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经纬 · 第3445期 | 凌逾:百舸争流汇诗海——论香港《流派》诗刊

学术   2024-07-29 20:03   广东  

百舸争流汇诗海

——论香港《流派》诗刊


凌逾

原文刊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02期

内容提要


《流派》诗刊创办于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坚持以质论诗,集结海内外诗作,遴选头牌诗人,推出各种诗歌流派,呈现风起云涌的诗坛现状。其出刊情况、编辑团队、作者队伍、受众传播等资料,全面呈现了刊物的运作情况;该诗刊的题材类型、诗风韵味、跨界特色、优秀作品等,构建了多元图景,体现了《流派》在“九七”后香港仍坚守文学阵地并成就纯诗业绩。


关键词:《流派》   香港    纯诗



哈贝马斯重视报刊、俱乐部、咖啡馆等场所在公共领域的代表性和意义,认为报刊乃公共领域最典型的机制,其议论、批评、传播的功能展现并引领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的转型。①内地的报刊研究发达,而香港的报刊研究正在急起直追,赵稀方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谋求将香港文艺期刊一网打尽,意义重大。此前,其《报刊香港——历史语境与文学场域》已指出:“现代报刊一方面是历史材料,另方面自身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建构。由此,报刊香港的命名有两层含义:一是香港的报刊,二是报上所刊载的香港。也就是说,本书的任务有二:一是梳理香港文艺报刊脉络,二是研究这些报刊是如何呈现香港的。”②本文据此研究香港的纯诗季刊《流派》。2017年1月,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流派》创刊。初为报纸,第1—3期分别有4、8、6个版面,彩色版多配诗人头像照,版面设计精美。从2017年第4期起,改名为《流派》诗刊,由报纸转为期刊,扩大篇幅。此后均为期刊,前后几页为彩版,不时推出绘画作品。2018年第6期又易名为《中国流派诗刊》,此后未变,每年均出4期。2022年第25期,内有“休刊启事”,春秋六载的辛酸回忆力透纸背:“民间诗刊是贫困户,我们选择了同仁办刊的道路,设计了栏目主编的运作摸式。召唤有志者有偿参与,以减轻财政负担。六年中,我们非但不牟利,而且与所有同仁一起默默付出。为了感谢他们的支持,值此休刊之际,我们给一直不离不弃、陪伴我们走得最远的同行者颁发贡献奖,以申谢忱。诗歌,最终的红利只派给行不由径、作事虔诚的人。”③《流派》的核心关键词是先锋、现代、流派,切近当下,呈现诗坛盛景;岛风与陆风同在,面向全球华语诗坛,志存高远;短时间由报纸转为季刊,发展诗社、诗刊、诗网,运用邮箱、即时通讯工具扩大宣传,媒介的华丽转身表明该诗刊的壮大、香港诗歌的蓬勃发展。


一、知己唱和纯诗扬


一般来说,报刊都有明确办刊理念,但《流派》未提,而以诗歌说话,栏目基本固定,少与读者互动。香港文学杂志多有前言或编后记,而《流派》不直接透露主编的想法和设计,只在“流派快递”栏目中发出简讯,如主编们前往大陆、台澳地区与诗友交流互访等。


知己酬唱讲究氛围场域。香港《流派》与《圆桌》④实为兄弟刊物,秀实和招小波两主编合作办刊,互相兼职。《圆桌》2003年创刊,旨在“推动新诗发展,提倡纯诗写作”,港味十足。《流派》比《圆桌》晚14年创刊,内地风味很浓。两刊常常互推佳作。如2017年第3期《流派》云:“《圆桌》将与《流派》联袂,开辟专版空间选登《流派》优秀作品。”

《流派》的灵魂人物是招小波,他为社长及主编,又兼香港先锋诗歌协会会长、《圆桌》诗刊主编等身份。著有诗集《一秒的壮丽》《十围之树》(合集),诗歌漫画集《假如泰山站起中国的但丁》《引力边缘》(叶家斌配画),散文诗集《流浪的将军》等。招小波认为,诗人应是战士,其诗明白晓畅而又有韵味,不矫揉造作,想象力丰富:“你亲我,像海豹亲着它的浮冰”。⑤又如由猫屎咖啡想到“拿我的诗去喂猫,好让它们像咖啡豆般涅槃”,⑥其言及九旬母亲的火化——“殡葬师用一块磁铁往骨灰里吸/我说/你不用找了/母亲是一名老八路/弹片/是她身体唯一的饰物”(《流派》2017年第5期),将历史叙事与家族叙事熔于一炉。

