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 · 弘文 ·融今:以国学杂志
《溯兰》(2005—2010)为中心
骆江瑜
原文刊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4年02期
内容提要:溯兰文社从香港岭南大学的校园中走来,在香港中文大学重组,其同仁刊物《溯兰》也经历了 从附印发行到出版杂志的转变。国学杂志《溯兰》创刊于2005年,停刊于2010年,6年共发行6期。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上,《溯兰》表现为向古典文学靠拢,偏向繁体字,推崇儒学、易学等国学的同时提倡多文体创作, 也取经网络文化、博客社群,向现代转型。前者重诗法文章、训诂解说、文学创作、哲性思考,后者跨界融媒、多元互动、取法博客、创意十足。作为香港少有的国学杂志之一,溯兰文社会长梁伟民带领《溯兰》为21世纪香 港文学的“中西文化交汇,立身此地做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古典文学 香港文学 溯兰文社《溯兰》博客体
《溯兰》于2005年1月正式创刊发行,为同仁自资、免费派发的综合性文艺刊物,由溯兰文社出版。2007年6月6日,溯兰文社有限公司成立。溯兰文社会长、《溯兰》出版人为梁伟民,号溯兰舟主,师从钱穆弟子胡咏超,时为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文学硕士生(在溯兰文社后期成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候选人)、中学教师。副会长谢世杰、黄伟豪,前者时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文学硕士生、睿哲文化学会总干事,后者时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硕士、助理讲师。这个由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文艺青年创办的国学杂志涵括文化历史、语言文字、文学批评、文学创作四大类型,①版面设计力求创新,图文并重,园地公开,尽可能为香港喜爱文学的朋友们提供更多发表园地。读者群有各地文化学者、文学爱好者等。《溯兰》前4期为半年刊,鼎盛时期更是免费派发到中国内地及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德国、瑞士、瑞典、加拿大、丹麦、俄罗斯、波兰、奥地利、澳洲、新加坡、奥地利、日本、匈牙利等地的公共图书馆、校园图书馆、书局、书院、文化会所等,在中国香港更有600多个派发地点,同时开设了溯兰官方网站http://www.sulanlit.org,并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数据库、香港教育城、香港电台文化互联网等地址上传了电子版本,后因出版压力较大,改为年刊,2009年甚至中断出版,最后因经济拮据、人事困顿等原因,《溯兰》仅办了6年6期(2005—2010)就停刊了。但《溯兰》作为香港文艺期刊、国学杂志群中的个例,它依旧为香港这个商业城市发展国学、提倡文艺提供了宝贵的镜鉴。
一
《溯兰》:从附印刊到单行本
在《溯兰》单行本引发之前,即有《溯兰》。只不过这个《溯兰》注册于香港岭南大学学生会属会,在刘绍明、梁秉钧、胡咏超、陈德锦、游园欣及《岭南人》编辑委员会(下称“岭委会”)等岭南大学师生的支持下得以在校刊《岭南人》中附印发行,时间也远早于2005年出版的《溯兰》单行本。而《岭南人》(LingnanFolk)正是香港岭南大学学生会的权威中文刊物之一。它创刊于1968年,由每届“岭委会”成员汇编,是见证香港岭南大学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刊物。《溯兰》正是在岭南大学的校园中诞生、成长,通过溯兰文社这一学生社团运作起来的。
