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发布《2018-2023年度涉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劳务纠纷)审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通报徐汇区人民法院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案件审判工作情况。本场发布会是上海法院“抓实公正与效率——深入推进上海法院工作现代化”系列发布会的第34场。
会上,徐汇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尹学新,执行裁判庭庭长许斌对相关情况作通报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徐汇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谢猛主持。部分区人大代表及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10余家媒体代表参加。
据通报,2018年至2023年,徐汇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涉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劳务纠纷)410件,审结402件。六年来,涉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劳务纠纷)案件呈现群体性案件集中、个案总体平稳的态势。
徐汇区人民法院一直致力于优化对辖区内各类就业经济形态平等保护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有三点做法:一是促进衔接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壮大调解力量,强化源头治理。三是下沉精准普法,拓展司法职能。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2月徐汇区人民法院成立“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海燕信箱”劳动争议巡回审判站之后,今年1月起,巡回审判站在虹梅街道“三合一”法庭开庭,首次将庭审“搬”进园区,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
白皮书显示,从岗位类型来看,除群体性案件外,个案中超50%的劳动者为快递员或外卖配送员。原告多为劳动者,诉讼请求以确认劳动关系和主张劳动报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提成等)为主。从结案方式来看,个案调解撤诉比例较低,判决确认劳动关系的比例较低。
徐汇区人民法院从近六年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遴选了六起典型案件,在白皮书中予以发布,涵盖快递员、外卖员、派对主理人等新业态岗位,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新业态从业人员在提供劳动(劳务)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纠纷,为此提供裁判思路。
典型案例
/ 案例1 /
宅急送骑手“被外包”,应根据相关用工协议和实际履行情况确定劳动关系
——刘某某诉A服务外包公司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
案情介绍
刘某某系某快餐宅急送骑手,送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起诉要求确认与A服务外包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此前,刘某某曾起诉另一案外甲公司,要求确认劳动关系,未获支持。本案中,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A公司与刘某某签订有用工协议,明确约定由A公司安排刘某某从事骑手工作,刘某某接受A公司管理和考核,并遵守A公司的规章制度,A公司有权依据规章制度对刘某某进行管理和奖惩。此外,A公司按月向刘某某支付工资。因此,双方之间实际已建立劳动关系。A公司主张刘某某与案外甲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与A公司同甲公司签订的《劳务外包合同》内容不符,故一审法院确认刘某某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A公司上诉后,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近年来,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驾驶员等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新型就业形态在增加就业容量的同时,也因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用工关系弹性化等特征,对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保障存在诸多问题,如合同签订率低、用工关系混乱、职业伤害频发、保险保障不到位等,亟待解决。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关系的认定,仍需遵循一般规则,即从双方是否存在劳动法上的隶属关系予以考量。具体而言,从企业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是否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认定。
/ 案例2 /
外卖骑手“被签订”自然人服务合作协议,仍可能构成劳动关系
——向某某诉B电子商务公司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典型意义
法律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方式确定权利义务,但该种约定应当合法合理,不得通过虚假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规避法定责任。部分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以外包或劳务派遣形式进行用工,但实际上仍直接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在从业人员主张相关权益时否认建立劳动关系,用“外包”等外观形式规避法律责任,增加从业人员维权难度。司法审查中,应穿透意思自治的外观进行实质审查,审慎区分劳动关系与各类民事关系,从劳动管理事实和人身、经济从属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甄别,准确判定法律关系本质,查明可能存在的“隐蔽劳动关系”,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案例3 /
外卖骑手签订承揽合作协议,从实际履行情况判断不属于劳动关系
——陈某某诉C物流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典型意义
本案双方基于意思自治签订了承揽合作协议,对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约定,该约定本身不违反法律规定,实际履行过程中也是按照承揽合作协议相关约定履行,并非“假外包真用工”,故双方并无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也无履行劳动合同的实际内容。法院从劳动关系构成要件出发,考量当事人合意、合同要素、人身和财产从属关系等劳动关系构成要件内容,最终认定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 案例4 /
快递员通过平台接单,被认定与平台加盟企业建立劳动关系
——D快递公司诉张某劳动合同纠纷案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典型意义
快递员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快递员履行劳动义务、享有劳动权利的场所、形式等发生了变化,但判定劳动法律关系的标准没有变化,仍应从劳动关系的本质,即人身依附性及经济从属性两方面特征综合分析。部分平台加盟企业欲通过商业合作关系掩盖劳动关系,但双方之间权利义务清晰,人身依附性和经济从属性的劳动关系特征突出的,可以认定成立劳动关系。
/ 案例5 /
配送员在执行派送任务过程中致人损害,责任承担遵照权责相符原则
——赵某诉E公司、F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典型意义
“互联网+劳务”用工模式下,涉外卖配送业务企业的运营模式呈现多样化,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企业自营配送业务,搭建平台招募商家入驻;二是提供配送业务信息,将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管理运营;三是设立分站点,提供加盟或代理合作业务。厘清企业运营模式是认定配送员担当何种角色的决定性因素。对于配送员在执行配送任务过程中的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应遵照权责相符原则,视配送员与企业之间的经济从属性、人身依附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 案例6 /
评价劳动者业绩应全面客观公正,不能任性解除劳动合同
——G网络科技公司诉张某某劳动合同纠纷案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典型意义
新业态的兴起孕育出众多文旅新职业,如派对主理人、剧本杀DM、文创IP授权专员等,该类职业具有工作内容新颖、从业要求高、职业挑战性大等特点。用人单位对新职业劳动者进行业绩考核时,首先,应当为劳动者设定清晰明确的考核目标,并准确下达给劳动者;其次,应客观公正评价劳动者业绩,防止考核随意化、自由化,引发争议;再次,解除理由应与规章制度中的具体条款一一对应,避免重复处罚、从重处罚,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本文来源: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
仇少明 律师
隆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vincent@longanlaw.com
仇少明律师执业近二十年,带领一支中、高年级律师组成的专业法律团队,长期担任众多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国企以及众多民营企业的法律顾问,提供民商业法律服务,包括争议解决、商业合规、经济犯罪控告与辩护、破产清算等,践行“合法、合规、诚信、公平”价值观,以“超越您的期望”为目标,以“专业、周到、高效、愉悦”为标准,以“专业、领先、卓越、信赖”为理念,实现“同兴隆、共平安”的愿景和“助力尊重专业价值的企业,创造价值”的使命。
仇少明律师尤其擅长处理重大、疑难、复杂民商事诉讼、仲裁案件,并且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独创的案件处理“透视法”,旨在为客户提供快速、清晰、全面、独特、严谨、具有可操作的系统性商业法律解决方案,并且,基于其所领导团队的强大执行能力、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致力于全力以赴为客户争取最佳的结果,创造最大的价值,深受客户的欢迎和好评。
仇律师曾代理上海市首起计算机网络域名及商业诋毁案、上海市自贸区首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代理的案件也多次经过中央电视台报道。
关注我们
本公众号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隆安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后台留言并注明出处。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