《圆桌》主角是秀实,秀实也兼《流派》主编,招小波亦是互兼。秀实诗偏重思想性。如《饲养一切可以饲养的猛兽》云:“因为思想的强大我感到危险万状/如置身于网络丛林里有许多看不到的陷阱彩妖娆只是万花筒转动时的虚幻/柔软的叶子常是扎痛你最深处的芒刺/在亚热带潮湿的土地上,那些菌蕈常不为人注目/而我却由此领悟,饲养一切可以饲养的猛兽/秃鹫立在阳台栏栅,黑熊藏身浴室/大蟒蛇蜷缩床上,并潜进我梦中/清晨客厅在阳光映照中,传来斑豹的吼声/那不为人知的天花板上,红背蜘蛛结着网/墙角有一群墨西哥毒蜥伺伏着/家门后设置了茅蚁穴,吊灯结起黄脚虎头蜂巢/而我躲在书斋里,看那盆蒲葵如看到窗外的明媚。”(《流派》2017年第4期,封三)色彩绚烂的丛林符号充满了南方气息,思想有力穿刺世相如猛兽出笼。秀实主张纯诗要博采也得精收,语言是诗歌最后的堡垒。

王法主编,也是《流派》诗刊的重要角色。其自诩为“中国诗歌流派网”元老院终身元老,自称“民间诗人”。王法诗注重哲思顿悟,如《鱼》(第3期第2版):“咬钩的一瞬间就开始了搏斗/直到一个时辰后才被人拉出水面/接着头重重的着了两记木棍/后来就是咔咔的刮鳞、开膛破肚/一张精美的餐台旁八张嘴巴为这条鱼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热气腾腾的告别仪式/八个人都没留意餐盘里那个大鱼头的神情显得十分诡异/后来,后来就有八条人形的鱼摆动双鳍游出餐厅/游进人海各自去咬自己的钩”。结尾反转,人际之间互为渔获,谁也逃离不开谁,末句有哲思韵味。王法诗文自然而然地生长,笔到意到,流畅自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无缝合痕迹。这几位主编惺惺相惜,彼此成就。

《流派》主编和编辑队伍日益壮大,分工明确,架构明晰。第1、2期标明社长主编为招小波,副社长主编为秀实,主编为王法,特约主编为韩庆成(他是干预主义流派代表诗人、中国诗歌流派网总编),第3期增添法律顾问招小明。《流派》诗刊是“贫困户”,无政府资助,该刊设计“栏目主编”运作摸式,召唤有志者有偿参与。编辑团队6年来不牟利,默默付出,就像当年香港《素叶文学》杂志,多方筹措,不畏艰辛,坚守文学品质,以抗诗坛浊气歪风,在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流派》与“微诗群”成立时间接近,港穗地缘相近,这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湾区建设贡献了心力。⑦2014年12月3日,广州熊国华、田忠辉教授突发奇想,运用微信群办“华文微诗群”,相约在9天内写微诗100首。12月12日,海内外群成员已有100人,共创作微诗888首,因此宣布“国际华文微诗群”正式成立,海内外诗人乐此不疲地在群里写诗、和诗、斗诗、评诗。“流派”与“微诗”两家诗人互通,如微诗群活跃分子阿桃歌、静福山人、王瑛等也是《流派》主编。阿桃歌原名李海涛,有《面具》《阿桃歌微诗选》(中英对照),被誉为“客家微诗王子”,其《无题》云“我决定,做一名哑者/不用开口,就可以会意/用一块石的沉默,使时间静止/用一段陈化的毛料,制作属于自己的佛珠”,⑧以沉默应对世界,炼化成语言的佛珠。静福山人善写生态诗歌,拟人拟物灵性跳跃,如《每一场雨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有人在那场雨中离开/雨就一直在下/在静福山,你让自己安静下来/听雨,听森林中高低错落的雨声/于是,你被一张网捕获/也成为雨的一部分/每一滴雨,原来都是眼睛,是耳朵/是嘴唇,是绿叶手掌上滚动的心跳/哦,你意外地发现/每场雨都会赋予事物不同的灵性。”(《流派》2019年第12期)王瑛教授是学者型诗人,其《美丽异木棉》云:“以天空做背景/这棵树绿得格外干净/我别在窗前/想/自己或许/就是那个被写错的字。”⑨将人喻为别在窗前的错字,别出心裁,有鲜明的知性气息。刘秀丽论《王瑛诗歌的性灵与雅致》刊于《流派》第25期,学者诗人惺惺相惜,传为佳话。


