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全文共3374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2024年11月21日下午,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合肥发表了题为《新格局下中国改革开放创新的新成效、新任务》的演讲。在演讲中,黄奇帆分享了他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观察和思考,他说:
「二十年以后,我们在安徽、在上海互相竞争的可能不会是上一代的液晶面板、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或者汽车,而是要竞争未来进入家庭的'新质生产力五大件'。」
元新闻实录如下:
中国要素投入的拐点到了
“三大要素不可持续”
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第三个事就是中央提出的 “新质生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选择、必然选择、唯一选择。
过去四十多年,中国GDP从全球的1%变成20%,GDP总量从2千亿美元到近18万亿美元,增加90倍,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结果;也是我们制度化红利的结果。
在这一进程中,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需要要素投入,传统的要素就是资源的要素、货币的要素和劳动力的要素。
上面讲的这三块,过去四十多年的投入非常巨大——以至于现在继续、完全、唯一性的靠这三种要素投入来发展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资源要素。最近几年,中国GDP每年消耗矿产资源占全球一半。全世界每年消耗矿产资源250亿吨,中国一年要用120多亿吨。比如铁矿石,全世界每年用38亿吨铁矿石,中国要用19亿吨,我们19亿吨铁矿石炼钢,形成13亿吨的粗钢、12亿吨的成品钢产能。
今后二十年,中国GDP若再翻番,产业结构不变,工业品消耗方式不变,你就要把全世界的地球资源全归你所用,人家一吨也没有,可以不可以?
不可以,也不可能。
所以中国在“十四五规划”里明确讲了一个概念:到2035年,中国的工业在单位能源消耗、单位资源消耗上要下降三分之一,达到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到2050年,单位能源消耗、单位物资消耗上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现在是世界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量一倍以上,所以我们要减半。
所以这一块不可持续。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因为新质生产力是资源消耗量比较低的一种生产力。
再看货币消耗。我们的货币消耗从1948年中国发行第一张人民币以后,一直到2013年,65年间经济发展形成了100万亿M2(M2是流通中的整体货币总量);2013年到2020年,7年时间又增加100万亿;2020年到今年年初,又增加100万亿,现在是300万亿。
过去二十年,中国如果每年增加10万亿M2,GDP就会有几个百分点的增加,股票市场也会增加,房地产也会增加,老百姓收入也会增加,各种商品的消耗、消费量也会增加,商品价格也会增加。
但现在情况变了,现在如果一年增加20万亿M2,老百姓存款增加十几万亿,最后股票也不涨,房价也不涨,收入也不涨,老百姓的消费还是静态的循环,周转放慢了,所以现在的货币效应、边际效应大大下降。
也就是说,再靠货币投放拉动经济的方法,已经出现拐点。今后十年、二十年、一百年,货币当然还要继续加大,但绝不是靠过往这样大规模加大。要靠新质生产力,靠创新来启动经济发展。
最后看人口投入。中国1950年到1980年,三十年增加四亿人;1980年到2020年,四十年又增加差不多四亿人,所以70年增加了8亿人,形成了劳动力比较优势。
但从2010年以后,人口开始减少,去年中国人口出生数是890万左右,现在我们人口的平均寿命是78岁,我们就把它当做80岁,好算一点。
设想一下八十年以后,我们来算算中国人口。
我们在座的,包括现在的14亿人,全部都清零。
这八十年里,就是从现在开始出生的人,八十年后全部都算活着,没有病死的,不发生任何意外,人口出生保持900万一年,八十年拢共也就是7.2亿人。
中国人从14亿到7.2亿,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中国再靠劳动力无限投放,拉动GDP增长也是走不通的。
由这三个拐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的前瞻性,也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意义,唯有新质生产力才能解决中国要素投入的拐点问题。
新时期的“五大件”是什么?
