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早间速递】如何理解2024年12月金融数据

财富   2025-01-16 09:38   上海  

RECOMMENDATION

重点推荐
 | 财政支持政策落地中,成交热度持续

宏观 | 如何理解2024年12月金融数据

银行 | 12月金融数据点评:财政大幅发力,社融见底回升

非银 | 多元金融行业:长尾信贷AI应用专题:海外借鉴与国内趋势

食饮 | 出海系列:初探东南亚调味品市场

食饮 | 休闲食品行业:2025年“新渠道”有何看点?

如需查看报告全文,请联系对口销售

或点击登录广发研究小程序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研究报告内容为准

REPORT  HIGHLIGHTS

研究精选


宏观:如何理解2024年12月金融数据

12月社融增加2.86万亿元,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平均预期,同比多增9249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为8.0%,较上月回升0.2pct。各分项中,实体贷款同比少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与政府债同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整体来看,12月金融数据要好于10-11月:其中信贷总量在预期之内;社融在政府债支撑下超预期,M1增速明显提升。待改善的主要是结构,票据融资的放量可能代表了政策对信贷总量更积极的态度,以往的信用扩张周期都是从短贷和票据融资扩张为开端,然后随着实际融资需求修复达到高点。2024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2025年一季度信贷出现“开门红”概率在上升。

1月14日,央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市场关切热点。(1)在回应国债收益率问题时,央行举例2022年底长债利率的上行及2023年硅谷银行事件,继续警示风险;(2)在回应利率政策时,央行强调将“综合施策拓展利率政策空间”,一是在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层面;二是兼顾好内外平衡;三是加快补充银行资本金,从这一系列表述看,利率政策不能简单理解为单边降息。(3)在回应五篇大文章时,行指出将“强化正向激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信贷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强与财政政策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和优化信贷结构”,在优化信贷结构之前强调了“加大信贷资源投入”。

风险提示:化债影响下基建投融资需求变化仍待进一步传递;收储等领域进展需要一个过程,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特征;海外经济和贸易条件变化超预期;大宗商品波动超预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在执行上超预期

选自报告:《广发宏观:如何理解2024年12月金融数据》2025年1月14日;作者:郭磊 S0260516070002;钟林楠 S0260520110001

银行:12月金融数据点评:财政大幅发力,社融见底回升

整体情况:社融如期见底回升,回升幅度超预期,超预期主要来源于政府债和票据贴现。活期化加速支撑M1增速大幅回升,财政支出高峰来临,财政大幅加力支撑社融见底回升。信贷增量延续前期偏弱趋势,预计随着本轮政策刺激需求端力度加大,投资部分对信贷需求的拉动效果可能逐步体现。

政府部门:政府债券发行与财政支出同时加速,财政大幅加力。增量财政政策落地后政府债供给放量,叠加财政支出高峰来临,12月财政对实体支持力度显著加大。25年随着赤字率提升,财政力度将维持高位。

居民部门:中长期信贷需求继续改善。可能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预计后续财政政策会扩大需求端支持范围和力度,居民信贷需求预计将继续改善。

对公部门:财政支出推动企业现金流进一步改善,同时也替代了部分企业融资需求。去年底中美利差扩大,预计25年初跨境资金流出,企业流动性可能阶段性收敛。春节后跨境流出压力缓解,财政存款下发、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企业流动性将继续改善。

非银部门:存款大幅少增。随着同业存款自律倡议落地,同业存款与一般性存款间的套利空间压缩,非银存款或将进一步回落。

风险提示:(1)经济表现不及预期;(2)金融风险超预期;(3)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4)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

选自报告:《12月金融数据点评:财政大幅发力,社融见底回升》2025年1月14日;作者:倪军 S0260518020004;许洁 S0260518080004

非银:多元金融行业:长尾信贷AI应用专题:海外借鉴与国内趋势

宽松的监管环境一定程度成为发展平台AI放贷的必要因素。(1)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在线市场借贷行业白皮书以及日本《贷金业法》,两国未制止网贷平台参与住房抵押贷款等多种贷款,使其不止步于消费贷。(2)个人征信系统来看,美国的征信制度发展的更早、市场征信机构通过注册制落地、个人征信数据由市场管理,使得具备科技实力的企业能够依托大量信贷事件重构征信系统。(3)若国内个人征信系统进一步完善以及网贷范围扩大,也有望自征信系统搭建到多元放贷审批完善AI应用场景。