二、头牌诗人简史长


纯诗刊物要立足诗坛,最要紧的是诗歌稿源和质量。《流派》作者队伍不拘香港,多来自海内外,大陆诗人尤其多,凸显香港的国际化特色。《流派》齐聚老中青诗人,各行各业人才渗透,带来了花样繁多的题材,他们不只写自然山水、风花雪月这些传统题材,也写军队战争、科技数码,话题丰富多彩。《流派》注重炼词炼句,前3期报纸在各大版尾均推出一行“本版金句”,如第3期第5版初见《油菜花,你要幸福》云:“你要记住。油菜花,别吓唬神/别人私奔是人/你私奔是一地花瓣——”第2期第5版杨莉《时光不及留白长》云:“世界的留白很大,正在等待你的成长。”这些诗句,托物言志,白话辞句不讲求用典,而有脱俗之感。诗刊扩容为杂志后,开辟专栏推出重要诗人,集中发表。


期刊的座次排位别有意味:若说目录是主席,开篇是首席,那么末席则是封底。《流派》开篇均推出头牌首席诗人,将他们串联起来就是一部21世纪中国新诗简史。创刊号首席推“名家新作”:商震、李少君、秀实、梁平、龚学敏、紫藤晴儿,为《诗刊》《青年作家》《星星》《流派》等主编级诗人。“头牌诗人”是主编精心筹划的栏目,自第2期出现后再未中断,先后推出余光中、郑愁予、于坚、杨黎、秀实、李少君、阎安等知名诗人作品。首推余光中中英对照的《舍利子》:“火葬之后/我的骨灰久久不散热/犹似贪嗔的红尘/你们不妨拿去分一分/无非是我的爱/我的关怀,我的缘分/若我真是位高僧/当可找到舍利子/印证美已成正果/在每一卷书的扉页/只要掀开,就能够/见我的眼神未改”。末句译为My eternal gaze unchanged, 佛教韵味浓厚:舍利子,舍不去的不是骨灰,而是正果、爱和佛法精神,在舍与得、正果与魔道之间形成矛盾张力,渗透出哲思韵味。第3期“头牌诗人”雷平阳和李元胜分获第5、第6届鲁迅文学奖。如雷平阳《在日照》云:“我住在大海上/每天,我都和大海一起,穿着一件/又宽又大的蓝衣裳,怀揣一座座/波涛加工厂,漫步在/蔚蓝色天空的广场。从来没有/如此奢华过,洗一次脸/我用了一片汪洋。”李元胜《良宵引》云:“你读到爱时,爱已经不在/你读到春天,我已落叶纷飞/一个人的阅读,和另一个人的书写/有时隔着一杯茶,有时,隔着生死/我喜欢删节后的自我,很多人爱着,/我剪下的枝条/直到,奇迹出现了,你用阅读追上了我/你读到一粒沙的沉默/而我,置身于它里面的惊涛骇浪中。”雷诗气魄宏大,李诗温柔缠绵,各有千秋。