2001年,香港岭南大学学生会的另一权威中文刊物《岭晖》在其第59期的校园版块中发布一则名为“溯兰文社注册成属会借此推动岭南文风”的消息。同年,《溯兰》创刊号在第76期《岭南人》中附印出现。这一期《岭南人》正好是第34届香港岭南大学学生会新闻部的“岭委会”在组庄②后的第一期,发行量在2000本左右。《溯兰》(附印本)来稿需标明学系,收稿地址又为屯门虎地岭南大学学生会溯兰文社。更可确证《溯兰》(附印本)与“岭委会”的关系密切。但这关系的结缘则要从上一届“岭委会”说起。第33届“岭委会”在庄期间,共刊发了5期《岭南人》,第71至73期是一套班子(theatrical troupe),第74至75期又是另一套班子。其中第74期《岭南人》刊发了一年级学生梁伟民的两首近体诗《岭南大学》《咏邝师龚子》和短篇小说《求学》,几乎包揽了这一期的文艺版。第75期《岭南人》就学生会选举事件采访了谢世杰,同时刊发了谢世杰的两首近体诗《挑灯夜作》《临余近卿亭》。而《溯兰》(附印本)编辑委员会成员有总编辑谢世杰、副总编辑严宇江、编委张有维和高俊达。其中,高俊达正是第33届“岭委会”第二套班子的总执编,严宇江、张有维则为第33届“岭委会”的执行编辑。主席梁伟民联系中文系一群热爱文学的同仁,组织内务副主席冯静雯、外务副主席罗进昌、财政许伟祺、秘书梁绮云等人在2001年4月成立了溯兰文社,然后在第33届“岭委会”落庄后,联合其中的核心成员,在第76期《岭南人》中作为副刊附印发行了《溯兰》创刊号,也是唯一一期《溯兰》。
“《溯兰》(刊物)之出现,这一面为了辟一门径让同学们投稿,另一面借此推广岭南的文学。……希望能唤起大家的注意,注意岭南的文学。”③作为岭南大学文学回声的《溯兰》在溯兰文社同仁的努力下面世了。《溯兰》(附印本)创刊号共8页,页码接续在《岭南人》正文后,其中 页为封面(目录印刷在封面的左下角,并未单独成页),正文内容包括《编语》《岭南十二咏》《新诗三首》《词园》《散文小品》,体裁涵括近体诗、现代诗、词与散文。虽然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岭南人》的刊物定位,《溯兰》(附印本)中不少文学作品在题材上多围绕校园生活展开,如排演文学剧场、观看交职典礼、参加学生工作、图书馆学习等,较为狭窄,但在立意、语言、结构上都有不少出彩之处,其中的酬和之作虽韵脚固定,仍有妙思,可见文学潜力。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作为岭南校园文学的代表,《溯兰》继承了中国校园文学的传统,而留下了独特的“校园景观”。梁伟民的词《南乡子·咏保卫钓鱼台》更是从校园象牙塔走向广阔社会,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相关联,彰显出校园文学浓厚的社会意识与强烈的家国担当。全词以“纵目恨何由?”起首,转入“破碎江山几度秋?”的沉痛,在虚虚实实的意象书写与骋怀思索中,导向“再振旌旗吾岂懼/翻舟?/身死填边负国忧!”④的慷慨激昂。《南乡子·咏保卫钓鱼台》后来被收入《溯兰》(单行本)创刊号,节拍变为“再振旌旗/吾岂懼翻舟?/身死填边负国忧!”,在慷慨激昂之外更添了几分悲壮与哀婉。
但可惜的是,《溯兰》(附印本)仅刊印了一期便无疾而终,梁伟民、谢世杰两人再也没有在《岭南人》上发表文学作品,有关溯兰文社和《溯兰》在岭南校园的其他消息也无迹可寻。个中的缘由不得而知。但根据第34届“岭委会”的人事变动可以猜想,这个高度依赖“岭委会”的文学刊物,也很大程度上是“弱不禁风”的。这也就坚定了溯兰同仁如果想将这个刊物办下去,有必要在时机成熟之时,独立发行单行本的想法。至于“会利用互联网,出版网上刊物,令更多人可以欣赏到溯兰文社的作品。另外溯兰文社也会在将来举办诗词创作班、读书会、征文比赛等活动”⑤的美好愿景的实现,也还是要等到后期溯兰文社的重组。在2005年,作为文学杂志的《溯兰》正式创刊,刊登了《溯兰》(附印本)创刊号中的不少文章,在另种程度上延续了曾经的岭南文学梦。这个曾经出于无奈只得附印发行的《溯兰》,终于得以“自立门户”,涅槃重生。
相比于同时期的香港中文大学有“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活动,“透过实地赏览香港中文大学的人文风景,让参加者体会作家、学者在文学作品里所表达的文哲思考及文化关怀”,⑥香港岭南大学的文学氛围始终弱了一点。《溯兰》(附印本)创刊时,梁伟民、谢世杰等人还只是香港岭南大学的本科生,而在《溯兰》(单行本)创刊时,他们都已经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阶段的学习,也在新校园、新平台结识了更多的溯兰同仁。单行本《溯兰》之所以未提到它在《岭南人》中的这段“前世”,也许是不想谈及它在香港岭南大学的无疾而终,也许是想使《溯兰》摆脱校园文学的束缚,而走向更大的香港文学。但无论如何,《溯兰》正是伴随着溯兰同仁的成长而成长,从稚嫩走向成熟,而迎来新生。
二
复古:没有唱完的老调子?