优化社会个贷不良、减少金融白户占比能够放大AI放贷的重要性。(1)当前信贷市场改进空间主要为具有良好偿还能力的潜在优质客户却遭到不合理的拒贷。(2)当前国内银行个人出包急剧增加,个贷不良压力较大,AI放贷有望更准确地辨别客户。(3)国内目前征信相关科技应用更多围绕企业展开,在个人征信及长尾放贷领域科技投入尚小。

内地网贷监管不断完善,业务呈现三大趋势。(1)针对小额网贷放贷利率上限、不良规定、经营范围、催收等,目前我国均出台了相关措施以监管整顿,小额网贷公司成出清之势。(2)业务呈现平台化、AI化、顺周期化趋势,实现轻资本转型规避逾期风险、科技化投放严控长尾客户不良,在信贷行业中,呈现出与内需复苏最为相关的顺周期属性。

风险提示:监管风险、利率风险、经济环境波动导致信贷不良上升等

选自报告:《多元金融行业:长尾信贷AI应用专题:海外借鉴与国内趋势》2025年1月15日;作者:陈福 S0260517050001

食饮:出海系列:初探东南亚调味品市场

为什么需要关注东南亚调味品市场?除复合调味品以及部分升级产品外,我国调味品多数品类需求增速放缓,龙头企业出海扩张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东南亚是我国调味品龙头出海的重点区域之一。

东南亚调味品行业成长期,龙头出海必争之地。(1)宏观层面看,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六国占东盟GDP比例95.9%,疫后经济复苏较强劲。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的0-14岁人口占比均在20%以上,65岁以上人口在10%以下,结构较年轻具备长期人口红利。从消费力看,东南亚消费对经济贡献度高,居民收入仍有提升空间且消费信心强。(2)行业层面看,我们测算东南亚调味品行业规模约169亿美元,未来5年复合增速10%+;竞争格局较集中,呈现外资主导、本土为辅的特征(3)展望未来,C端人口红利以及收入提升,B端餐饮市场扩容,推动行业需求增长。2010年以后中餐加速出海东南亚,培育中式消费习惯。

初探东南亚出海路径。国内龙头出海东南亚启示:地区选择上,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潜力更强;华人市场为基础,开展针对性营销;渠道优先餐饮再攻C端,电商可能成为突破口;生产渠道本土化建设;把握需求变化,产品创新形成新的突破点。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食品安全问题

选自报告:《出海系列:初探东南亚调味品市场》2025年1月15日;作者:符蓉 S0260523120002;廖承帅 S0260524070009;钱浩 S0260517080014

食饮:休闲食品行业:2025年“新渠道”有何看点?

新渠道1:山姆“本土化”加速中式零食崛起。山姆目前超50家门店撬动约千亿级销售规模,“高质性价比”下有望带来渠道下沉的新机遇。山姆渠道的选品策略遵循“宽SPU窄SKU”原则,从产品经理视角选择“差异化、高品质、性价比”的产品组合。山姆整体或给零食带来百亿垂类空间,但并非一次性的亿级单品爆量,而是有品牌背书的“爆品孵化器”。

新渠道2:微信“送礼物”拓宽消费新场景。电商有望在微信小店拓张下迎来“社交电商”新时代。零食、调味品和乳制品布局相对较早,弹性角度看零食优先。

新渠道3:全品类折扣化拓宽量贩空间。维持零食量贩开店天花板预期,双寡头竞争边际趋缓,中腰部品牌寻求转型,零售“大变革时代”下价格战如饮鸩止渴,头部品牌或以稳现金流及探索新增长点为先。单店模型角度看以“零食+”方式探索,可在一定安全边际中寻求新的量价平衡,全品类折扣发展下有望进一步拓宽开店上限,万店品牌或具相对优势。

2025年是“性价比渠道”和“新渠道”交替共振的一年。零食作为板块内对流量变化嗅觉灵敏的品类有望在渠道变革大时代下持续受益。从短期逻辑看,恰逢年节备货旺季;从中期逻辑看,性价比渠道贡献成长基础盘,新渠道孕育额外的业绩弹性,微信小店及山姆爆品效应提供潜在扩估值抓手;从长期逻辑看,在渠道变革和消费者代际切换下呈现“中式零食崛起”的浪潮。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渠道拓展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选自报告:《休闲食品行业:2025年“新渠道”有何看点?》2025年1月14日;作者:符蓉 S0260523120002;胡慧 S0260524020002;钱浩 S0260517080014








 更多推荐 


广发年度策略 | 2025年,怎么看?

2025.01.13




广发证券 | 2025年度策略报告合集

2025.01.08




广发研究 | 2025年全球投资日历

2025.01.02




广发研究精品数据全面上线,首批涵盖8大行业、50+细分子领域

2025.01.03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广发证券研究
推送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和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