第4期“头牌”为郑愁予。《燕人行》云:“窳土已入,黄石公嵯峨居处/十九年后,自有匹夫勤练锥法/虽是罡风万里/而浪子已乔装,宽袍怀图/图中有剑,两袖岂能飞舞?/而落几山/岂能落足?雪深七尺不过是/瞬目左右间/不可弹丸向西/穷赶落日/太平洋正炼天为水/惊诧间,自脐以下都是浪潮/竟然又是个雨港/说是……是到了西雅图。”此诗写北美寰游,却大有燕赵悲壮之气,用中国汉语雅句写美国西洋之景,竟未有违和感。第25期头牌为台湾博士洪郁芬,其为《创世纪》编辑,《古典修辞学》云:“起居的注释是晨光中的序言/伴随你穿插于述说的肢体/字词间的爱是我们的默契/抵达一个完美的结论/无须翻阅堆迭的经文/习惯在句子首尾使用相同的单音韵/相处的记忆在文体的互涉和陈述间/写下棱模两端的譬喻/以季节的色彩润饰/并夹杂了过于性感的独白/情节是求证,欢娱,感动,然后劝说/优美的接触如轻柔的田园牧歌/结集一卷永不完结的爱之编年史/拥有书号的认证,存之馆藏/让一本古典修辞学,有我的诠释。”大陆不少诗歌还留存汪国真诗歌痕迹,台湾诗歌则多葆有古诗典雅韵致。

第5期头牌推于坚。其诗云:“汉字在黑暗中崩溃/解体/横竖撇捺穿着红色芭蕾舞鞋/回到原始/跳铁蹄之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哪怕只剩下一横/文明也会复活/66年夏天我在故乡/一少年/不懂哲学/不知道宇宙玄机/我只是紧握着身上/那生机勃勃的/一竖/在虚无的包围中/绝不放手。”于坚的诗常带一股怒火,穿过时代,奔涌而至未来,揭橥人性的暗黑化作其诗歌的胎记。第6期头牌是书香(龚建华),其诗观为“诗言心,诗言情,诗带着我的体温”。第7期是周瑟瑟⑩,其《答案不在风中》云:“对美学的捍卫/会导致/友谊的坍塌吗?/对自由的向往/会导致的崩溃吗?/我的答案是/那他妈又怎样?”该诗蕴藉着洒脱不羁的气势。第8期头牌秀实、第16期王法,前已有述。

第9期头牌是李少君,(11)《地铁景观》云:“最酷最炫的都市气息,不是在香鬓衣影步履匆匆的大街上/而是在挤成一团的地铁里,酝酿发酵,扑面而来/那些突然安静下来的一个个面无表情者/其孤独感有多深,可以从其手机刷屏的时间有多久看出来/其焦虑感有多强,可以从其手机刷屏的速度有多快看出来/在飘散着汗香臭馊诸种复杂味道的暗淡狭隘的车厢里/对于每一个恨不得将自我尽量卷缩乃至隐形起来的个体/手机,是唯一闪烁的光亮吗?/其迷茫感,其困惑感,其隔阂感,其诡异感/在封闭的缄默的空间里弥漫着承受着/在等待戈多般的流淌的时间里传染着延长着……”地铁绝对是当今最有代表性的都市符号,每日吞吐奔突,阅尽人间繁华和沧桑,如此素描速写、油彩写真的诗是有时代穿透力的。

头牌诗人本拟突出个人性,但第10期推出煮梦子、戴其苍、艾若、袁军、佟声、施维6位诗人,诗人群集体亮相是少见特例,后又恢复为单推。第11期头牌为杨瑾,(12)其《火焰之门》云:“必须俯首倾听!必须登高望远/必须在反复的假想和摹拟中/保持前倾的姿势;必须锋芒内敛/并把手深深插进我祖国的泥土/每天到来的日子是相同的日子/没有任何征兆,呈现出平庸的面孔/而每天磨亮的刀子却荡开亲切的笑容/必须把目光抬升到鹰的高度/然后请燃烧,请蔓延吧,火焰!/请大风从四方吹来,打响尖厉的呼哨/而我就埋伏在你脚下,一种伟大的力/如一张伟大的弓,正被渐渐拉开/那时即使依恃着钢铁,即使依恃着/我身后优美的山川、河流和草原/我也将在火焰中现身,展开我的躯体/就像在大风中展开我们的旗帜。”该诗大量使用“必须”,祈使句式带着某种时代气息。其主张诗到意为止,以简单朴素方式抵达玄妙之境,观念与实践存在着张力。

