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名“95后”青年被聘任为某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刷屏了。“95后”被聘任为研究员不稀奇,真正让人大吃一惊的是他的雄厚“学术背景”:手握4个博士、2个博士后,并且身负22项社会兼职。
抛开22项社会兼职不说,仅仅是4个博士、两个博士后的“雄厚背景”,就已经让人大跌眼球了。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博士是当前最高的学位了,其获取难度自然非常之大。普通学生能在要求的基本年限内获得博士学位,已经是特别突出了,很多都是要延期获得的。而博士后更是检验博士学位含金量的磨刀石,对于今后的职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当“95后研究员手握4个博士两个博士后”的新闻出现,人们的惊诧就理所当然了。虽说当今学历贬值,但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和获取难度,还是令不少人对这名“95后”的学霸“高山仰止”的。在获取难度众所周知的情况下,这一异常情况自然引发舆论注目,从而也对聘其为“研究员”的某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聘任赵某的那所研究院(“自收自支社会组织”)信息显示,赵某手握艺术学博士、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圣经研究博士,还有文学硕士、佛学硕士、心理健康/精神病学评估与护理双硕士,二十多项社会兼职……这样的“辉煌履历”都聚集在一名“95后”身上,够不够炸裂,够不够逆天?
然而,逆天的学术背景背后显示,这些博士学位是从海外获得的,显然跟大众想的不大一样。毕竟,海外的博士学位获得难度,或许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含金量或许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赵某引人注目的4个博士学位中,即便已经得到认证的博士,似乎也被认为存在明显的“水分”。
某些博士后的猫腻,媒体亦有解读。据媒体报道,韩国某大学曾针对中国职场人推出时长12个月的“博士后及访问学者项目”,通过“国内线上直播授课+线下到校学习研讨”等方式进行;最后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或学术报告后,就能完成博士后研究计划。这个项目,留学中介提供的价格接近20万元。其实就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学术履历提升计划”,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学术履历”,至于其中的含金量有多少,则是见仁见智了。
至于手握4个博士学位的“95后”赵某,其“博士后履历”是怎么来的,含金量又有多少,我们自然不宜妄加揣测。
当今社会,虽然学历在快速贬值,但由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而带动就业竞争更为激烈,多一门技能傍身,多一个头衔加持,自然会在就业竞争和职场发展中获得不菲的加分。
或许,赵某的“4个博士、两个博士后、二十多项社会兼职”也正是着眼于此。至于效果如何暂且不论,光是一连串学位就很是唬人。至于如何被聘为研究员,媒体报道也少不了“中介”牵线搭桥,当然也不是免费的。
眼看引发舆论惊诧,聘拥有“4个博士、2个博士后”95后为研究员的研究院也慌神了,已暂停与赵某的聘任关系,并对其学历学位进行核查。但新闻好像并未冷却,人们的疑问还有很多。
前不久,太原某师范专科学校引进10名“速成博士”的新闻令人咋舌不已,如今又出现“95后研究员手握4个博士2个博士后”的新闻,究竟是“学术金身”的自我塑造,还是学历与职场的相互加持?在这个耐人寻味的过程中,相关“研究机构”发挥了什么作用?见缝插针的中介掮客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此欲说还羞的事件中,又有哪些盘根错节的利益被深度搅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