1927年2月29日,鲁迅应邀到香港青年会发表演讲《老调子已经唱完》,由许广平翻译,其后这篇声讨尊孔复古派的演讲发表在广州的《国民新闻·新时代》上,引发巨大轰动。鲁迅选择在香港演讲《老调子已经唱完》,无疑和香港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分不开。20世纪初的香港,宣礼教、重国学,呈现出和内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截然不同的文化图景与社会风貌。曲折和独特的历史赋予港岛丰富的内涵。可以说,香港一直以来都在这个变动不居的小岛上坚持文艺,提倡国学。近百年来,香港文坛始终以传统国学保留中华文脉。
回顾《溯兰》诞生前后的文化风尚,彼时中国内地正值“国学热”。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和凤凰卫视《国学天空》两大讲座式节目收获了一大波观众。而彼时的香港,则有着“误写日文汉字的风气”。⑦香港一群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有香港浸会大学讲师、剑桥大学访问学人、香港艺术发展局审批员、钱穆再传弟子、多届青年文学奖得奖人、中学教师、中文系学生等)决定自费出版,以免费形式派发国学杂志《溯兰》,将“国学热”在港岛扩散,“希望在本地带出一些崇扬古典文化的意识和风气”。⑧溯者,逆流而上也。兰生于幽谷,常譬君子之德。所谓溯兰,即溯求兰泽,在香港这个文学逆境中借此杂志守国学之心。溯兰文社的会长为梁伟民,副会长为黄伟豪、谢世杰,分任《溯兰》出版人和副编辑,不少高校学者如王靖宇、莫砺锋、张宏生、昆南、宏一、叶国良、黄国彬、何文汇、单周尧、钟玲、邝葵子、陈德锦等人都以顾问的身份对这本国学杂志表示支持和认同,且时有投稿。何联道道长、彭詹梨卿女士更是倾力资助印刷、邮寄费用。鼎盛时期的《溯兰》还主办了征文比赛,“希望能进一步带给香港人一个信息——文化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实在不比商业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为低”。⑨
《溯兰》之复古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儒学自始是一种哲学辅导》《来一碗儒学鸡汤》《浅谈儒家文化与现代市场竞争》等文都可见溯兰文社对传统儒学的关注与思考。与其他国学杂志不同的是,《溯兰》固然有着对古典文学、诗词文章的推崇,同时也对佛家、道家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会长梁伟民曾应邀写下《竹林禅院五百罗汉殿兴立序》,“若我之游观于斯殿,一念清静即为罗汉,一念菩提即为菩萨,其得福也无穷矣”。⑩樊智伟号定智,主修中文与宗教,在《溯兰》刊发了《论王重阳诗词之自然》一文,探析这位全真教创始者如何以“道眼”作诗,如何以文传道。署名恭朴的溯兰同仁在《溯兰》第6期上发表了《〈易〉学要旨》,陈言《易》“一扫殷商迷信之风,奠定人文精神之本源”,⑪明显尊其为群经之首、文之本源。相比于传统研究之重“易理”,轻“象数”,⑫《溯兰》从不回避卜卦、扶乩等易学的原初形态,但也没有“吾独知其妙,不可与君言”的玄虚。署名为天武英杰的溯兰同仁在《溯兰》上发表了《易理与生活应用(一)·谈天地,说易理》与《谈天地,说易理(下)——易理与卜筮》两文。而文后的“编者按”则详细向读者说明何为六十四卦、二十四节气,何为天数地数,何为太极河图,并附多图向大众佐释易学象数的基本原理。当然,《溯兰》对易学的重视也与香港推崇风水术数、重视位理命理的文化现状相关。为销量计,香港的主流大报《文汇报》中便有“姓名馆”“话说风水”等专栏,《新报》也有“是日通胜”专栏,其余街头小报更不消说。不过,香港国学大师唐君毅认为,“人或以为卜筮为小道,而不知卜筮中,亦可引出超乎卜筮以上之道。”⑬