第12期头牌为度母洛妃(何佳霖),《华星诗谈》月刊主编。其《无题》云:“我未开启的唇是天堂的门槛/我活得太久,我的裙边开满落漠的/紫罗兰/我对夜来香发出邀请/夜来香漫过有我的角落/我醉了,与死神共饮/我醉了,与佳霖洛妃李清照柳如是/共饮/我醉了,与过去现在将来的你莫名/其妙的爱共饮/我醉了,走进拍卖场/捧出你的影子,大声叫他们估价。/我与他们共饮。”该诗情感喷薄,如泼辣的瀑布奔腾而出。第13期头牌为赵晴,其为旅日诗人,诗歌主张如下:文如水墨,留白生韵。第14期为黄双全,作为汨罗人他写《水的方程式》发思古之幽情:“天将煞黑,一条江宽阔地横在眼前/考验我如何取回对岸的密码/解读留在此岸的信息/已知条件,没有桥梁,没有摆渡人/船已沉入江底,一截黑色的木头顺流而下/最后一只水鸟飞过江面,鸣叫处/石岩鱼和芦苇纠缠,吐出清亮的泡沫/俯身察看,平缓的暗流中/有多少漩涡,它将作为常数代入移动的弧线/杨柳发达的根系,深入水底沉睡的魂灵/它将作为指数,放在黑夜的右上方/现在我的底数是终身背负的三个行囊/积满经验的雨水,在这完美的黑夜/江风更加紧急,古老的渔火寂灭/向下一步,我在潜流上写下水的方程式/内心的钟声已然敲响/卸下两个行囊,放入江中/一个在前,引导我从这自在之岸出发/一个乘坐,它有随时可打开的预设/第三个继续背在身上,抵达自为之岸时/我中的我将从晨曦中取出密码,向人世宣读/我的善意、罪恶和全部因果。”诗以理科术语侦破汨罗江历史典故,文理融合,怀古思今,别出心裁。

第15期头牌为燕紫,其持“效自然之道,摹灵魂之踪”诗观。《无处安放的乡愁》云:“城市在演进,村落在消亡/梦里的故乡,不是眼前模样/找不到梨花如雪,看不到桃花灿烂/巴掌大点儿的油菜花地/一遍遍徘徊,寻觅/两汉与魏晋,被岁月/刻进一排排碑林/范蠡与张衡,闪烁/在东西南北的路牌/清晨,走在河边/错位的时空,使我的缅怀/显得矫情……”第17期头牌舒然,东南亚诗人笔会会员,2020年出版的诗集《镜中门徒》云:“太阳如此渺小/我等竟无法藏住一句谎言。”第18期是戴凤萍,她是江西人,旅居香港,诗观为“深处喧嚣的尘世,独守文字中煦养灵魂”,有句曰:“一卷诗语 漫过月亮的唇。”第20期头牌为秋玲,香港文联常务理事、《香港诗人》《天津诗人》编辑部主任。《老爸》云:“一盘棋,下到/残局。棋盘上/没有几颗棋子能留住晚霞/被蚕食的时光,不可避免的终老……老爸老了,老得听不进儿女和医生的建议了/身在ICU,还要扳回残局/回家。回家是老爸能想出来的/妙招。老爸/固执着他的固执,他用沉默/继续博弈,还请来/黄昏对垒,晚霞观战。”人生如棋,以棋局细节凸显老爸执拗有爱的人生精神,感人至深。第21期头牌为白曼,(13)诗观为“趋光而行,灵魂诗花向美善而生”,诗云:“一轮万古长笑之明月/照着银亮亮的山河诗影,/如梦痕,捧一把月华映在心版,/心中弹响了一架月琴。”



三、流派纷繁风云涌


《流派》诞生于“九七”回归20周年之际,但所刊诗歌甚少直接再现“九七”后社会状况和思潮,而力推著名诗人、新人新诗佳作、各家诗歌流派,第5期起设“流派诗群”栏目,第6期起名为“流派部落”,让人在流派的快速更迭中感悟时代风云变幻。
这些诗歌流派多有自己的创办宗旨、思想主张和诗歌实践。《流派》第25期设“流派奖”“流派诗歌贡献奖”。随着网络发达,诗歌已出现无阻拦状态,诗学理论显得更为重要。而流派诗学主张焦点清晰,由此聚合诗人,能在诗歌江湖上发挥更大影响力。


