制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倘若对此种技术理性的课程观把握不当,课程本身的育人价值就会被忽视。当下的学校教育中涌现出了各种新兴技术,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部分新技术对教学实践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面对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如何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并使其真正为课程、教学及学生服务等问题,我们需要从教育本质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准则方面进行探讨,构建起“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一)音乐教育本质催生“以人为本”的教育诉求
音乐教育是一门具有交叉属性的学科,由音乐学与教育学融合发展而成。而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都有着相同的属性,其落脚点都在教育。既然音乐教育学科归属于教育,那它最终的教育诉求是什么呢?对于此问题的回答,我们需要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探讨。
教育的本质问题,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本质上是事物的规定性,因此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规定性。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文化作用的理论来看,教育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一种活动,并促进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由此可知,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在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建立在每个受教育者基础之上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倘若缺失了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教育就失去了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成为无根的、片面的教育,因此教育必须以学生的个体生命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即“以人为本”地实施教学活动。
我国音乐教育在一段很长的历史中,都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从古代开始,在伦理纲常的道德准则下,音乐教育承担着维护封建统治的“缺人化”作用;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此时的音乐教育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将“双基”教学、“知识为本”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些为政治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功用观,严重削弱了音乐教育的个体美育功能。现如今,“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倡导多年,而“知识本位”“应试之风”似乎依旧不减当年,在初高中阶段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将音乐学科纳入中考,以及《义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出台,坚持把以人为本,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艺术课程的教育目标,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有机融合为一门艺术课程,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举措,成为新时代艺术课程对“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诉求与实际作为。
(二)“以人为本”是人工智能音乐教育发展的伦理准则
作为一种尖端技术的人工智能,成为引领与促进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内在的发展潜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工智能颠覆性的技术在另一方面也对既有音乐教育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教育中的文化、人伦关系、价值与结构等诸多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闯入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危机,如篡夺教育的主体权力、异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忽略教育的人文关怀、教育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依赖性,等等。
现今,人工智能技术席卷了音乐教育领域,已然引起了诸多学者对教师主体性的忧虑,主要担忧的问题是在音乐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会不会使得教师被完全取代?人工智能能否充当教育的主体?倘若能,其他教育主体在与人工智能的交互下,它们的主体性会被增强还是被削弱?这一系列问题都反映出人们对教育主体权力的担忧。除此之外,有悲观的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育可能会让学生进入封闭的“信息茧房”,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搜集学生的一些学习大数据,计算出学生的学习偏好及需求,并向学生推送配套的针对性学习资源,假以时日,学生接受的知识类型呈现单一化倾向,丧失了寻找学习资源的自主权,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个性化也将被异化。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情感实践活动,音乐教学更离不开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验,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可以模拟人类情感的自然反馈,但它依然是数据统计下的一般规律,无法生成自我意识,因此也不具备与人类同等的共情能力,这意味着人工智能音乐教育可能会缺失教育原本应有的人文关怀。
教育区别于其他的社会活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风险可能不仅局限在由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还可能对人类社会既有的教育价值与教育目标产生严重破坏。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深受科学主义观念影响,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存在工具理性的倾向,此过程中人性发展和情感沟通出现缺失。以音乐教育学科为例,在现代科学主义的课程模式下,音乐技术理性成为音乐教育的学习重心,这导致音乐教学缺乏了对人文的关注,音乐学习者的学习被技术所统领。而从表层看来,人工智能的确可以赋能教育,但其实也深陷技术陷阱之中。如把握不当,极易出现一味追求智能化、个性化,对技术理性盲目崇拜的倾向,违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伦理。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强大,也改变不了为人的发展与教育服务这一核心思想。因此,人工智能音乐教育要想摆脱技术陷阱,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伦理准则。