如果要探究《溯兰》传达的“超乎卜筮以上之道”的部分,就要从溯兰文社的核心人物梁伟民入手。溯兰文社会长梁伟民少好释老,宗述三教,为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文学硕士,周易研究学会创办人。梁伟民曾在何联道道长的指点下北上拜访了“易学第一家”马恒君并力邀其为溯兰文社顾问。《拜谒周易学者马氏恒君记》一文发表于《溯兰》第4期,可知梁伟民对待易学的态度:“闻道怀德,中正妄失,是以知易之神奇也不在卜。善哉!斯以天眼遥观,庶几吾行亦不谬矣!”⑭溯兰之意不在卜,在乎道也,人也!对于梁伟民“先生卜乎”的提问,马恒君答道:“不卜也,通《易》而知天道所运化,守正无妄,故不卜也。”⑮副会长谢世杰同样也热衷易学。《溯兰》停刊后,他攻读了哲学博士学位,创办了哲道教育基金及哲道道场,现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担任“周易之义理与卦义分析证书”课程。在《溯兰》的第4期的“宗教 VS迷信VS科学精神”中,也有“无论哪一种宗教,都极力劝善醒世,常教人抱此积极、豁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术数到易理,将占卜衍生为 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与人生态度,这才是溯兰文社所推崇的易学之道。
三
弘文:多体裁文艺的倡导
作为国学杂志的《溯兰》从不拒绝各类文学体裁,“本刊所有园地公开,欢迎任何类型投稿”。⑯在《溯兰》的创刊号中,它就为连载小说、近体诗、现代诗、人物散文、议论文、语文教学提供了园地,后又增加了小小说、戏剧、戏曲、音乐、名人访谈与文化新闻。
古典文学是国学杂志《溯兰》的起点,也是其刊载重点。早在岭南校园里,那薄薄8页的《溯兰》(影印本)就承载了溯兰文社会员的诗词梦,刊载了1篇赋、12首近体诗、3首词,占据过半的篇幅,同时还得到了香港岭南大学邝龚子老师这位诗词大家的支持。梁伟民在第74期《岭南人》刊有《咏邝师葵子》,另一位《溯兰》顾问莫砺锋教授为其诗集《十二霞峰》作序。《溯兰》共刊登了邝龚子的4首诗作:溯兰文社藏头诗、《调寄〈西江月》·献母亲》《调寄〈何满子〉·往事》和《晓读偶题》。尤其是《调寄〈何满子》·往事》,堪称精品。“永夜阑珊烛影/窗前露湿衣襟/遥汉空庭人更杳/寒蝉过雁悲吟/冷月溶溶半隐/几多旧事交侵//山外思潮百漾/天涯一抹轻音/方识至情原是静/水云不待追寻/半世羚羊挂角/本无春梦秋心//”⑰所有的人事径您都被邝龚子赋予了强烈的同情。烛影、衣襟、寒蝉、冷月,它们在审美表现趋向于虚无的永夜、空庭、天涯、水云中出现,意指着迷失的历史及创痕,更使得叙事与诗情在词中相互交融,进一步开拓了近体诗在现代的界限。诗歌无疑是文艺青年钟爱的文体。梁孟邻的《羊城七韵》、黄伟豪的《中秋夜之大屿山登凤凰山》、谢世杰的《五题》、梁伟民的《咏黄兴》、若木拂日的《临江仙·回归十年》等皆为佳作,文笔精炼,诗句工整,既有细腻婉约之吟,也有慷慨激昂之歌,其中不少诗词为全港诗词格律比赛、全港诗词创作比赛、全港学界律诗创作、咏史诗创作比赛等文学大赛中的获奖作品。2010年,溯兰文社出版了《溯兰轩诗赋选》,选录会长梁伟民青年时期所作诗赋,或不拘一格,或工整严谨,抒古今之叹,写港岛世情。溯兰文社以丰富的文学实践和出版活动践行着溯兰同仁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小说、散文、新诗、杂文等现代文学体裁则有着更为真切的香港性和当下性。《给我一杯热咖啡》是《溯兰》少有的连载小说。这个小说讲述了香港青年女子“我”与已婚男子“他”的一段恋情,最后这段感情以被“他”的妻子发现而告终。