“流派奖”推出婕诗派、无限制写作、华文两行俳句、篱笆四个诗派。(1)“婕诗派”由秀实于2015年创立,主张思想重权、长句写真,2020年修改宣言,以求“四个觉醒”,理论更臻完备。一是权力觉醒,诗以抒情为主调,拥有愈大权力,其情愈真,诗人反抗约定俗成的潜行规则,以寻回万物间的真爱关系;二是语言觉醒,主张书写真相而不写世相,运用长句把真相准确书写出来;三是性别觉醒,语言的约定俗成都是对诗歌的伤害,而创新始于性别觉醒;四是历史觉醒,认为白话诗的词语、艺术特质或偏向西洋学理,但其精蕴必含有传统基因,方能成就真正的民族文学。(2)“无限制写作”,由杨瑾在2002年底创立,核心是诗到意为止:有意味、可感性、简单、食色性、诗意大于词语、赋予日常生活和细节以神奇性、陌生性和荒诞性、“诗是无限制的游戏”等观念。(3)“篱笆”诗派,王立世于2021年创立,关注底层和民生,高举“为灵魂而写作”的诗学旗帜,以人类生态和人性为切入点,用灵魂的疼痛、温度和力量重构时代美学,委婉融入人性的体悟、社会的洞见和历史的变迁。(4)“华文俳句社”,洪郁芬于2018年在台湾创立,该流派与《创世纪诗刊》《中国流派诗刊》合作,在日文圈则与《俳句界》《俳句大学》《くまがわ春秋》合作,提供华俳发表园地。该社追求视野和心胸的自然而无所为,在遣词用字上“自然”而不做作。

此外,低诗歌诗派、异象流派、垃圾派等诗派也有较明确的主张。(1)低诗歌诗派:2003年由龙俊、花枪倡导,强调诗人“引体向下”,走向底层社会。以人本思想、平民立场和反饰诗学主张介入现实,以自身诗写特色和鲜活形象,成为新世纪以来民间诗歌引人注目的先锋诗歌群体。(2)异象流派:初期由重庆诗人燕刀三、子磊等依托《异象》网刊和纸刊组建,后成员因故解散,刊物保留。2016年“异象主义诗歌流派”由燕刀三创建,主张从生命内核全息观照瞬间定格的生存体验,通过对特定时刻的个体重塑,呈现接近虚妄的第一知觉和顿悟状态,揭示生命在自然环境内外非确定性存在的本质特征。(3)垃圾派创立人皮旦,写有《垃圾派宣言》,创立崇低思想和垃圾(派)三原则。第一原则为崇低、向下,非灵、非肉;第二原则为离合、反常,无体、无用;第三原则为粗糙、放浪,方死、方生。“下半身诗歌运动”发起者为沈浩波。(14)

《流派》密集推介诗坛层出不穷的新诗派,固然促进诗歌发展,但也应注意,过度膨胀的诗派也存在淹没诗人个性的风险,如鲁迅所说,“文学团体不是豆荚,包含在里面的,始终是豆。”(15)真正伟大的诗人,最终将会成为独立于社团流派的存在,彰显顽强而独特的个性。


四、跨界风采醉汪洋


《流派》栏目后期比前期更丰富,创刊号有名家新作、诗苑撷英、诗评天地、经典诗品、民间亮点、散文诗精粹、先锋火炬。第23期栏目分6个模块。(1)“华彩”为彩版,包括几大版:封面推头牌诗人席地,封二推文榕散文诗,封三推诗颜,封底为诗集广告。(2)“头牌·重磅”有头牌诗人、名家客座、点将台等。(3)“清流·部落·诗界”有雏菊诗社、沧海遗珠、流派部落、法哥看诗界、经典诗品、诗象诗刊专号、云彩·诗天空。(4)“稿酬·婕体”有流派先锋、书香选诗读诗、婕诗派、清流荐诗。(5)“栏目·跨界”分有诗赏、专栏诗人、法哥看诗界,还有冷瞳诗群,浮诗绘专版,石潭、钟晴、王瑛、舒然、邓红琼、阿桃歌、马时遇、向云、绿意盎然、白曼、凤萍编撰专版,一线诗人,格律诗词,诗配艺等。(6)“段落·清议”有流派快递、文榕编撰专版、散文诗粹、评论碉堡。后期《流派文摘唯一文摘》栏目,采撷好文以供赏读。全刊诗评更是占比不小。


