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想怎样,能怎样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学会的一个新词,没过多久就发现它在生活中频频出现;在阅读时偶然遇到的概念,随后便在交谈中不断被谈及。仿佛有人悄悄从你头脑中偷走了这个“新事物”,然后便满大街四处宣扬。无论如何,这种认知现象被称为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Baader-Meinhof Phenomenon),也被称为频率错觉(frequency illusion)或频率偏见,即在第一次注意到某种事物后,便有一种更频繁地注意到它的倾向,导致某人相信它有很高的出现频率,当然这实际上是一种选择偏见。当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增加,造成它更经常出现的错觉时,就会发生频率错觉。这个现象最早是由圣保罗先锋出版社的读者在1995年提出的,他分享了自己曾在短时间内多次遇到“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西德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支队”)这个词汇的经历,并引发了众多共鸣。自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种奇特的认知模式,纷纷分享自己的类似故事。
那么,这究竟只是巧合,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科学解释呢?
巧合还是共时性?
许多人在经历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时,认为这只是巧合。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与共时性(synchronicity)有相似之处。共时性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有意义的巧合(当然,当这种巧合重复出现超过某种限度时,它已经不再能仅仅用“巧合”来形容了)。当我们在某个特定时刻,恰好遇到与内心想法相契合的事件时,这种感觉也许会让我们不禁思考所谓命运的安排。
然而,心理学家们更倾向于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这一现象。
选择性注意与确认偏误
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的发生实际上可以通过多种心理学理论和模型加以解释,比如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和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另外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等在其中也发挥着作用。选择性注意是人类注意力的特征之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注意所有呈现的刺激,而总是有选择地注意某一刺激而忽视同时呈现的其他多种刺激。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往往会对某些我们感兴趣的事物给予更多关注。举例而言,当你学习了一个新词后,你的注意力会被它吸引,从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加容易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
与此同时,确认偏误指的是个人无论合乎事实与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见、猜想的倾向。这使得我们在遇到新信息时,倾向于寻找佐证或片面证明该信息的材料和记忆,而忽略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感觉到这个新词似乎无处不在,实际上是你的大脑不断在积极寻找与之相关的印象。
生活中的频率幻觉
当你意识到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的存在后,或许也会发现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无论是刚刚听来的某个新词,还是网上偶然遇见的概念,也许都会在随后的生活中频繁闪现。当然,其之所以也被称为频率幻觉,“幻觉”实际上指出了这一现象本身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它不仅仅是认知的趣味,还是我们大脑如何处理信息的一种反映。
例如,当你关注某个品牌时,似乎周围的人也开始频繁提起它;或者学习了一项新技能后,发现身边人也在讨论相关主题。这种感觉让人觉得,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在与你分享某种秘密。
或许,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心理效应,更是提醒我们如何与信息世界互动的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理解自己的注意力和认知偏差,能帮我们更清晰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现象时,也许便能更好地利用它,无论是将其作为自己所学知识的回顾,还是单纯看成是生活对自己主观趣味的一种巧妙的呼应。
本期天天心理栏目到此结束,我们下周再见!
文字|陈雅睿
校稿|金渤
音频|周佳宜
编辑|张宇彤
审阅|王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