婚外情是情感与道德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文学依然具有社会历史意识,同时《给我一杯热咖啡》也是香港人在商品社会的冲击中情感发生了断裂与异化,并有着越界之危的潜在表达。《给我一杯热咖啡》对婚外情的“迷恋”,并没有在道德伦理层面上深化下去,而是在道德质问和情感迷恋中变成了一种美学表现策略。作品以反道德、不正义、非伦理的方式获得了人性的内在性与矛盾性,并且使小说叙事始终流宕着香港转型时期特有的痛苦、纠缠与诗情。许文舟的《月光浸透的中秋》从唐诗的月讲到宋词的月,从童年的月讲到如今的月,月光有着历史、乡愁、城市化的厚重。快乐王子的《点解香港咐鬼闷》盘点香港十大“闷”,犀利又不乏心酸,“港式幽默”十足,和作者简介中的“心态‘老饼’”十分吻合。《港台:经典如何现代化?》从原文朗读、剧情演绎、再现历史等几个方面为港台国学节目的现代化出谋划策。文学资源唯有经过香港化的过滤与选择,才有可能落实在香港市民的知识结构之中,最终成为文化香港的重要价值取向,这是《溯兰》有别于传统国学杂志的文学追求所在。
《溯兰》从校园中走来,又在校园中重生。故而《溯兰》十分支持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与研究,开设“学生投稿”专栏,在各中学、书院举办讲座,宣扬文学,弘扬国学。甚至在《溯兰》的第3期组了次稿,采访了慕光英文书院中文科科主任谭慧娟和她的学生们,做了一期“‘不患人之不己知’——幽谷里的栽花人谭慧娟”教育专题,并刊载了3篇学生习作,体裁涵括小说、诗歌、议论文,最大程度地支持学生的文学梦。2006年,溯兰文社与元朗青年商会、香港艺术中心合办“和谐社区显真情”活动,旨在让学生注意自身的社区、邻里、家庭与个人的关系,希望藉此宣扬包容意识,鼓励各界共建和谐社区。活动分为征文比赛、数码短片比赛及话剧比赛三部分。这是溯兰举办的唯一一场面向大众的公开征文活动。同时,《溯兰》还一力承办了“和谐社区显真情征文比赛”。不同于数码短片比赛和话剧比赛只限元朗及屯门区学生家长,征文比赛面向全港小四至小六学生(小学组)、中一至中五学生(中学组),尽可能地给予更多学生锻炼、投稿、得奖的机会。溯兰文社副会长黄伟豪是中学教师,曾任皇仁书院中文教师。他的词论《李清照<声声慢>——凤头、猪肚、豹尾》以词意层次性、音韵层次性、声韵音乐性、叠字音乐性分析《声声慢》起首七组叠字,以意象、情感分析“猪肚”,以词首和词末在音韵、章法上的连贯分析“豹尾”,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另一篇《从“黄金分割率”看五七言偶数句说起》则巧妙结合了数学和语文,切合中学生的认知路径。香港岭南大学陈德锦的《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七绝赏析》、香港中文大学东华三院社区书院助理讲师杨康婷的《苏轼〈南歌子·寸恨谁云短》试析》、溯兰同仁二元对立的《谈怎样写好故事》系列也把语文教学与美学培养两相结合,以文学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把中文(而不仅仅是应试的中文科)的通俗化、作文的拆解化、文字的情感化过程,视为当代香港以独特方式走入“中国化”的途径之一,或许这也应该成为国学杂志尝试进入中小学学生群体的新尝试。语言文字是国学的基石。九七回归后,香港执行“两文三语”⑱的语文教育政策。显然,溯兰文社提倡的是繁体中文、国语。《溯兰》设有聚焦于语言文字的“鲁鱼亥豕”专栏,《一代诗人不“易”名》《姓“费”读“吠”还是“秘”》《刘禹锡非金属人》《“胄”不同“冑”》《“温”字怎么写》《“证”不是“证”之简体》《明末利玛窦〈西字奇迹》残篇声母系统构疑》等文章,从语音、语义、词汇、句法、逻辑等方面为中国文字正音正字。另有,《快速学普通话的方法》《分辨平仄的简便方法》《粤语正音大汇演》等文,逐步将文化教育从各大中小学校扩大到香港社会。在广告的选择上,《溯兰》也为《快速!学广东话》《快速!学国语》等等留下宝贵的广告位。
