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经纬·3476期 | 陈跃红:新文科:智能时代的人文处境与历史机遇

学术   2024-08-25 20:00   广东  

新文科:

智能时代的人文处境与历史机遇


陈跃红

原刊于《探索与争鸣》

2020年 01 期


进入2019年,关于“新文科”的讨论渐热,这与其说是教育管理部门的倡导,倒不如说是大学文科教育发展的内在呼唤。国内大学文科教育走到今天,可以说成就斐然,但问题同样很多,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文学科日益边缘化,一直未有改善机缘。面对理工科的“日进斗金”,应用理科的“怡然自信”,金融管理等学科发展的“一骑绝尘”,人文学科除了得到国家保护的少数院系和少数“绝学”外,多数的状况其实都比较惨淡。这不仅仅是中国人文学科的现实,也是世界人文学科的处境。专业停办、减员、预算压缩,都是文史哲类学科常常迎头撞上的年度高频词语。不甘被边缘化的人文学者们,隔一段就会掀起讨论,不断呼吁和强调文科的重要性。这类声音虽多,但终究无补于事,看不到真正改变的曙光。这一回,从教育部层面开始提倡新文科,并且放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同等重要的地位,确实有让人为之一振的感觉。特别是在全球性文科普遍的低潮境遇中,教育部发出这样的倡导,绝对算得上是灰暗背景中的一抹亮色。


何谓新文科


不过,这里刚刚提出新文科,另一边学者的质疑就开始了。何谓新文科,难道此前我们研究的都是旧文科吗?文科难道就是陈旧、落后、保守、要弃之如敝履的代名词吗?新文科究竟能搞出什么新名堂来?提出这些质疑的大都不是外行人,人文知识分子那种动辄质疑,开口批判的职业性思维和话语习惯,一上手就把建设新文科的倡仪推上了审判席。新文科试图改善文科处境的努力,很有可能淹没在自己人的质疑声里。我的本意不是对文科同仁进行“嘲讽”,而主要是提醒大家要往“亮”处看。也许我们真的该认真思考,能不能通过更高远的周边环视和更前瞻的自我技时代,为了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文科提出的提升要求。换言之,是要打造“2.0 版新文科”。那么,所谓新文科的特征面相,目前至少就有三个维度可供展开。


首先,我们需要先从文科自身学科建设的角度去理解新文科。文科这些年的边缘化,固然是市场选择和管理出位双重压力的结果,但是文科自我认知的“孤岛化”意识,同样也是边缘化的重要内部原因。这类孤岛化认知的原因 , 至少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一个方面是,在强调人文学科作为事关灵魂、道德、素质、修养等人类价值尺度的意义,即所谓“无用之用”的核心价值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文科作为重要的社会创新生产力要素和“有用”文化资本的功用。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曾经依赖过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推动,所谓资本的定义和内涵也都在不断变化着。譬如原始社会的食物肯定就是一种资本;奴隶社会的人口当然也是资本;封建社会土地作为资本具有首要地位,权力资本也非同小可;从早期工业化到后期工业化,金融资本、技术资本依次登场 ;而到了互联网社会,信息资本脱颖而出。如今已经走进了以人工智能、自主系统应用、万物互联为大趋势的智能时代,文化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时代核心资本的身份从高科技领域开始骤然呈现。文科不仅仅是如布迪厄所言的“象征资本”,而今已是普遍可度量的“文化财产”,在智能化时代开始成为不可或缺和被社会追逐的资本对象。关于这一变化,恐怕一些文科学者的认知还稍显滞后。


纵观现在的文化产业,影视剧、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的GDP 贡献率日益升高,科技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超越物质温饱的欲求改善,转而追逐精神富足和享受自主。满世界的人们,从自己厌倦的地方到别人厌倦的地方去消磨时间、精力和金钱,亿万人绕着地球转圈。所有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和客厅卧室里,人们日夜捧着手机阅观。那么,我们究竟在消费什么?当然不是萝卜白菜,也不是大米猪肉,而是在消费文字、文化、文学、艺术、影视等精神资产。如果承认以往的文科对文化的“有用”相对忽视,对人文作为资本和生产力要素的关注不够,那么未来推进的新文科,就完全有必要突破“无用之用”的围墙,从“有用”的范畴去确立新的发展模式,有必要走出文科发展的“孤岛”,与社会融合共创,成为相互交融的智能社会的创新型文科。


其次,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知识平台建设考虑。人文社会科学在新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中,其功能也有必要超越通常认定的基本文化素养建构、道德伦理堤坝夯筑、人文灵魂健全哺育的标准框架,进而担负起新的职责,如跨学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正是基于新文科的育人观念,南方科技大学所确定的通识教育理念就不乏新文科的味道。其特征就是:除了完成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内容外,更注意突出文科课程作为文化创新思想源头和文化资本生产力潜在价值的知识内容讲授,由此着意培养学生跨越理工、医、文多学科的学术想象力和创新创意能力,经由人文作为资本和生产力要素理念的普遍渗入和认知,使得学生能够突破专业疆界,形成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意识。在此过程中,逐步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文理交叉视野的新型人才。