(一)“双师互补”协同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数据的更新速度越发快捷,且信息体量越来越大、结构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人类教师的认知能力很难对持续不断的信息更迭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必须利用外在的智能技术设备,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思考,这将催生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人工智能+教师”的双师协同教学形式,即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教育机器在课堂中共同承担教学工作。此种教学模式下,人类教师在认知能力上的不足将交给人工智能“教师”来解决,如对信息的记忆、计算、存储,对图像、音频、文本的识别与分析等,而对于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情感教育、人文关怀等教学任务,则由人类教师承担。
“人工智能+教师”的双师协同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音乐教学的现实需要。由2022年版《艺术课标》可见,艺术课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将音乐、美术合归为艺术课程,还将舞蹈、戏曲和影视等“新三科”加入其中,艺术课程的融合性得到空前的增强。此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为止,如何有效贯彻实施2022年版《艺术课标》对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短时间内,国内高等院校所培养的音乐教育师资水平与新艺术课程所需要的通才型教师可能仍相差甚远,因此,师资匮乏是推进“新三科”面临的首要困难与问题。要想解决这一实际难题,或许还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
在技术加持下的音乐教师,借助人工智能设备后其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以新艺术课程为例,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弥补音乐教师在“新三科”课程实施方面的技能短板。双师协同教学模式下,人工智能“教师”可包揽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任务,如在音乐编创课程中,音乐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作曲工具,将学生输入的鼓点与旋律自动进行整合,创作出新的旋律与鼓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有绘画需求,音乐教师可利用智能作画工具,它将根据深度学习技术优化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评价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往往依靠教师、学生的主观意识给予评分,这样的主观色彩可能会加大教育不公的概率,并且传统教学评价大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少了过程性特点。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大大提高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学生课堂行为分析、课堂表现数据分析等功能可以让教师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某个学生的平时表现,从而做出准确的评价。
艺术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艺术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外,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由于人工智能目前尚未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情感能力与道德准则,所以仅仅依靠人工智能“教师”进行艺术课程教学是不完善的,此时人类教师可与人工智能“教师”进行互补,对学生进行有情有义、充满温度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人文关怀,这也是人工智能音乐教育课程中人类教师的特殊定位。
(二)多觉联动的教学新形态
新形势下的艺术课程提倡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离身式学习”,强调学生身心在场的具身学习。通过促进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触觉、本体觉等多觉联动,使学生深度参与唱、奏、创、编、动、演等多样化实践活动。将艺术实践活动作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主动体验具身实践与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核心素养。基于2022年版《艺术课标》对艺术课程教学形态的新要求,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教育应以育人教育需求为导向,改变以往在传统教学背景上做加法的应用倾向,利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创设出新的多觉联动的具身学习环境,实现新艺术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
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下,智慧教室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具身学习环境之一。智慧教室(smart classroom)是多媒体网络教室的高级形态,是一种物化的智慧学习环境,它包括内容呈现(showing)、环境管理(manageable)、资源获取(accessible)、及时互动(real-time interactive)与情境感知(testing)五个维度,简称SMART。未来,在智慧教室中实施的课程将与传统课程大相径庭。以音乐课程为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检索课堂所需的国内外音乐视频、音频等资源,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杜比全景声、场景灯光等技术实现3D甚至4D的震撼效果,模拟出音乐厅效果的场景;通过情境感知手段,实时反馈学生在课堂中的音乐表现,对学生的音准、节奏进行打分。目前,国内的智慧教室建设已获得一定的成效,如四川音乐学院的“梧桐树下”智慧教学空间,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设360度全景沉浸式教室,营造出音乐厅、剧场、演播厅等多样化模拟场景,为学生带来更加真实、身临其境的音乐学习体验;中央音乐学院利用裸眼3D、人脸识别、“ZigBee”物联网等技术创造出的智慧教室,充分将人工智能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多觉联动的未来式音乐课堂模式。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方兴未艾,对音乐教育所带来的教学影响也才刚刚开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音乐教育”的必然性将日益凸显,对于此番颠覆性的教育革新,我们应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探寻人工智能时代下“立德树人”的音乐教育的应然走向,推动音乐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原文刊载于《中国音乐教育》2024年第1期。
*封面由豆包AI生成。
美编:林杰
【周末论坛】美育与乐教的汇通——20世纪初中国音乐美育思想的萌发与嬗变
微信号:15811444259
进群一起聊音乐,话音乐教育
执行编辑:阿蓉老师、张媚
责任美编: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