文化访谈类文章是《溯兰》中后期的重点,时常设为“封面故事”。溯兰文社采访了青冥剑铸剑师郭常喜、“香港墨盒王”黄剑泉、台湾电台主持人刘萤、香港电台文教组绾监郑启明、《虎报》总编汤锦标、紫栅观鸾生何联道道长等人,聚焦观众所不熟悉的铸剑、墨盒、文化节目等内容,像悬疑片般慢慢解码,既生动有趣,又启人哲思,最大程度上为传统文化祛魅解魅。作为《溯兰》顾问的“程门弟子”莫砺锋、张宏生为溯兰文社提供了贴近一代国学宗师程千帆的第一手资料《程门立雪:一代宗师程千帆及程门弟子》和《关于程千帆先生》,并附有《程千帆小传》和莫砺锋、张宏生、巩本栋、曹虹、张伯伟、蒋寅、程章灿等人的《程门弟子小传》,全方位披露了程千帆教授的生平、治学、教学、书法等事迹。文化访谈类文章是《溯兰》的一大创新,不同于单纯的访谈文章,它以嘉宾为主体,以采访为表现方式,再经由访谈者、采访人、作者、编辑组织成可再现的、第一人称的“立体档案”,既有直接对话,也有二次思考,以此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探讨与传播。
四
融今:博客体刊物的创新
《溯兰》创刊于2005年1月,停刊于2010年2月,共发行了6年6期。和《岭南人》上的附印本《溯兰》相比,它在形式上最大的创新无疑是博客在国学杂志上的移植与再创造。单行本《溯兰》的出现在时间链条上正好与博客的发展、兴盛相交叉。在词源上,博客为Blogger的英译,是Web-Log(即网络日记)的混成词,隶属社交媒体网络。在功能上,博客是一种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网页,或者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特定网站,“是依赖web2.0对web1.0的超越”。⑲博客在内地兴盛于2003年。2005年,余华、余秋雨、池莉、郑渊洁等知名作家纷纷试水博客,出现文人“开博”热潮。2006—2010年间,博客更是赢来黄金发展期,各大博客文学比赛也相继举办,反响颇大。2010年,中国博客用户规模突破3亿人,使用率约66.4%,达到顶峰。
《溯兰》由一群二三十岁的文艺青年创办,他们正好是香港雅虎博客(Yahoo-Blog)兴盛期的使用用户和深度爱好者,同属一个博客圈。在第2期和第4期的《溯兰》中,有一则Blog中文作家联盟的广告。这个联盟以团结Blog同好为基础,旨在建立汇集人文科学作者的Blog小社群。同 个广告打了两次,除去广告费的原因,也可见《溯兰》对于Blog的关注和认同。因此,《溯兰》杂志的不少文章在排版、内容上均向博客体靠齐,并设计为“溯兰博客”的形式。“溯兰博客”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逐步形成的。博客体出现于《溯兰》的第2期,一开始散现在普通专栏中,仅有作者、个人简介、Email、Blog、连结、正文等部分。真正的“溯兰博客”专栏固定下来则是在第4期,并发展出“溯兰博客——文辞继晷”“溯兰博客——兰亭拾慧”“溯兰博客——一窥堂奥”“溯兰博客——二元之间”“溯兰博客——闻斯行诸”等栏目。在最后一期的《溯兰》中,“溯兰博客”已经由Home、登入、用户名、用户头像、用户简介、用户联系方式、最新文章、我的相集、我的网志等部分组成,几乎与真正的博客相一致。由于相关网页地址已经失效,尤其是溯兰文社的主页http://www.sulanlit.org无法访问,我们已经无从得知是否真的存在溯兰博客,但从溯兰同仁梁伟民、黄伟豪、铁蝴蝶等人均有个人博客、“溯兰博客”有其专属的“Sulanblog”的标识、溯兰文社屡次登文招聘数名网页设计师(履历及要求为能独立应付网页排版工作及修改版面,以有网页设计经验者为佳)这三点可以推测,很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网页版的溯兰博客,《溯兰》的“溯兰博客”可能为“溯兰博客”网页的纸媒版本。
