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将审美性与经验性相融合,以强调艺术生产实践的整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理解、体验、辨析、表现和创造的学校音乐课程实施类型。本文尝试探索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科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方略,为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审美;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
歌唱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提高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处于音乐教学的首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过度依赖现代多媒体技术、过度设计各类教学活动的情况屡见不鲜,我们大都看过这样一个基本框架:创设情境(图片欣赏、视频导入等)—身体律动(声势等)—道具表现(抛纱巾、玩杯子、传小球)—画旋律线(动画图谱、动画图画等)—歌曲学唱(歌表演)—拓展(不同版本视频欣赏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环节中,值得肯定的是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学习热情,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教师的课件制作也精美无比。
然而,尽管看似活动很丰富,教师课前也花了大量时间制作课件、准备道具,可课堂上留给学生张嘴演唱的时间却少之又少,教师也缺少有效引导,忽视了学生歌唱技能习得的过程,更不用谈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了。这样的歌唱教学缺乏音乐经验的累积,削弱了情感体验,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注定只能停留在教学表面,事倍而功半。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学生真实地在“唱”中学习歌曲,激活学生的音乐审美与表现欲望,使其最终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呢?
21世纪初课程改革以来,审美与实践一直贯穿着中国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历经二十余年的探索,审美与实践并重的音乐教育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有学者提出,音乐育人功能的核心力量源自审美,倘若离开了美感作用、审美活动或审美情感的理性深化,音乐学科也不复存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 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中提倡以美育人,而育人功能的可持续性保障在于实践。如何将审美与实践的理念有效注入音乐学科的日常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学会感知,更能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审美素养解决问题,才是当前音乐课程改革的方向。艺术审美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活动,要掌握艺术欣赏的方法,不断提高审美感知水平,才能更好地感受艺术之美、体味生活之美。当前的音乐课程教学多局限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缺乏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为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还需要在课程建设方面入手。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区别于单一学科学习,它实现了不同学科在知识、技能与方法等方面的整合,使学生基于这种整合与联系,在主题探究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丰富多学科融合的审美实践活动,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契机。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方略,为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可行路径和相关思路。
一、审美实践本位与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
(一)音乐学科的本质是审美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艺术生产作为人和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一般性特征,它紧扣人的独特的主体创造性,倡导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按照美的规律来解释并创造艺术。在埃里奥特看来,只有实践才是音乐的本质,音乐在实践中存在,音乐人也是实践意义上的存在,音乐欣赏只是音乐实践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实践包括了审美。实际上,2022年版《艺术课标》也在总目标中突出了审美实践的重要性,其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设计与学生经验和社会等相关的任务和主题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创造性艺术实践活动,以提升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审美就是感受、感知和创造美,是人类的一种主动追求美的实践活动。而审美教育,正是一种关于如何去参与体验的教育。由此可见,音乐学科的审美实践是以音乐的本质为前提,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创设任务,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领悟、理解、提升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形成用艺术审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审美实践依托跨学科主题学习
审美实践重视将审美性与经验性相融合,以强调艺术生产实践的整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为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理解、体验、辨析、表现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这意味着靠单一学科并不能构成艺术审美实践素养的完整培育。要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就需要打破学校课程教学间的界限,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学科间的统整。“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由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 Worth)在1926年首次公开使用,他提出发展涉及两个以上学科的综合研究。从此,有关跨学科研究开始发展起来。有学者提出了被广泛引用的跨学科研究定义,即跨学科是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或解决过于广泛或复杂而无法由单一学科或专业充分处理的主题的过程。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主题”通常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有真实情境的综合问题,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去应对解决。郭华认为,跨学科学习是一种理智的、积极的动态机制,让学生既具备学科课程的系统知识,又能拥有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机会。这意味着与传统的音乐教学设计相比,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能够更大程度融入审美实践素养的内涵,拓展美的边界,还能够借助“做中学”的方式推进对学生美的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围绕某些概括性的、总结性的、综合性的美的元素,在实践中形成情感、行动与理智的整体统一。
二、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何以审美实践为本?
