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 | 如何看电子再度成为增持第一行业——公募基金24年Q4配置分析

财富   2025-01-25 09:55   上海  


资产配置方面,市值和份额双双回落。板块配置方面,加仓科创板,港股持仓新高。行业配置方面,继续加仓电子,底部布局困境反转。科技链条方面,电子全面增持,AI内部分化。景气类赛道方面,新能源、军工在全基低配位置上连续提升。出口产业链方面,结构分化,加仓亚非拉细分领域。红利资产方面,除了银行之外,其余红利行业延续减仓趋势。经济周期方面,加仓结构性政策刺激领域。




 摘 要 

数据口径:“偏股混合+普通股票+灵活配置型”基金。数据计算截至1月22日14:00,基金四季报披露率在99%左右,数据来自wind。

资产配置:市值和份额双双回落。24Q4主动偏股基金整体持股市值与基金份额均下滑,市值下滑主要由股价下跌和赎回压力双重因素导致。

板块配置:加仓科创板,港股持仓新高。24Q4各类基金减仓沪深300和创业板,加仓科创板和小盘股。港股仓位提升至14.3%左右,创下历史新高。恒生科技获显著增配,仓位达到6.7%。

行业配置:继续加仓电子,底部布局困境反转。剔除股价影响,半导体、电池、元件在Q4加仓最多,白酒、通信设备、工业金属减仓最多。

科技链条:电子全面增持,AI内部分化。电子是24Q4公募基金加仓幅度最大的行业。剔除主题基金后,半导体配置比例已创历史新高。结构上看,半导体的加仓思路为“自主可控”与“端侧创新”。AI链条内部存在切换,加仓AI芯片、端侧创新(SOC),减仓光模块。此外,特斯拉机器人链连续两个季度获加仓。

景气类赛道:新能源、军工在全基低配位置上连续提升。新能源方面,剔除主题基金来看,全基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底部加仓。其中在配置底部迎来加仓、且当前超配压力不大的环节是正极材料(尤其是磷酸铁锂)、光伏硅料硅片、风电整机。军工行业看似减仓,但实际是源于减仓船舶,军工电子、航空装备、地面兵装等均迎来了加仓。

出口产业链:结构分化,加仓亚非拉细分领域。出口链条结束23年以来的连续加仓趋势,触顶并小幅回落,最新Q4的仓位为13.3%。不过,结构有所分化,减仓对美出口链、加仓亚非拉出口链。

红利资产:除了银行之外,其余红利行业延续减仓趋势。政策预期的变化带来了一些核心红利资产的配置出现松动,其中电力、动力煤、公路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持。此前筹码压力相对较轻的银行、以及固废等行业格局改善的潜在红利标的,本季度继续得到增持。

经济周期:加仓结构性政策刺激领域。“政策直接刺激”也是困境反转一条实现路径。Q4来看公募对部分【经济周期类】资产也进行了底部增持,加仓思路更多聚焦在“政策驱动”的领域,如以旧换新驱动的白电、酒店餐饮等,而对于财政发力带动的纯内需品种,市场仍未扭转减仓趋势(如白酒)。


风险提示

基金季报仅披露十大重仓股;灵活配置基金仓位不稳定等。


 正 文 
一、核心结论

(一)Q4市场活跃度提升,而主动权益的仓位、份额、市值均未增长

四季度市场成交额放大,主题轮动快速,但主动权益基金并无明显受益: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降,主动权益类基金持股市值下降9%,份额缩水近7%。

各类型机构的最新持股市值对比:剔除基金的保险持股市值2.3万亿(24Q3最新数据),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2.9万亿(Q4),外资持股市值2.2万亿(Q4),股票型ETF持股市值2.9万亿(较23年底增长99%,首次追平主动权益)。

(二)科创板、港股配置创历史新高

港股配置超过20Q1的峰值,创历史新高(配置比例14.3%),恒生科技显著抬升,主要增持港股的电子、汽车。

科创板配置比例13%,相较于流通市值占比超配5.5%,也是开板以来新高。

(三)如何看电子再度成为单季加仓第一的行业?

自23年Q4、24年Q2以来,电子再度成为24Q4单季增持第一的行业,比例抬升至18%。这表明在新的产业浪潮形成的过程中,公募基金会反复围绕主线行业进行配置。

在此前的报告中,我们复盘了单季增持第一的行业下个季度的股价表现,自22年以来,市场存量博弈的环境中,单季增持最高的行业下个季度的股价表现往往排名居于中下游。

如果是处于明确的产业趋势过程中,这种单季的增持带来的股价波动只在短期,在基本面的支撑下,这种短期扰动反而是提供了布局的机会。反之,如果没有基本面的支持而单纯的主题炒作,那么单季的大幅增持可能意味着短期的风险。