在《溯兰》的博客体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即为“肾煎鞭”的连载小品《风流才子不风流》(下称为《风流》)。肾煎鞭,疑为笔名,自嘲是闲云野鹤、野人、“洋名Dinlo”,“没有学历可言,做过作者、校对、编辑,神经似乎有点问题”。⑳“肾煎鞭”在粤语的发音(san6zinlbinl)也颇像普通话中的神经病。这种匿名与戏谑在《溯兰》里比比皆是,“天武英杰,不姓天武”,“铁蝴蝶,职业:法律面前”,“快乐王子,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八字头出生,心态‘老饼’,爱读,也爱写”等。不过Web2.0博客时代的戏谑更多的还是自我审视式的娱乐精神,表意上相对中性,尚未发展到Web3.0短视频时代的恶意扮丑、哗众取宠。《风流》系列小品,共刊载了5期,从唐伯虎、祝枝山再到文征明、徐祯卿、张灵,每期围绕一个核心人物展开。不同于Email、BBS、OICQ,“博客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网络的'信息共享'过渡到了‘思想共享’,开始真正凸现网络的知识价值’”。㉑《风流》系列多讲述才子生平,或坎坷或得意,期间穿插才子的诗作,夹叙夹议,既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解说,也闪耀着“肾煎鞭”智性的光芒,于唐伯虎的疯癫中窥探其失落,于张灵的爱情悲剧中叹世事难料,可谓通俗性、高雅性、趣味性兼备。《风流》系列可以看做是“肾煎鞭”对风流才子事迹与诗作的个人感怀。“在博客王国里,真正耐人寻味的也许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㉒这种私人感怀在《溯兰》及可能存在的网络版溯兰博客上,势必提前预想了潜在的杂志、网络读者群的存在,而同时拥有了双重公共性的指向。
不过,《溯兰》中公共性、互动性最强的博文还是署名“二元对立”刊载在《溯兰博客—二元之间》上的《谈怎样写好故事》。公共性、互动性是博客文学自诞生起的追求。《谈怎样写好故事》共连载了“纲领篇”“角色篇”“物篇”3篇文章。3文都以问题开头,图文并茂,在行文时也常用“你”、阁下、读者、作者不断唤起公众的注意。同时,作者时常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用电影、戏剧、建筑、设计、磁碟等辅助公众进入文学写作。“纲领篇”的三个小标题《主题与准备》《总的设计》《结论》还是中规中矩,“角色篇”的就有了疑问句小标题《如何产生角色?》,“物篇”有《怎样形容?》《怎样安排?》。每篇文章都会预告下期的内容。可惜的是,作者虽然在“物篇”预告了下期“整合期”,但是《溯兰》却戛然停刊,《谈怎样写好故事》终究没有把故事讲完。如果站在短视频、元宇宙、互动游戏蓬勃发展的现在去返顾这个系列的博文,我们更能看到它在公共性、互动性上的“整合”失败与捉襟见肘。提问是自问自答的,图像是片面局部的,拓展阅读需要另外的网络途径去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是力不从心的。在《溯兰》上,文学与博客尽量实现了纸面的融合,但在形式和经验上,依旧处于分离状态。用“二元对立”在文中的话来说,则是“事实上就是两种不同层面和媒介!”㉓
至此我们得出了一个比较残酷的结论:博客文学一旦脱离了网络,固定在纸张上,就丧失了它的互动性(如跟帖、转发、在线性甚至是对骂、拉踩等)、虚拟性、超文本性、多媒体性、跨媒介性,徒剩其壳。叙事的线性发展与网络的发散性、可触性是彼此抵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博客文学出现在国学杂志上的那一刻,电子诗性与读者互动的丧失即宣告了它意料之中的失败。《溯兰》欲借助电子媒介伸张文学空间,却在事实上无奈走向缩减,欲深入到媒介背后,却无情被新媒介吞噬,欲“超出传统的”(extra-traditional)维度,却又依旧陷入了纸媒固有的困境,回到原点。
