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企业培训经理和培训师打交道时,其中一个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区分什么好的培训”,在交流中发现大家对此存在着一定误区。南哥认为,如果只用一个过程指标衡量好坏,这个指标就是评估学员参与培训时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灌输。
那么,如何运用主动学习策略,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呢? 在南哥现有的文献中发现,美国的梅尔·希尔伯曼提到的七种策略最值得借鉴,接下来南哥结合自己的培训经验与大家一块讨论梅尔的七个策略。
这听起来似乎像破冰,但又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场破冰,注意了这个原则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一开始”,另外一个是省略掉的“主动学习”。
一开始:这个原则强调的是从培训的开始就需要让学员知道,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而不是过多地依赖老师。所以梅尔特别强调 “一开始”的这个要素。如果这个目标实现得太晚,那么学习的惰性就会产生,学习将变得更加被动。
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指学员必须在课堂中去实践、去思考、去参与、去开动脑筋,能够明白参加课堂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是去评头论足地看老师穿着是否时尚及演讲是否精彩。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这一点呢?南哥在培训中发现有三个窍门:
激发学员思考:深入浅出地提出结构化问题;
鼓励学员实践:让学员在讲解前或者讲解后去处理同一问题的不同情境;
参与式互动:设计一些与培训课程相关的活动或游戏,引起学员的兴趣。
梅尔强调了一个核心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培训师肩负双重使命。首先,他们必须激发学员对所授内容的兴趣;其次,他们需要掌握如何与学员的大脑协同工作,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形成。
南哥进一步阐释,前者意味着培训师应运用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科学地规划教学活动的流程,并通过外部刺激持续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后者则涉及到利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确保学员能够有效地处理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实际工作场景相融合。
学习从问题开始,南哥非常喜欢梅尔的这个观念,高级的培训导师通常能够问出巧妙的问题,而骨灰级别的导师则能让学员问出更好的问题。当学员在学习中能够不断地问自己或他人问题的时候,学习才会真正的发生,例如:
这个信息适用于什么地方? 它是否证明了我所知道的某些事情 应用这个知识点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当学员发问的时候,他们就从“被动模式”进入“探索模式”,这个时候学员的大脑才被真正地激活,此时的学习已经不是单纯地记忆信息,有效的学习也润物细无声地发生了。
正如中国的教育鼻祖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员的相互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促进学员相互学习的维度,南哥有五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讲师鼓励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澄清讨论对与错
设计团队讨论的氛围及秩序
专门的记录员
讨论结束后的总结
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获取隐性知识的唯一途径
获取更有效的记忆效果
强化了技能使用的熟练度
教会学员如何回顾你教给他们的东西?
学员绘制课程的结构图
让学员分享最有价值的三个知识点,通过团队完成整个课程的总结
与学员讨论未来会如何把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中?
📣2025必修的好项目↓
▼点击图片,进入「南哥课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