(一)情境开放:融合“美”的多元视域
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开放性。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把握音乐的艺术形式,注重讨论音乐背后的文化属性、特征及社会文化关联,还要求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对音乐文本产生多元化观点并投以人文理解。正如伽达默尔所言,只有当“视域融合”,即不同的视界相遇并达成理解时,我们才能超越原来的理解,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音乐属于听觉艺术,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以使欣赏作品的过程由具象走向抽象,既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为其创造了开放的环境。学生可以在听到音乐后描绘故事,通过视觉思维进一步完善听觉的思考。音乐学习方式的设计应该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维度。美术可以通过视觉将音乐具体化,使学生更易达到理解音乐和运用音乐的目的。如学生可以根据主题独立描绘音乐故事,并把音乐故事添加到音乐的原始故事中,创造开放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创造性理解。这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高效建构知识,形成对美的深度感知。同时,不能仅停留在思维的发散性上,学生最终需要形成处理复杂情境问题的能力——以开放的视角去学习、评价、借鉴他人的观点,在短时间内提取、利用或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内容整合:传承“美”的完整经验
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首先需要传承其已有的经验,才能把握美的要义。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整合性,其具体体现在目标、内容及实践方式上。目标的整合性是出于对经验高质量迁移的考虑。杜威认为,经验有完整与不完整之分,不完整的经验不具备累积性和高通路迁移的可能,无法成为长久记忆保存在学习者的脑海中。因此需要对一个聚类的经验进行反省、抽象及提炼,生成更为可靠的、可迁移至其他情境中的、便于学生对美进行完整把握的经验。内容的整合性是指在主题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反思音乐教材中的既定内容,探索其他学科与音乐学科的横向联系,确保学习内容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持。实践的整合性是指从实践目标来看,需设定达成和指向一般知识与技能获取和综合素养提升的两类实践活动。活动的设立既要包含让学生享受联觉的整体调动的感知与反应类活动,也要融入想象、移情、判断等需要深度感知、情感体验及创造性表达类的活动,让音乐的本体价值与其他学科的价值皆得以体现。对于实践方式,需要运用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方式,使更多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雷可夫和约翰逊将维度定义为“从我们对整体的体验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概念”,因此我们需要用多元化的方式去整体理解音乐。要达到丰富音乐理解的目的,需要从选择单一维度入手,再放进整体音乐中理解形成。
(三)意义生成:创造“美”的个性表达
音乐作为一种本身就强调身体感知的课程,不能局限于技术理性下如剧情发展般连续的逻辑体验,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灌输式训练,抑或忽视前者,一味倡导空洞的抒情和创新,它的价值更突出体现在生成的灵动想象,创造出一个新的可能世界。
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尝试打破传统的课堂预设生成观,让学生从简单任务过渡到复杂任务、从单一任务过渡到综合性任务,完成音乐的具身化意义的建构。这样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生成性的,它融入了现实的因素,随着具体的现实条件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在预设的基础上正常生长或异化。活动应该能够有效调动学习者先前在真实或虚拟三维环境中的身体经验。戏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可以用戏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热情,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及和同学间的合作表演活动中,找到戏剧表演与音乐作品之间的联系,并进行二度创作,进行小型舞台剧编创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在以音乐为本体的基础上,冲破音乐的壁垒,完成对现有音乐作品再创造的任务。在编创过程中,动态的环境滋养学生的认知,使其在自我—他人主体间动态的共同作用中达成认知的深化。
三、走向审美实践的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路径
审美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主题学习与核心素养的落实高度契合,围绕设计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作为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埃里克森认为,课程学习要“以深层的概念性观念为中心……关注反映学科最深层寓意,可随时间、跨文化进行迁移的‘重要思想’”。其认为这些深层的概念对于整合的、跨学科的课程具有较好的聚合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前提,他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步骤为:选定单元主题、识别主要概念、确定学习主题、罗列活动过程、编写教学活动和设计评分标准。因此,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可采用以下教学设计模式:第一,提炼以音乐学科主导的跨学科主题,音乐审美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要以音乐学科为主体;第二,要以驱动型问题、各学科知识和评价规则为依据,确定以素养为导向的学习目标;第三,根据学习目标依次设计在真实情境中展开的学习任务,实现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展开评价,将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杠杆,并作为进行教学反思的数据支撑,更科学地调整学习目标,生成高质量学习效果。(见图1)
