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养老护理行业将面临多大的缺口呢?| 每天进步一点点

文摘   财经   2025-01-15 09:03   广东  
「每天进步一点点」系列 #260

去年,有一篇名为《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文章在朋友圈被不断转发,不少朋友在同情且钦佩于这位北大教授无微不至照顾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母亲的时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以后我们的父母老了该怎么办?我们自己老了又该怎么办呢

根据调查数据,2022年,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数量约为1.9亿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约4400万人。《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预计,未来中国失能总人口将继续攀升,2025年预计达7279.22万人,2030年或可达1亿人

与之相对的,则是养老护理员的短缺。按照发达国家失能、半失能老人与专业护理人员的比例应达到5:1来计算,我国目前的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巨大,缺口高达500~1000万人。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涉及大健康领域的职业共7个,养老护理员位居该领域首位

一面是老龄化、失能老人的数量增加,另一面是养老护理人员缺口的庞大,“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想到未来可能面对这样的情形,着实是让我们这一代打工人倍感焦虑。

而作为老龄化程度排名世界之最的日本,同样也面临着养老护理人员缺口的困境。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职能相当于中国的卫健委)《第9期介护保险事业计划》的数据预测,到2026年,日本将面临25万介护人员(即专门为生活不能自理弱势人群提供帮助的专业人员)缺口,而到2040年将会高达57万人

从日本当前的状况看,不难想象,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以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来看,未来养老护理人员的缺口,将会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照顾过小孩或者是失能、失智老人的朋友都能理解,面对这样一类无法照料自己生活起居、甚至还有许多突发情绪的人,养老护理员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是巨大的

而养老护理人员作为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想要尽快补足这一缺口,确实需要国家很大程度的投入,不论是专业方面的培训,收入的提升,还是社会认同感方面的提升。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2023年工资结构基本调查》,介护士的平均年薪为508.17万日元,即约23万人民币,收入水平超过日本平均年薪414万日元,足以体现日本政府对于该职业的重视与优待。

作为参照,预计未来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水平也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到养老护理员的队伍当中来。

其实有时候想想,国家医保局也挺难的,一方面要操心医保基金结余不足的问题,不断通过药品集采、医疗耗材谈判等方式给医保基金减负,另一方面还要从医保基金中拿一部分成本出来做长期护理险的试点,在试点过程中还会遇到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够、专业人员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

而人口老龄化来势汹汹,养老护理人员的严重短缺问题也迟早会摆在我们的面前,毕竟谁也没有办法确保,未来家中有失能老人需要照顾的,甚至是因为失能而需要被照顾的,一定不会是我们自己。

因此,努力提升人们对于养老储备和规划的认知,积极宣传养老护理和长期护理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可以为养老做好准备,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我国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事业发展当中来,也算是我们每一位保险人可以为解决社会难题所作出的一点贡献了。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准备充分的退休养老生活,愿我们的老年生活都会得到更好、更舒适的照护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精算视觉
不吹不黑,精算视角看保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