《流派》的跨艺术体现在“诗配艺·歪诗歪画”专栏,该栏由诗人赵克强与画家邝飙合作呈现,自第10期起在“头牌诗人”后固定出现,不同于丰子恺充满温情的诗配画,赵、邝诗画辛辣再现世相艰辛,图文并茂。如《大数据》:“忽然觉得/我应该上婚恋网站/把原来填写的信息给改改了/要不然/它天天给我推荐的/都是4/50岁的阿姨和大妈/一点也不理解/老牛心里最想啃的/其实是嫩草。”(《流派》2019年4月第11期)插图中的牛角、枕头、草盘真是绝配,《大数据》这标题更是绝配,既有时代感,又有穿越感,千百年来一些公牛的心愿跃然而上。
《流派》诗歌类型更切近于大陆诗风,以白话短诗为主,长诗史诗少,甚少刊登古诗。吴述朝《我仿佛看到一只鱼的衰老》充满现代主义情思:“他把瓦片一片一片码上屋顶/像一只鱼给自己穿衣/鱼游离在山水/它要穿过这一世的月光/鱼的一生很慢/不知有多少花瓣它可以穿戴/不知有多少布匹,草木/它可以裁剪/不知有多少场冰/它可以等待/有多少的江湖海,多少的水域/它还可以行走/鱼的一生我无从推算/而在今晚/一个大雪弥漫的时刻/我仿佛看到/一只鱼的预先衰老/它的脊背/比腹部/还要惨白。”(《流派》2018年第6期,封二)何苦的诗歌关怀村里被遗弃的留守老人:“看那村里老人的死样。”(《流派》2018年第8期)打工诗人张喆哀叹:“爱情是一撮鸦片。”(《流派》2018年第8期)《流派》选材广泛,内容以抒情诗、写景诗、叙事诗、咏物诗、乡土诗、打工诗为主,说理诗、怀古诗、行旅送别诗略少。


性灵、格调、神韵,是诗歌的三大要素。融化古意润入今世,这类诗有诗韵。季闲《无雨不晴的城市》构图精致,意象奇警,以“雨伞”串联古今,显得灵动多姿:“历史在街头作画,素笔勾勒/一张一张多边形的伞/一朵一朵饱满而拱起,被撑开的/话题/你们被画成群立在街上/比竹竿更瘦的伞骨,让高楼/显得过胖/有人站在伞影外思索/一把伞能顶真几坪阳光的初心/一支伞骨能层递几寸青春的拔节/一条街要占满多少伞,才能排比出/在现代史转角处的涂鸦。天空没有答案,只是放任风。”(《流派》2017年第12期)

新意之诗让人过目难忘。冯新宇《身体里的盐有多咸》云:“在海边,每一朵浪花都在问我/你身前有多少岸/你背后有多少蓝/你会不会/把你心里的游鱼/硬塞给水/我早已被海养大/早已和礁石融为一体/我有天空辽阔自己/我有海风修饰自己/我有千万条河流/做了海的孪生姐妹/在海边,我已是海的一片/身体里的盐有多咸/问了半生/还是没有找到可靠的答案。”(《流派》2019年第10期)亮眼的诗句如金子般可贵。

诗歌标题突出,引人注目,几乎成功一半。陈义《你若安好就在篱上打个结》(第10期第12页)云:“我像一棵树/原以为是为花季而生/为你而生,许多日子后/野鹿吃尽叶子有如蚕吃春天/云是生命的栏栅/阳光庇护下来回折腾。”又如翦伯象《人是藤本植物》、张青林《看月光搀扶一条为我老去的河流》、大草《我们暴露在狮子的视线里》、林旭埜《寒冬里风提着刀》、驴子姓卢《给影子上锁》等,题目标新立异,大胆突破边界,将抽象的情思化作可触摸的日常,无边无际的想象灼亮庸常的夜空。

