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音乐,创造你我的音乐生活!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音乐教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第十届中小学(小学组)音乐课评比活动的研究和剖析,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提问、学习评价等角度出发,提出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从单一课时走向大单元学习,从泛泛而问到问题链架构,从单一评价到持续性评价的有效策略,为新时代义务教育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提出思考。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并明确要求“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对于音乐教师来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发布,无疑为音乐教学带来了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是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后一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教育改革。随着对2022年版《艺术课标》学习解读、落地实践的不断深入,广大音乐教师进一步领会了艺术课程理念、课程综合认知、核心素养目标等内容。2022年10月,江苏省第十届中小学(小学组)音乐课评比活动在线上举行,笔者通过对本次活动中部分课例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提问、学习评价等进行分析,明显感受到2022年版《艺术课标》落地实施过程中音乐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新路向。
2020年,笔者在《单元学习:探寻音乐课堂教学新样态》一文中谈道,当下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知识习得碎片、学段层次不清、不同年段学习内容及水平要求同质化”等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清、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有固化思维等问题。而且,一些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习惯性地将“三维目标”逐条描述在备课本上,但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全部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呢?还是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脑海里,学生却浑然不知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在厘清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三者关系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三个方面。在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指引下,教师能够明晰教学目标设定的要义,也可以尝试着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走向学习目标的设定。
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北风吹》《军民团结一家亲》,以及乐曲《山村来了售货员》《北京喜讯到边寨》为例,如果我们将每首作品作为单一课例讲授的话,那么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音乐要素、学会演唱歌曲、能够听辨并分析作品曲式结构等,便可以算作初步达成教学目标,但这仅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学生在过程中可能是被动进行学习的。在课例评比活动中,有授课教师针对以上作品,将“听赏与评述”“独唱与合作演唱”“探索生活中的音乐”等学习任务融合起来,重组教材内容,探究作品关联,形成学习单元“爷爷故事会”,并在凝练学科大概念的基础上设定了单元学习目标。(见表1)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的设定,该授课教师将传统的教学目标改为以学生“能做、知道、理解”三个层面为主的学习目标,把原有的相对聚焦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相对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的“三维”表述进行转向,变为“注重概念、事实、技能以获得对学科内容的概念性理解”。同时,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组织、呈现单元学习内容,在确定单元主题及学习目标后,教师据此选择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并进行持续性评价,避免了“惰性知识”的固化,逐渐从教学目标走向学习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这也是2022年版《艺术课标》中“聚焦核心素养”落地的新路向。
追寻素养导向的课堂,其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学科内容之间缺乏知识关联、学习与生活脱节等问题。就目前来看,整体思维下的单元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路径,换之,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单一课时走向大单元学习。2022年版《艺术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超越零散的知识、技能,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和建构,并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西风的话》《踏雪寻梅》两首作品为例,针对这两首分布在不同板块的歌曲,有授课教师架构了“‘风中寻音’——走进黄自的艺术歌曲”学习单元,以黄自的艺术歌曲为线索、以季节变化为脉络,设计了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秋风秋思秋意浓”,通过学习歌曲《西风的话》,共同描画风向、吟唱风韵;
第二课时“冬日冬雪冬趣妙”,通过学习歌曲《踏雪寻梅》,寻找冬天、找寻冬趣;
第三课时“春色春花春韵深”,在《燕语》《花非花》《春思曲》中沐春风、探春意;
第四课时“风起风落风音传”,将前三节课的学习任务串联起来,以“听一听、辨一辨、唱一唱、创一创、演一演、评一评”等多样化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演绎小型音乐剧《我心中的黄自》。
那么,如何将不同的音乐作品关联起来设计学习单元呢?首先,该教师围绕感知艺术审美、弘扬中国文化这一目标,创设了“编演小型音乐剧《我心中的黄自》”这一真实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开始学习本单元。通过学唱歌曲《西风的话》,使学生初步感受黄自艺术歌曲精致细腻的风格特征,并对黄自音乐作品中高雅的音乐品位、深刻的文化内涵产生兴趣。在歌曲《踏雪寻梅》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黄自艺术歌曲,寻找生活中的音乐,感受传统诗词的现代演绎、演唱声音的韵味体现、演唱审美的古韵表达。其次,通过听赏、评述黄自的其他艺术歌曲,如《燕语》《花非花》《春思曲》等作为延伸拓展,深入感知黄自艺术歌曲的魅力和精髓。随后,通过小型音乐剧表演,使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体验,阐释、表现黄自艺术歌曲演唱的现实意义,并引申到对其他中国艺术歌曲的了解和拓展中。
《礼记·中庸》载:“致广大而尽精微。”音乐学习亦如此,先整体认知,然后分步实施,最后再进行整体建构,呈现总—分—总的课程教学设计,强调单元中每节课之间的接续性和对单元目标的指向性,这也遵循了音乐学习的规律。我们可以运用长线思维,实施由简至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结构化学习,这是帮助学生获得持久性理解的“关键密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必然要引导学生在各个领域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从单一性学习向综合性学习发展,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因此,从单一课时走向大单元学习,也正是2022年版《艺术课标》落地实施中教师们对教学设计的新思考。(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文刊载于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2023年第2期。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15811444259,
进群一起聊音乐,话音乐教育
执行编辑:阿蓉老师、张媚
责任美编: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