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微信工作群”都在忙什么

文摘   2024-10-18 12:06   山东  

据媒体报道,青海海北州近日对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该州某县卫生健康局先后建立18个微信工作群,耗费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增加基层负担;某学校开展秋季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及家长观看线上课堂并上传收看照片。

单位建立18个微信工作群“协调工作”,学校要求学生家长上传“观看照片”,看到这样的新闻,很多人或许会心照不宣,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因为,这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在我们身边简直是太司空见惯了。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这是大家都明白的浅显道理,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仍旧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背后的生发机制显然令人玩味。“18个微信工作群”究竟在忙什么?要求家长上传各种观看、学习照片,究竟是为学生负责,还是仅仅为完成某种不得不完成的“摆拍任务”?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即便是“18个工作群”的建立者,和要求家长完成上传照片任务的“领导”,或许本身也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

实际上忙不忙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看起来要显得很忙。那些到处开花的“工作群”里,不否认有脚踏实地干工作的,但或许很多时候都是在展示一种“姿态”,表达一种“态度”。

有事情要忙,即便是没有事情,很多时候也需要“冒个泡”,说明你一直在认真关注该工作,认真地履行职责。即便没有具体事情,有时为了某种“考核指标”,也需“冒个泡”“签个到”,增加某些官办APP的“使用率”,给某些工作报告提供一些数字支撑。至于要求学生家长上传各种任务“照片”,其发生逻辑如出一辙,那就是事关学校绩效考核,事关某些领导“进步”。如此看来,那些“工作群”里的冒泡,布置给家长的各种“任务”,或许也是在促成某种伟大的“使命”。

官僚主义膨胀的铁律似乎一直在暗中布局,操控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痼疾繁荣发展,操控着工作必须“留痕”的基本原则。大多时候,身在其中的人们身不由己,在这种氛围中浸淫久了,也就慢慢变成了其中一部分。毕竟,这些“工作群”和各种“任务”的背后,都有一种非常成熟的考核和惩戒机制。单体的人根本难以扭转这种“大势”,毕竟胳膊很难拧过大腿。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缘由令人深思。社交媒体只是个工具,本身并没有是非对错。重要的是工具的使用者,是“工作群”背后的掌控者,是“家长任务”的发布者,是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大大小小的“手”。

十几年前政务微博刚受到重视,拙文《政务微博,“做”什么更重要》就认为工具背后的使用者才是重点,“说”什么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其“做”什么。如今看来,“做”什么似乎也有了更加圆融的填充,以及更加花哨的表演。充斥形式主义的“做”,表面看起来花枝招展,内里或许一团败絮。

社媒是网络时代的重要地标之一。在一个人人持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公共部门如何运用好社交媒体,不仅要发声,更要做事;不仅要做事,更要做实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什么事、如何做事”是检验公共治理含金量的重要试金石。


细雨碎流光
观世相,读闲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