《流派》女性诗人几乎占了一半,且比例越来越高,头牌诗人也多推女性,与时代潮流呼应。女性诗歌多再现情爱伤痛、底层生存、METOO运动、家庭阶级平权观念、自我赋权和自我培育、性别成长等议题。澳门荒林《深夜的鸟》(第2期第3版)云:“满天乌云之中/隐藏着你的乌云/为什么我不说出真相/我看到了你的乌鸦/漆黑的翅膀/在云中挥动漆黑的火把/我感到了灼伤/我很疼痛/我咬住乌云的黑牙/你使乌云流出黑色的眼泪/你的乌云滴在我的缄口上/火焰喊痛。”女性难言的苦痛大抵如是,包裹在黑色之中,在荒林中妙笔生花。《流派》不时透露出香港性,本港信息频传:如2021年7月新诗刊《刻意》创办,总编为秦量扉,疫情也阻挡不住香港的诗歌热情,创刊号有香港秀实专辑、台湾洪郁芬专辑,另附朗诵诗歌版面,读者可通过扫描该页所附二维码,聆听朗诵。第21期登讣告,2021年9月唐至量与蔡炎培相继逝世,唐是本港诗人,也是书法家,《流派》刊名出自其墨宝;蔡炎培为本土著名诗人,善于以粤语入诗,个性鲜明,香港诗坛连接失去双星,光芒为之黯淡。

就受众传播而言,《流派》面向海内外推广,诗刊的订阅、发行、收费都通过新媒体来解决。该刊还推出收费专版“个人专版”“诗群专版”“刊中刊专版”。“流派先锋”栏目标明有稿酬,其他栏目多没有稿酬。2022年第22期起增设栏目“清流荐诗”,请诗人推荐高端优秀诗作予该刊发表,要求为含题目、副题、空行在内的30行诗作,以及约150字“推荐语”,投稿者先加主编微信号,以便采用后以微信红包支付每则100元人民币稿酬。该刊由方明工作室制作,香港新界将军澳邮局邮政信箱65279号发行,印数1000册,已算量大。香港诗刊处境艰难可见一斑。

20世纪80年代诗歌振臂高呼的时代过去了。21世纪写诗日渐珍稀,但香港和澳门还是诗岛,诗风炽热。《流派》诗刊办刊虽只有短短6年,但却也表现出不俗的实力,凝聚流派,扶植新人,促进交流,团结诗歌文化力量。《流派》诗刊始终坚持纯诗立场,以多元包容之心态,致力于推动汉语新诗的发展,通过展示名家名作、推出新人佳作、延揽诗歌流派,表现出鲜明的跨界特色,构建出诗歌发展的多元图景,在香港当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世界汉语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若论《流派》在诗歌史的位置,因太切近时代、办刊时间尚短,还无法下论断,但若坚持纯诗立场,追求诗品,屹立诗林,必有辉煌,如大陆当代第一本诗刊《星星》、台湾地区《创世纪诗刊》般成为品牌。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和省校级科研和教学项目若干项。出版《中国当代文学思潮(1978—2020)》《跨界华文》《融媒介:赛博时代的文学跨媒介传播》《跨界网》《跨媒介香港》《跨媒介叙事》《跨界创意访谈录》《跨媒介:港台叙事作品选读》等书8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指导组召集人,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学术公众号“跨界经纬”(原名“跨界太极”)。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总编:凌逾

责编:邓雨清


往期推荐

跨界经纬·第3419期 |凌逾:香港文学期刊研究(1997-2019)

跨界经纬·第3407期丨凌逾:拓展文舞融合的跨媒介叙事

跨界经纬·第3400期 | 凌逾:理论与批评相向而行——《陈晓明文集》读札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跨界经纬】  第 3445 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跨界经纬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公众号:激励跨界思维,创造跨界创意产品,涵括跨媒介、跨学科、跨艺术、跨地域、跨文化等创意作品。研究跨界创意理论,探究中西古今跨界创意的演变脉络、形态特性、未来发展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