(四)机构重仓板块的Q4最新情况

1.科技链条:依然是增持的主要方向

电子围绕自主可控等硬件环节加仓,半导体剔除产业基金后的配置比例依然是历史新高。而计算机、传媒等行业配置并无明显变化。

AI产业链内部出现分化,AI芯片、SOC创新高,光模块有明显下降。

2.产业赛道:新能源、军工自低配位置稳步抬升

上个季度我们提到,新能源、军工产业链剔除产业基金的配置比例已经在低配位置呈现出企稳迹象。这个季度,上述两个传统赛道的配置比例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产业链内部,主要加仓新能源车里的动力电池、正极、电解液、负极,光伏里的电池组件、辅材、硅料硅片,风电里的整机。

医药维持在全基低配的状态,结构上底部对于CXO有所关注。

出口产业链,配置比例维持高位,白电、摩托车、纺织、客车等行业的配置比例都连续提升,结构上“亚非拉出口链”的配置比例更稳定。

3.红利资产:延续减配趋势,仅银行连续加仓

Q3-Q4典型红利行业的配置比例持续下降(动力煤、水电、铜、石油石化等),部分典型行业的配置比例已回到23年年末。仅银行连续加仓。

4.经济周期:以“交易手段”的行业为主,而“交易现实”的仍需等待

政策刺激的领域有结构性的关注,例如两重两新(白电,消费电子,机械),服务消费(酒店餐饮),化债(环保、建筑)。

但更广谱的内需相关资产,机构的配置热情仍未改善(白酒,地产产业链等)。

(五)整体而言,“困境反转”仍是25年基金增持的主要线索

可以看到,除了AI等独立的产业趋势之外,“困境反转”行业逐渐成为机构挑选行业的关键线索,相关行业仍然是25年行业配置的思路。

25年潜在的困境反转主要依赖于三种力量:第一,政策刺激(扩大内需,化债等);第二,供给侧产业自发出清(磷酸铁锂,部分中游材料,锂电设备);第三,需求侧有特殊变化(自主可控,信创,军工)。


二、资产配置:市值和份额双双回落

注:未经特殊说明,报告内容均来自wind;超配均指相对自由流通市值占比超配。

24Q4偏股混合类基金仓位上行,普通股票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小幅下行。普通股票型仓位相较于24Q3下降1.1pct至87.6%;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0.2pct至86.5%;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下降0.7pct至74.0%。

24Q4主动偏股基金整体持股市值与基金份额均下滑,持股市值下滑主要由股价下跌和赎回压力双重因素导致。

主动偏股基金整体持股市值下降9.5%,具体来看,普通股票型下降10.7%,偏股混合型下降8.5%,灵活配置型下降9.6%。

基金份额也出现下滑,基金份额整体下降6.7%,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额下降6.5%,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下降6.3%,灵活配置型基金份额下降8.0%。

截止24Q4,主动权益基金的持股市值下降至2.9万亿,继24Q3短暂回升后再次下滑。Q4股票型ETF持股规模与主动权益规模相当。

截至24Q4,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2.9万亿,保险(含基金,Q3数据)持股市值4.1万亿,外资持股市值2.2万亿,股票型ETF持股市值2.9万亿(较23年底增长99%)。


三、板块配置:加仓科创板,港股持仓新高

24Q4各类基金减仓沪深300,加仓中证500。沪深300配置比例由24Q3的66.66%下降2.43pct至24Q4的64.23%(超配16.14%);对中证500的配置比例由24Q3的18.72%上升0.03pct至24Q4的18.75%(超配2.36%)。

创业板配置比例下行,科创板仓位明显上行。创业板配置比例由24Q3的19.92%下降1.64pct至24Q4的18.28%(超配1.07%);科创板配置比例由24Q3的10.54%上升2.48pct至24Q4的13.02%(超配5.49%)。

24Q4金加仓小盘风格。中证1000仓位上升1.74pct至11.46%(超配-3.69%),国证2000仓位上升1.88pct至10.70%(超配-9.31%)。

24Q4基金的港股仓位提升至14.3%左右,创下历史新高。港股重仓持股市值为2373.31亿元,占比14.3%,较24Q3上升1.95pct。

恒生科技获显著增配,从24Q3的5.6%上升1.1pct,当前仓位达到6.7%。

从港股重仓持股行业来看,传媒、电力、社会服务行业配置最高,Q4电子、汽车仓位抬升幅度最大。


四、行业配置:继续加仓电子,底部布局困境反转

(一)行业概述:加仓电子、银行、电力设备,减仓通信、医药生物、有色金属

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的绝对配置比例最高,Q4主要加仓电子、银行、电力设备,主要减仓通信、医药生物、有色金属。

24Q4配置比例最高行业的是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24Q4加仓最多的行业是电子、银行、电力设备等,减仓最多的行业是通信、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等行业。

进一步剔除行业指数上涨影响后,衡量真实的加减仓方向,Q4加仓最显著的行业为电子、银行、电力设备,减仓最多的是非银金融、通信、有色金属。以超配比例(基金配置比例-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变动衡量剔除股价变动后的仓位变化,Q4加仓最多的是电子、银行、电力设备,而非银金融、通信、有色金属减仓最多。

