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中,有很多是隐居山林的。
东晋的陶渊明是其中的代表,他不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唐朝王维则有诗《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自己退隐山林无拘无束的悠闲适意。
隐居山林,远离城市车马喧嚣,清风明月相伴,自然别有一番情趣。当然,说不定还有各种精怪鬼狐、山魈魑魅来作陪,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段士林佳话。
宋元时期笔记小说《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就记载了一段野外幽居遇到的离奇事件。
话说安成县士人彭元功,在远离城区的野外山中建造了一座庙庵,自己每过一段时间就去吃斋念佛,修养身心。平时就派一个仆人在那里居住,顺便打理庙庵的一切。
明月清风,环境宜人,这仆人的日子过得倒也清闲。
有一天薄暮时分,仆人已经关门准备休息了。忽然,门外传来敲门声,接着是一个娇滴滴的声音,请求在这里留宿。
仆人打开门。门外,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亭亭玉立,仪态万方。小娘子自称“小水人”,无家可归,软语哀求在此留宿一夜。
仆人本不愿招惹是非,但小娘子硬是往里闯,仆人也无可奈何了。
这小娘子进屋后,径直闯进卧室就要上床歇息,很是生猛。仆人把她推开,小娘子不高兴了:“只见船泊岸,哪见岸泊船?我都这样主动了,你咋就如此冷酷无情呢?”逼近仆人,就开始宽衣解带。仆人还是不为所动,二人各自上了床。
半夜,小娘子又不安分了,摸黑再次爬上仆人的床。不得不说,这个仆人真是一个铁石心肠的硬汉,旧时代的西格玛男人,一把抓起这小娘子就扔了出去,感觉就像一片树叶那么轻盈。
仆人感到不对劲,人怎么会像树叶那么轻?莫不是什么山精野怪吧?于是手持佛经挡在身前,口中喃喃诵经。
小娘子见此,莞尔一笑:“佛经虽然是从佛的口中来的,但是佛家奥义又岂是区区一部佛经所能囊括呢?你当真以为,我怕你念佛诵经吗?”说着又要往上生扑。
折腾了许久,天快要亮了。仆人见状,就起来撞钟。钟声浑厚悠远,似乎孕育无边佛法。这小娘子一听这钟声,就大叫:“别撞了,别撞了。撞得人心碎。”说罢,取下头上的象牙梳子开始梳头,然后就乖乖离开了。
此时,天色已大亮。仆人顺着那女子离开的方向望去,松林悠远,群山环绕,远处是一丛丛的芭蕉,清露晨流,雾气氤氲。仆人叹了口气,回到庙庵,却见墙壁上题了一首五言诗,才知道这女子原是山中的芭蕉树成了精,来此嬲人。
那芭蕉精留下的五言诗,倒也深情款款,颇有法度:
妾住小水边,君住青山下。青年不可再,白石坐成夜。只见船泊岸,不见岸泊船。岂能深谷里,风雨误芳年。薄情君抛弃,咫尺万里还。一夜月空明,芭蕉心不展。解下绿罗裙,无情对有情。那知妾身重,只道妾身轻。经从佛口出,佛不在经里。即在妾心头,妾身隔万里。月色照罗衣,永夜不能寐。莫打五更钟,打得人心碎。
——出自《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之“芭蕉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