图1 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框架设计
笔者从以上设计步骤出发,结合“人音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课“跳起舞”教学内容,挖掘与之关联度高的美术学科内容,以期探索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路径。由于该主题蕴含了音乐与美术学科在生活中美的体现,即音乐的动态美和美术的静态美,可以通过音乐与美术的音画结合,动静交融、以画视乐,用美术线条和色彩对比感知音乐,通过手工制作等方式满足舞台表演的需要。通过一系列跨学科综合学习任务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一)审美素养导向的跨学科目标确定
对于目标设定,首先要设定能够协同事实类音乐知识技能与上位概念层级的分层学习,实现跨学科整合效果。以二年级上册第6课为例,该单元主要由两首舞曲《糖果仙子舞曲》《四小天鹅舞曲》和两首经典儿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组成,以人文主题组织作品,体现了明确的童话故事背景。本单元具体指向2022年版《艺术课标》对二年级学段学生所要求的总目标,即用有组织、有意义的音乐语言表达思想,用舞蹈语言抒发情感,通过扮演戏剧角色品味人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审美品质。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聆听的音乐形象较为鲜明、乐曲结构简单,以及喜欢童话故事这一认知特点,笔者提炼出如下跨学科主题目标:在舞曲中感受美并发挥想象力,以及几个相关联的核心观念目标(见表1),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基本问题,罗列出单元教学的行为动词目标。
表1 跨学科主题学习各层级目标
其次,教师需要围绕核心概念整合学习材料,形成驱动性问题,解决导向的学习内容。所谓驱动性问题,从形式上看,是将主题转化为疑问形式;从目的上看,是一类用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类型;从内容范围来看,是能够关联整个学习任务和主题意义的问题类型。仍以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的驱动性问题从主题出发,推敲形成“舞曲为何、如何能够让人感受美,学生怎样借助舞曲发挥想象力”这一基本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此处,特别强调教师应该形成跨学科意识,适当模糊学科边界,避免出现目标与内容“两张皮”现象。根据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具化为:第一课时感受和欣赏《天鹅湖》片段,学唱《糖果仙子舞曲》主题旋律,表演《四小天鹅舞曲》以体验舞曲,进入故事场景,感受乐曲情绪,进行芭蕾舞手位的模仿教学,感知舞曲自身的韵律之美和舞曲蕴藏的故事之美,并通过律动感知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对比感知不同舞曲的特点,理解音乐作品的多样性,达到培育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核心素养的目标。第二课时主要是知识与技能提升,学习经典儿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和方法自然地演唱,用简单的身体律动和舞蹈动作表现音乐。通过前两课时的积累与整合,在第三课时给予学生开放的环境,运用《小红帽》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探寻舞曲背后的想象之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实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素养培育目的。
最后,教师基于跨界思维,为学生学习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音乐课的特殊之处在于学生能通过多种感官途径感受音乐,比如利用聆听、演唱、演奏、舞蹈和表演等方式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为此,在跨学科教学的场景创设上,笔者采用了与美术、戏剧相融合的方式,为不同的乐曲提供联系纽带,使学生沉浸在一个个串联的故事氛围中,逐步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让学习持续开展,依托信息技术和教室外的其他场地,可以方便学生做好舞美设计,更好地呈现学习结果。
(二)情境导向的跨学科任务设计
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教学过程主要围绕“在舞曲中感受美并发挥想象力”这一可迁移的大概念开展。为了让学习活动紧扣大观念,笔者设计了三个课时任务,与此同时,开展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子任务阶段分工。
课时一围绕“舞曲能够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这一问题展开。笔者首先创设了天鹅湖畔起舞的主题情境,邀请学生开展“律动感知,初识角色”“分段赏析,掌握技能”“调动情绪,深度体验”三项子活动。其中,“律动感知,初识角色”是在《天鹅湖》音乐片段中学生以恒拍走进教室(挥动手臂),其中有七位“天鹅”,一位“王子”和一位“巫师”,在笔者的带领下分别做芭蕾舞手位和能代表各自角色的动作。之后,以教育戏剧的“定格画面”方式,引导学生初识芭蕾舞手位,并将故事的角色特点呈现出来,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变化。此后,为了让学生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分段聆听《糖果仙子舞曲》的三段旋律并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再现曲式的音乐结构,形成对乐曲的辨别鉴赏力。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用敲击钢片琴和学唱魔法咒语的方式,学会演唱主题旋律,同时随音乐做律动,并在过程中辨别音乐的速度、力度和旋律等音乐要素的变化,用肢体具身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之后,邀请学生自行编创施展魔法的动作,深入理解舞曲的内容。最后通过乐曲《四小天鹅舞曲》,巩固再现曲式结构的特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用芭蕾舞手位让学生具身感受乐曲旋律,用画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音乐的强弱和音高的变化。用皮影戏这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跟随音乐进行创作,表达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掌握舞曲知识,与其已有经验相联系,引发学生的想象。