从二级行业角度看,半导体、电池、元件在Q4加仓最多,白酒、通信设备、工业金属在Q4的减仓幅度较大。

以行业所处的超配比例历史分位数衡量,目前超配比例处于历史90%以上高水位的一级行业主要是:钢铁、汽车、电子、通信、综合、纺织服饰。处于历史低分位的是食品饮料、商贸零售、非银金融、医药生物、传媒、社会服务等。

目前仓位处于近10年以来90%分位数以上的二级行业如下表。其中,24Q4仓位处于100%分位数的是摩托车及其他、其他电子、元件、半导体、农商行。

二级行业仓位处于近10年以来10%分位数以下的行业如下表。其中,处于0%分位数的是房地产开发、生物制品。

从2024年四季度末来看,基金相对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一级行业超配了9个行业,超配幅度最大的是家电。24Q4基金超配幅度最大的行业:家用电器、电力设备、电子、食品饮料、通信、汽车等。

24Q4大多数行业配置比例相对于其总市值处于低配状态。24Q4基金低配幅度最大的行业有:非银金融、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环保等。

(二)科技链条:电子全面增持,AI内部分化

电子是24Q4公募基金加仓幅度最大的行业,结构上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等均有加仓。剔除主题基金后,半导体配置比例已创历史新高。

结构上看,半导体的加仓思路为“自主可控”与“端侧创新”。一方面加仓“自主可控”相关的半导体设备、AI芯片等;另一方面加仓“端侧硬件创新”相关的SOC。对于模拟、射频、功率等复苏偏慢的环节仍在减仓。

AI链条内部存在切换,加仓AI芯片、端侧创新(SOC),减仓光模块。

此外,特斯拉机器人链连续两个季度获加仓。

(三)景气类赛道:新能源、军工在全基低配位置上连续提升

站在24年末,“困境反转”是基金前瞻25年的重要线索,这既包含需求的潜在改善、也包含供给侧的产业出清。体现在配置层面,我们可以看到基金对部分具备“困境反转”潜质的赛道股进行了底部增配,包括新能源及军工的诸多细分。

新能源方面,剔除主题基金来看,全基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底部加仓。结构上主要增配率先供给出清的新能源车产业链。

细分环节来看,基金加仓的主要是新能源车里的动力电池、正极、电解液、负极,光伏里的电池组件、辅材、硅料硅片,风电里的整机。

其中在配置底部迎来加仓、且当前超配压力不大的环节是正极材料(尤其是磷酸铁锂)、光伏硅料硅片、风电整机。

军工行业看似减仓,但实际是源于减仓船舶,军工电子、航空装备、地面兵装等均迎来了加仓。

医药配置比例仍在下降,剔除医药基金后全基对于医药的配置比例回到历史较低水位。结构上已经有底部加仓CXO的迹象。

(四)出口产业链:结构分化,加仓亚非拉细分领域

以典型代表公司为样本,出口链条结束23年以来的连续加仓趋势,触顶并小幅回落,最新Q4的仓位为12.4%。

不过,结构有所分化,典型公司来看:对于对美出口链条,基金开始减仓诸多环节,但对于亚非拉出口链,基金大多仍在加仓。

(五)红利资产:除了银行之外,其余红利行业延续减仓趋势

政策预期的变化带来了一些核心红利资产的配置出现松动,其中电力、动力煤、公路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持。

此前筹码压力相对较轻的银行、以及部分行业格局改善的潜在红利标的,反而因筹码压力较小,本季度继续得到了基金的增持。

银行此前一直呈现出“越涨越卖”的特点,近两个季度得到了真实的加仓。

还有部分格局优化→减少开支→FCFF改善的红利扩散品种,也在底部迎来1-2个季度的加仓,如固废、快递等。

资源品延续减仓,包括铜铝、黄金等,仓位均有较大幅度下行。

(六)经济周期:加仓结构性政策刺激领域

“政策直接刺激”也是困境反转一条实现路径。Q4来看公募对部分【经济周期类】资产也进行了底部增持,加仓思路更多聚焦在“政策驱动”的领域,如以旧换新等,而对于财政发力带动的纯内需品种,市场仍未扭转减仓趋势(如白酒)。

24年已经在实行家电以旧换新,且效果不错。公募基金在Q4相应进行了加仓,当前白电仓位已接近历史高位。另一方面,25年潜在“两新扩围”的方向也获基金底部增配,如酒店餐饮。

仍需要基本面的进一步确认、内需敞口更大的广谱消费品/地产链,基金仍在减仓趋势中,比如白酒、化妆品、消费建材等。

特别地,剔除主题基金后,全基对于食品饮料的配置已经回到低配。


风险提示
基金四季报仅披露十大重仓股,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灵活配置型基金中股票的配置比例不稳定;基金配置仅反映过去信息,对未来的指引意义有限;部分投资产业类的基金(如医药基金等)规模日益增长,会对行业配置数据产生一定影响。

报告信息
本摘要选自报告:《如何看电子再度成为增持第一行业——公募基金24年Q4配置分析》2025-01-23
报告作者:

刘晨明 S0260524020001

郑恺 S0260515090004

杨泽蓁 S0260524070003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广发证券研究
推送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和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