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领域,很多朋友可能都听说过一个投资理论,叫做“美林时钟”(英文名称: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Clock)。
美林时钟投资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美林证券在2004年提出的,这个理论基于对美国1973年到2004年30年历史数据的研究,将资产轮动及行业策略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是资产配置领域的经典理论,也是一个指引投资者在不同经济周期关注不同类别资产配置的实用工具。
美林时钟通过经济增长率(GDP)和通货膨胀率(CPI)这两个宏观指标的高和低,将每个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衰退期(Reflation,低GDP+低CPI)、复苏期(Recovery,高GDP+低CPI)、过热期(Overheat,高GDP+高CPI)、滞涨期(Stagflation,低GDP+高CPI)四个阶段。
美林时钟的投资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从左下方的衰退期开始,四个阶段顺时针推进,在此过程中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货币资产的表现依次优于其他资产。
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用简短的时间给大家讲清楚。
美林时钟采用的两个经济指标,一个是经济增长率(GDP),一个是货币通胀率(CPI),他们分别反映了经济活动强度的高低以及居民消费信心的高低。
当经济处于衰退周期的时候,经济活动低迷,居民消费信心不高,表现出的是“低GDP+低CPI”的状况。
在这个周期,美林时钟建议我们更多地配置债券,是因为在衰退周期初期,市场利率水平较高,债券的利率较高,配置债券可以锁定更高的长期收益,并且债券的价格会伴随着央行的降息而升高,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伴随着国家通过降息等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来拉动经济复苏,政府主导的经济活动会提高,但是居民手中的财富累积以及消费信心的恢复会相对滞后,因此在经济复苏周期,表现出的是“高GDP+低CPI”的状况。
在这个周期,美林时钟建议我们更多地配置股票,是因为在经济复苏周期,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提升,会带动股价的增长,因此在经济复苏初期以低价购入股票,就可以在经济复苏周期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伴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拉动经济复苏的力度越来越大,政府、企业、居民部门的负债杠杆率不断提升,市场上热钱越来越多,就会逐步地推高物价,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美林时钟也会转动到过热周期,表现出的是“高GDP+高CPI”的状况。
在这个周期,美林时钟建议我们更多地配置大宗商品,因为在经济过热周期,物价上涨会带动大宗商品(也就是商品生产的原材料,比如原油、粮食、金属)的价格上涨,而在过热初期以低价购入大宗商品,就可以在经济过热周期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一旦市场的物价飞涨、通胀过高,为了稳定市场的物价、控制通胀,国家的央行就会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加息”。
加息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因为资金的使用成本会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还贷压力会变大,一旦在经济过热周期加杠杆加得太高,在加息周期就容易出现违约、破产的浪潮,经济活动会放缓,从而GDP会出现下降。但是在GDP下降的阶段,居民手中的热钱有可能还没花完,因此通胀的下降会滞后于经济活动的下降,因此滞胀周期表现出的是“低GDP+高CPI”的状况。
在这个周期,美林时钟建议我们更多地持有货币资产,即“现金为王”,是因为在经济从过热期向衰退期转向的过程当中,市场上的流动性会收紧,资产的价格会下跌(甚至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资产价格会出现暴跌),如果投资者手中持有大量的现金类资产,那么就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用更加廉价的价格购入优质资产,从而达到“抄底”的效果,令投资者从中获益。
可以看到,美林时钟投资理论给我们的投资指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底层逻辑。尽管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周期阶段呈现出的特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经济的表现整体上还是会沿着一定的规律呈现出上下的波动,令我们可以去把握趋势,做出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投资决策。
所以,你认为我们当下处于怎样的周期阶段?怎样的投资才更加适合于我们所处的周期阶段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
另外,Alex的2025跨年直播——回顾2024年保险圈十大关键词,即将在12月30日(周一)晚上20:00正式开始,欢迎大家扫码预约,我们不见不散!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