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能力弱的人都有一个共性

百科   心灵鸡汤   2024-06-18 16:18   北京  
今天文章字不多,但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有个两分钟看完的方法,你直接跳转到“高能预警”或者读加粗文字,也ok~

这种状态下,再高智商的人都会被削弱。不是你的问题,是有一些错的想法在捣鬼。我以前经常在这片苦海里寻找答案,希望也能递给你一个游泳圈


大家好,我是小游。

你有过这种情况吗?反正我是很常见。

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去做,但是:

行为上:不想采取行动,认为结果不由自己控制

认知上:认为作出了行为也是无效的,难以体会出进步和成功

情绪上:焦虑,情绪化,恐惧,抑郁


所以,大事临头,看似什么都没做,其实坐着就在消耗能量,所以感到很累,也没法采取任何行动改变现状


如果你有,那么这篇一定能帮你脱离这种状态。



这种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字面意思。
也就是说,认识到了你的行为对结果没有影响,那么行为还有什么意义呢?既然结果不可控,人就陷入了无助。
总会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人用尽了聪明才智,尽了各种努力,但是仍然难以逃脱失败的痛苦。


就算这个过程中自己采取了正确的方法,一直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结果,但是由于无助会有这四种影响:
1.降低行为:让你不再想主动开启行动,恐惧竞争
2.学习下降:削弱你感知成功的能力,你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对的,就不想学了
3.情绪障碍:焦虑,无助,神经质
4.评价错误:让这种无助感在任何生活场景中扩散

那么怎么解决呢?

破题的关键是,要打破这种感觉自己对结果不可控的恶性循环,避免无助。

把自己怎么做都和结果无关的失败预期,变成充满希望的新认知。

那就是,去做有把握,有胜任感的事


这种状态形成的核心是,你无法感觉到你现在作出的努力是有效的。

也就是认为反应和结果无关联+不知道是否成功的消极预期


这个人的智商和所做事情的难度,都不是这种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比如一个人正在做非常难的事,但是他的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只要告诉他这样做没有用,一定会失败,就瞬间削弱他,除非他能够自我调节回来才能抵销这种情况。

但是相信以后,就会掉进习得性无助的陷阱。


有四种方法解决。


方法一:找回自尊感胜任力把握感

低自尊,低迷,缺乏毅力,毫无竞争意识,没自信的状态会特别影响做事情的效果,如果看起来总是失败,这类人就会在上学阶段被认定为“智力不行”。

核心是由于在环境中受到了否定,过多了感受了自己采取的行动没有任何效果,收不到任何积极反馈,有了对自己的低预期。


稍微思考一下,看看你的想法符不符合心理学实验结论。

你觉得学习好的人是因为智力高,还是因为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胜任?



是因为他们收到了家庭、环境的肯定,他们很早就发现,自己的一些行动能够收到积极的结果,能够产生成功的结果。

所以形成了高自尊,自信,有毅力,目标明确的性格,这种状态,是学习、工作效果的决定因素。


人的一切积极行动,要开启的必要前提,就是他需要获得2种:

为了获得把握感、胜任感,和避免被强迫的防御。这2种心理需求,才是开启行动的动机。

如果你要解决行动,毅力的问题,就一定要先调整自己的形象,让你这个人先立住。如果是低迷的,那一定走不远。



方法二:去做有把握的事

这是对一的延伸。怎么才能感受到把握,那就是让自己的行为看到效果,感受到成功。就是去做,以自己现在的水平,能做的,效果最明显的积极行动。不去挑战高难度任务,不去尝试周期很长的任务,看不到希望就坚持不住的。



而是看眼前利益,短期利益,让自己处理能力范围以内的问题,积累一个一个的小胜利,这很重要,这是破解习得性无助的核心。



方法三:让自己免疫

这是对二的补充。如果你事先就体会过对抗无助感的训练,对他有预期,作出了准备,那就会免疫习得性无助。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不再把自己沉浸在不断成功,接受不了失败的低难度区。而是简单任务中间隔稍难任务,定期把自己拖入无助的境遇,问自己怎么办,让自己解决。



这是和二矛盾吗?不是,这是一个打破幻想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目前水平的基础上,既然是目标,那么势必是要踮踮脚才能够到;既然是现实的问题,那么一定有积极和消极方面,有自己不会的,表现不好的地方。

为什么一遇到挫折就觉得行动没用,是因为之前回避了自己的弱点,回归真实世界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就能免疫伤害。

重要的是,要把现在的挫折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不是因为自己弱。



方法四:不要将无助感扩大到各种情景

这个很常见。我想提醒大家,有一句很好的电影台词:“无所不能的是上帝,我们只能做自己能做的事”。这句话看上去言之无物,其实很深刻。


你稍微一想就会发现,每个人都会强求自己做不擅长的事,并因为不合理的目标,没达到预期的结果而失望。


怕的是把这种失望蔓延到各个场景,蔓延到人身攻击。

举老师说的话为例“同学们私下都挺可爱的,只要别提学习···”。一个场景不行,切换个环境又行了,能影响我的自我评价?不可能。


但是偏偏有些自我反思和认真的让人心疼的人,会习惯为难自己。


在本来就强求自己去做的事情,还期待比那些擅长并且热爱这件事的人还要成功;

在各个熟悉的领域成功了一下子被泼冷水,没法接受;

长期在不擅长的领域呆着,就像在冷水池里僵硬的游泳,各种才华,反应能力,心态水平全部下降,却没有走出去的勇气。


为什么不能想,离开了这个问题,我还是很行呢?



一定要在这里空耗吗?

不要“空耗”,也不一定非要“在这里”。

我和大家好好想想,自勉与共勉。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共勉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如果这篇文章为你带来了灵感或启发,就帮忙点个『赞』or『在看』吧,这对我非常重要,感谢!

end



点赞、在看是更好的鼓励

学习那点儿歪门邪道
想当及时雨,却成打虎将。星标吧,不吃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