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确山官网5月初发布的一则“信息”引起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引发关注的文章为《今年农村换届选举,想要竞选村支书,一定要具备这几大条件》。文中提到竞选村支书的几个条件,比如“家族背景和影响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经济基础是竞选村支书的重要保障”等等。
面对媒体的疑惑,该信息的“来源”确山县留庄镇有工作人员作出回应。关于“家族背景和影响力”,工作人员认为作为后备干部要“熟悉村务”,“想要办事,上传下达命令”,自然不能“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至于“经济基础”,则认为如果“家庭比较困顿”,则“并不适合去做”;对媒体“有钱才能有底气去竞选”的疑问,则回应农村需要“致富带头人”才能更好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等等。
表面上看,该工作人员的回应好像很在理,但深深细究,所谓的回应跟社会的质疑,根本不在一个点上。很快,这篇引发广泛关注的信息,在该县官网上就找不到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篇“情况说明”。大意是,引发舆论关注的“信息”是该县留庄镇工作人员“擅自转载自媒体文章”,“未落实网站信息发布制度”,该县对此事将依规依纪进行处理,等等。
如此看来,这则引发舆论惊诧的信息,只是乡镇工作人员擅自转载网络文章,且没有按照相关信息发布制度进行发布,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失误。接下去,当地想必会借此契机强化官网信息发布制度管理,严格官网信息发布审核把关,消除此类的工作漏洞自然不在话下。
一场因基层工作人员“失误”所导致的舆情,看起来并没有多复杂。然而,舆论的关注点不在“工作失误”,而是在因“失误”发布的这则信息本身。毕竟,跟乡村治理有关的新闻,对舆论有着相当敏感的吸引力,有关“村官”的新闻更是如此。
关于这则因“失误”发出的信息,其中提到“竞选村支书”所需的重要条件,比如家族背景和影响力,比如一定的经济基础等等,虽然有些令人尴尬,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实话实说,从某个侧面道出了乡村治理的吊诡逻辑和尴尬处境。
一般而言,“竞选村支书”应注重的不外乎过硬的政治素养,完成上级任务的自觉,为村民办事的服务意识,协调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等等。至于该信息中提到的家族背景和经济实力,对于竞选村官当然至关重要,但也只能是心照不宣,一旦拿上台面明说,就容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说到底,社会历史的轮毂运转,不只是明规则明面上规制的结果,也是潜规则在暗中协调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运转正是明规则和潜规则这两种力量合而为一的结果。在这两种规则的合力之下,才有了历史社会的起承转合阴晴圆缺,才有了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当这种“合力”施诸乡村治理的领域,也就有了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所称的“差序格局”,并由此产生了更加多元立体的运行机理和肥瘠有差的血肉架构。所以,村官竞选的条件,无论是明面上的讲大局、讲服务、讲协调,还是心照不宣的家族背景、经济基础、影响力,其实都是囊括在乡村治理中的影响因子。
在有着广袤乡村的华夏神州,乡村治理是个久远且复杂的宏大命题。不论是放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整体架构中考量,还是着眼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现现代化的宏大格局,乡村治理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因此,乡村治理的“带头人”即“村官”,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官竞选,因而也就有了更加立体化复杂化的多元观感。
回到新闻本身。乡镇工作人员“失误”造成原本不可言说的“村支书竞选条件”摆上台面,让人从某个侧面看到乡村治理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可否认的是,该“信息”中提到的家族背景、经济基础等因素,在村官“竞选”和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确实不可轻视,甚至有时还具备扭转乾坤的关键能量。
如何剔除其中的负面因子,驯化并利用好这种能量,将这种貌似登不上台面的“能量”纳入更广阔的乡村治理大局中,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正面价值,也应是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毕竟,乡绅耆宿、村规民约等积极因子,已经为现代乡村治理做出了有益的摸索。
【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