“不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呢?我的看法是,关键是抓好三个“五”。
第一个“五”,是新质生产力的五大板块。
新质生产力不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不可能都是新质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新质生产力主要表现在五大板块: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智能板块(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生物医药;新高端装备五大板块。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新能源,300年前的新能源就是煤炭、蒸汽机形成的机械化,这就是300年前的新质生产力;150年前新能源就是石油、内燃机构建的电气化,这是150年前的新质生产力。
同样,现在的新能源板块就是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的新质生产力,所以新能源就会推动一个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产生。
同样,“材料板块”、“生物医药板块”、“数字智能板块”和“高端装备板块”也是如此,每个时代都有这几大板块推动属于那个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产生。
每个时代皆是如此。
这五大板块是五棵参天大树,每棵树各有若干枝干,枝干往上延伸还有细细的树枝和树叶,蔓延开以后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巨大的行业密集体系。
把这五大板块拆碎一点,就形成中央“十四五”规划里提到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前沿科技等产业),都可以归在这五大板块里。因此我们要围绕这五大板块形成的主导方向进行研发投入和颠覆性创新。
第二个“五”,新质生产力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颠覆性创新分五个层次。
第一是理论层面的颠覆性创新;
第二是技术层面的颠覆性创新;
第三个是工艺流程、工艺层面的颠覆性创新;
第四个是工具层面的颠覆性创新;
第五个是要素层面的颠覆性创新。这里面的解释我就不展开了。在工具层面,你有了“显微镜”,才能研究微观层面的技术、科学、实验;你有了“望远镜”可以研究宇宙天体等等;有了光刻机这样的工具,就可以搞出7纳米、5纳米、3纳米的芯片。
第三个“五”,每个时代的新质生产力除了改天换地,把生产系统、产业体系革新之外,还会进入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五大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的新质生产力,转化出五大件,包括手表、缝纫机、照相机、自行车,也包括钢琴、留声机,把它拆开来,里面都是一堆齿轮传递,现在看也不复杂,以前看就是非常高端的一种产品和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的新质生产力,这个时代五大件就包括汽车、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从欧洲到美洲到全世界,每个家庭都覆盖。
第三次工业革命,六七十年代信息化的新质生产力,五大件就是千家万户用的大哥大手机、非常灵巧的小手机、PC、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再往下就是传真机和打印机,也是各种终端。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一定是以智能化为核心,形成进入家庭的机器人,相当于五种机器人。
一大件是人形具像机器人,有手有脚,做家庭保姆、陪老人打牌预热、陪小孩读书预热,或其他家政业务。
二大件,为各种专业人士作为秘书的机器人,也就是现在的通用大模型,无所不能的聊天机器人会转变为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秘书式机器人,
三大件,进一步脑机互动后,现在AR、VR的头盔眼镜变成各种终端机器人,头盔、眼镜一戴,手机、电脑各种终端都不需要了,脑子里想什么,新的终端机器人就可以无缝对接。
四大件,智能驾驶汽车也是一种机器人,是一种把四个轮子当做两个手、两个脚的机器人。
五大件,家里面还会有工具箱,人造工具,各种3D打印机器人。
我想表达的是,新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五大件”正在来到人间。
请大家注意:二十年以后,我们在安徽、在上海互相竞争的已经不是上一代的液晶面板、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或者汽车,而是要竞争未来进入家庭的“新质生产力五大件”,这五大件只是个表述,也可能是六大件、七大件,每一个大件背后都有一万亿、两万亿人民币,五大件就是5万亿,10万亿人民币,推向全球就是5万亿、10万亿美元,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这些大件的竞争。
中国现在拥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各大件大量产能,这些大件的原始创新都是欧美,我们是后来跟进,组织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落后前半步,跟进了后半步;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现在全方位的跟欧美同步推进。所以二十年以后回头看,如果这“五大件”,我们又变成了五个跟班,还是人家先发明,我们大规模组织生产,那我们对不起这个时代。
如果二十年后,在新的五大件上,至少有那么两三件是我们领班、领跑,欧美其他地方跟跑,可能还有两三件是人家领跑,我们跟跑。那说明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因为这才是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赛道。
撰稿丨元新闻记者 梁巍 元桌会栏目 出品
编辑 | 梁巍 美编 | 周继龙
校对丨胡威坤
审核 | 一审 梁巍 二审 潘艳刚 三审 杨宇坤
本文首发于元新闻 转载请联系后台
欢迎分享转发,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