《溯兰》工资微薄,也无稿酬。文章录用后,溯兰文社寄送刊物,以酬雅意。为了延续溯兰同仁的文学梦,办刊期间,《溯兰》不断招商,为语言班、扶贫会、助学机构、红十字会、征文比赛、毕业生谢师等打广告,但从溯兰广告价目表中也可得知,对比同时期其他刊物,《溯兰》的广告收入实在是称不上多高,慈善广告更享半价优惠。后来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溯兰》更是开展了资助订阅活动,“现在您只要安坐家中,即可定期收到《溯兰》半年刊,费用随意,我们并会将资助款项的10%捐予慈善机构”。具体资助金额由读者视情况而定。同时,香港读者资助港元一百元以上/香港以外地区读者资助港币二百元以上,《溯兰》即随刊赠送迎新礼品“仿清鼻烟壶”一个。《溯兰》的困境由来已久,起初便因经费原因在《岭南人》中附印发行。在单行本《溯兰》第2期的《序》中,谢世杰坦言“于这个重实利,讲效益的时代办文化刊物,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好端端的有马不跑,有舞不跳,偏偏不识时务的往方块堆里瞎搞,难怪要笑掉不少人的牙。最可怜的莫过于要掏自己的钱包,东拼西凑才勉强筹得付梓的费用。这不是自讨苦吃,活该的吗?”㉔因此,后期的《溯兰》常无定期,2009年甚至没有出版发行也在意料之中。在2010年推迟了一年之久的最后一期《溯兰》的编语中,我们更是看到它的艰难,“此刻我不得不厚颜地乞请各位的体谅,承诺往后我们即使在日夕生涯、裁员减薪、经济拮据、人事困顿等颠沛造次之时,也得抬头挺胸坚持下去,不敢负各位之寄望与厚爱”。㉕但可惜,溯兰文社失约了,没能继续坚持下去。《溯兰》没有停刊词,也没有停刊通知,戛然而止,曾以为的不久再见终究成了再也不见。
但无论如何,《溯兰》既是香港向世界呈现溯兰文社与中国国学,也是在国学之外的位置打开香港被折叠的时空,甚至它的停刊,也隐隐寓言了某种香港文学和文艺期刊的困境。从清末英文汉学杂志《中国评论》到《国文天地》,饶宗颐主编的大型国学杂志《华学》再到《国学新视野》《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从《溯兰》到《小学语文·国学》,但香港国学杂志从未放弃过在这个“文化沙漠”上的存在。不论是在文学期刊的策划还是文学空间的创造上,香港国学杂志都力求尽善尽真尽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溯兰》既是历史,又是现实。
作者简介
骆江瑜,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项目号:19ZDA278)的阶段性成果。
END
总编:凌逾
责编:邓淑娟
往期推荐:
跨界经纬:学术 | 骆江瑜 凌逾:香港文学的多重宇宙——2022年香港文坛概述
跨界经纬丨骆江瑜:人文湾区:文艺粤军的创新与实践——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观察报告》谈起
跨界经纬:学术 | 骆江瑜:媒触“我城”,“疫”路开花——2021 年香港文学媒介研究
跨界经纬:学术|骆江瑜:细聆港声,阔论港史——评樊善标教授新著《谛听杂音:报纸副刊与香港文学生产(1930-1960年代)》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跨界经纬】 第 3448 期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