新文科建设的重心


基于新的育人理念,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所面向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创新型理工特色大学,其新文科建设的重心被归结为三个方面 :


第一,为全校学生提供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覆盖性的一流通识教育。人文学院将文科通识课程分为三大类加以体系化建设。一是一般通识系列 :如外语、艺术、写作与交流、中外哲学导论、古代史专题、科学与文明等。二是创新通识系列:如中外经典精读、数字语言学、想象力入门、科幻创作、科技考古、工程与技术伦理等。三是跨学科能力通识系列:如艺术设计的绘图解决、创新空间设计导论、生成式新媒体设计等。这些课程初步实施的效果明显,同学对文科通识入选课程的选修热情大增,不少课程选课甚至出现秒抢的局面。



第二,根据学校的理工特色和智能时代的新环境,将文科学术研究定位在具有文理工交叉融合的特色科技人文研究。学院完全打破文科通行的研究机构封闭体制,实行领军教授为主的 PI 制管理,将自主项目、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三方面融为一体,整体推动科技人文特色研究的学术目标。并依此建设一系列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譬如智能语音实验室、空间与媒体实验室、微天文台、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计算人文学研究中心、文化遗产实验室、新媒体与视觉文化实验室等。南方科技大学开展了诸如中国科幻产业化趋势研究、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文化研究、大型警用方言语音数据库研究、深圳城市创新空间研究、考古陶瓷标本数据库建设等。仅仅实施两年就产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了十多本著述,发表了一百余篇论文。研究成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知识分子》公众号等著名媒体报道。


第三,关于新文科的推动,可能要从更长远的意义上去考量它的未来。如果仅仅是从文科自身的学科修补去反思,或者从人才培养新平台的路径去改革,显然是不够的。我们也许更应该从未来智能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大学功能代际蜕变的前景,去关注新文科的长远可能。熟悉大学发展史的人都清楚,今日大学的理念和分科格局,虽然是发源于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精神,但从知识谱系看,大学的迅速发展,更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尽管关于大学文理分科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并且一直以来文理关系始终存在着无尽的历史纠缠。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文、理、工分科始终是大学的基本存在格局,并遵循着各自的基本逻辑去发展。一般讲,理工科主要遵循科学逻辑发展,探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物质存在的奥秘,追求科学真理,强调既定性又定量的精确量度,学科价值讲求对错、正误等;而文科则遵循人文逻辑发展,主要探讨人类社会的精神性存在状况,学术追问更多属于以定性为主的非精确性量度,学科目标追求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价值、公平、正义等。


新文科的历史机遇


如今,以人工智能应用为标志的新科技横空出世,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正在走向可能。这种颠覆性的科技进步,伴随诸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生命科学的进展,使得今日的科技状况与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从相对论开始,对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就在不断颠覆人类的三观,黑洞、反物质、量子计算与传输、智能自主系统、基因改造与创造、多维世界认知等领域的探索,正不断带来对既有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曾泾渭分明关系的颠覆性认知。就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而言,其与人文的关涉已经不仅仅是些伦理和意义难题。随着语言和图像处理技术、神经网络计算、情感计算、脑机关联研究、演化以及优化训练的研究推进等,科学逻辑与人文逻辑在一些领域已经出现了握手言和的趋势,以至于有人开始发出人工智能究竟是工科还是文科,是技术领域还是人文领域的学科定位追问。


此刻,当人文学科在不断抱怨和忍受边缘化处境的同时,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人文气息却大有日渐浓烈之势。此时,人文学科如果还是继续蹲守在“孤岛”上看热闹,可能会被智能时代新一轮大学学科格局的重构革新所落下。文科未来将要面对的,恐怕主要不是昔日的辉煌与今日之边缘的对比反差,也不是在人文学内部简单跨越整合,并非有点“数字人文”的说法便能逆转当下的尴尬处境,人文学科是要真正面对和走进新科技的疆场深处,去看明白文科在智能时代的真实处境,在文科的学科格局再造中,去探寻历史可能昭示的新生密码。





作者介绍


陈跃红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兼人文科学中心主任、未来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中心顾问。曾任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本科教育改革战略小组召集人等。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总编:凌逾

 责编:吴婧芷


往期精彩


跨界经纬· 第3470期 | 王宁: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跨界经纬·第3452期 | 余夏云:幽暗的华语,褶皱的历史:从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谈起

跨界经纬 · 第3471期 | 曹顺庆:重写文明史 重塑文明观——构建人类文明书写的中国话语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跨界经纬】  第 3476 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跨界经纬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公众号:激励跨界思维,创造跨界创意产品,涵括跨媒介、跨学科、跨艺术、跨地域、跨文化等创意作品。研究跨界创意理论,探究中西古今跨界创意的演变脉络、形态特性、未来发展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