课时二围绕“舞曲如何能够让人感受到美”这一问题展开。笔者首先创设故事情境,通过音乐闯关方可参加“洋娃娃的舞会”。之后在情绪体验和身体律动中,采用音乐游戏、律动等手段进行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学习,并编创简单的歌词,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学生感受到舞曲的美与乐趣。
课时三指向“怎样借助舞曲发挥想象力”问题的解决。学生通过较短的时间学会演唱《小红帽》,然后分小组自主编创并进行童话故事《小红帽》情境表演。
在完成三项课时任务的基础上,笔者创设了最终的表演任务,学生合作分配角色,展开小型舞台剧表演。学生需要把握不同舞曲的美感特征及背后的文化意蕴,通过重组编排各舞曲顺序,制作舞美道具,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在舞台实践中深化对舞曲的认识。
(三)真实取向的跨学科评价设计
考虑到跨学科学习的目标设定是事实性知识技能与概念性理解的协同,评价方式也应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与参与、思维结构的横纵延伸,以及审美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对此,音乐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主要采用连续评价的方式,收集学习过程单项活动到学习结果最终表现的学习“证据集”。在单一活动任务完成时,教师根据概念性理解所需的不同音乐知识、技能,以及跨学科完成的任务程度,设计书面或口头提问(选择、判断、连线等),记录学生针对事实类与概念性问题的反应,以作为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评估依据。
为捕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迁移及创造水平,笔者在学习过程的尽头布置了最终表现性任务,它的内容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此也可以作为最终的评价任务。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表现性评价任务应揭示学生对至少一至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以及对与之匹配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技能的了解;其次,活动的呈现情境应与真实世界相联系;最后,活动建议采用基于问题/项目的探究形式,激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生成自身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在本节课中,笔者针对“舞曲为何、如何能够让人感受美,且学生怎样借助舞曲发挥想象力”这一驱动型问题,创设了小型舞台剧表演任务,学生需要将不同的舞曲联系在一起,以童话故事为背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分角色表演,联觉感知乐曲描绘的情景,通过综合性艺术形式,形成对驱动型问题的具身表现,并依次确定过程性评价任务的维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最终评价任务内容、评价工具与指标。评价量表提供评价学生完成最终活动的标准。(见表2)
表2 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量表
在本节课中,笔者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在舞曲中感受美并发挥想象力”的概念性理解、重要内容知识和关键技能的三维期望。这样的学习评估设定看似只能确保对学习认知与学习参与维度的评定,但实际上能够有优异表现的学习是具备高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双重内涵的。
结语
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课堂统筹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仅是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多学科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以审美和实践为底线思维,紧紧围绕某一上位概念,恰当地进行学科间的整合。当然,音乐跨学科主题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提炼学科大概念,并围绕大概念设置准确的教学目标,模糊学科边界以设计实践任务,达到学生素养的提升。这为教师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提供了动力,但也意味着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教学改革理念,既要开发以音乐为主体的跨学科课程,又要训练跨学科教学技能。这对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只有开发以技术为依托的多维教学空间,才能让审美实践本位的音乐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道路越走越宽。
注释:略。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
美编:彭靖雯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15811444259,
进群一起聊音乐,话音乐教育
执行编辑:阿蓉老师、张媚
责任美编: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