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思想境界深邃,生活中却幼稚、行动力差呢?

百科   2024-12-22 16:17   江苏  

为什么喜欢哲学、心理学的人在思想境界上往往显得很深邃,但在生活中却容易表现的很幼稚或者行动力、实干能力较为低下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中“深邃”“幼稚”的含义

简单来说,思想境界上的深邃指的就是喜欢钻研、思考、涉猎广泛、知识面广博,而生活中的幼稚指的是心智不成熟,容易受情绪的驱使做出不理智、冲动、偏激的举动。

具体来说,好像明明从书本上学习了很多知识,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思考,但是在生活中却无法运用,内心很多时候依然无法自洽,被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困扰,接人待物、处事方式不仅没有比正常人更成熟,甚至有时候还会显得更加的情绪化和幼稚,明明感觉自己懂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但是心智的成熟度、对情绪的掌控能力,却还不如一些看起来傻乐、肤浅的普通人。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之所以在生活中显得幼稚,不是因为思想深邃导致的,恰恰是因为不足够深邃,或者说是假深邃,一方面把抒发情感、粉饰个人的情绪当成了深邃的表现,在情绪的裹挟下不能理智的看清事实的真相;另一方面,虽然懂得了道理,但未能付诸实践,难以知行合一。

换句话说,真正深刻、通透的人,一定不是痛苦、幼稚的,他绝对不是苦大仇深、眉头紧锁的,而应当是沉稳、平静、豁达甚至喜悦的。

而我们自认为的深刻,恰恰是对深刻最大的误解,令我们表现幼稚、感到痛苦、行动力不足的绝非深刻,而是不足够深刻,不是因为看的透彻,恰恰是因为看的不足够透彻。

举个例子,因为经历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遭遇一些创伤而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总是试图探索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来抚慰内心的焦躁不安、自责、懊悔;或者总是对平凡的人生感到不满,于是内心不断憧憬未来的愿景,然后用一些具有文艺气的话语来粉饰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化解心中对自我的不接纳与匮乏感,然后把这个过程中通过思考所得出来的结论视为深刻的体现。

但事实上,在强烈的情绪冲动之下进行的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站不住脚的,充满了非黑即白、以偏概全、小题大做以及其他逻辑上的不严谨和矛盾,其实质无非只是个人情感的抒发罢了。

例如,因为同学、同事发生了点矛盾,明明是双方都有过错的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怨恨、愤怒的情感的发酵之下,动辄就上升到了人性的卑劣、男女性别的对立等一些牵强附会的高度上。

再例如,面对人生的波动、世界周遭的变化,内心感到无助、绝望时,总会将其归因于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于是,苦思冥想人生的目的,甚至是全人类存在的价值,并将其与自身的处境相联系。但事实上,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讲,两者之间几乎没什么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思索出来的意义和价值也都是偏激、片面的,事实的真相都是不带情感。其实就是一些正常人都会经历的生命体验,并没有什么哲学式的内涵与意义之说。

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并不是事实为真的探究真相,而是自欺欺人的宣泄情绪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总会受到个人情绪的干扰,所以做出的思考与行为都是非理性的,此时,我们总会希望借助一些哲学式的、形而上的答案来解开内心的麻绳。

由于我们总是将思想与感受,认知与情感混淆,所以遇到无法想通的问题时,总是笃定是因为自己不够复杂,深刻才会被困扰,总是觉得只要在思维上做足够的努力,一定可以为自己矫揉造作的情感找到依托与慰藉。

然而,事实上答案你本来就知道,当你的情绪渐渐平息,再次恢复到冷静状态时,借助一个正常人的本能,你自然而然就会做出最客观公正的评判。正是因为我们误把宣泄情绪当成了思想深刻的表现,将抒发情感是为了对事实本质的探索,所以才会对现实进行歪曲和抵抗,陷入到自怨自义、自怜自悯或者怨天尤人之中,所以受情绪的驱使,我们才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比较幼稚,难以展现出成熟稳重、冷静理性的一面。

换句话说,痛苦、表现的幼稚并不是因为知晓了什么常人一无所知的世界阴暗、邪恶面,只不过是陷入到了个人情绪的发作之中,将琐碎的日常夸大为了难以逾越的灾祸。

而一个人越是诉诸于思考来宣泄自己的情绪,那么他的行动力就会越差,因为他对思考形成了路径上的依赖,每次遇到负面情绪时,总是寄希望于通过思考这条毫不费力的道路来将内心的痛苦宣泄,来满足自己对于卓越感、优越感的需求,这样的心理倾向只会让我们越来越难以行动起来,因为行动不是一条捷径,需要我们耐受暂时的不安,需要走那条漫长但最终是正确的道路。

因此真正「深刻」与「透彻」的人,一定是豁达、情绪稳定、理智、不过分关注自己且「利他」的。也就像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圣人」——老子、庄子、佛陀、王阳明。因此,他们的形象也总是祥和、平静与喜悦的,绝不是故作深沉、抑郁甚至悲愤的。

他们的深刻,源于对自己、对事实的真诚、不欺骗、不造作;源于对身心规律的把握,对世事无常的洞见;源于知行合一,不仅仅头脑懂得道理,也去身体力行,将其内化于自己的本能。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才会看清一切事物最原本的、真实的面貌,才会做出最恰当、最理性的判断,才会拥有智慧。这样的深刻才是我们需要的。

反观那种“自以为是的深刻”,是随意凭借自己的情感或者主观的意愿去给事实贴标签,下定义。内心充满了欲望却又懈怠懒惰,一味寻求安逸和捷径的表现,实质上恰恰是「肤浅」,而当我们不再假深邃,不再故作深沉,愿意知行合一之后,内心分裂的冲突逐渐会趋于整合、统一,我们拥有了健全的人格、成熟的情感,这时才会意识到:「深刻」原来一直就在那里,如此质朴无华,只是我们被趋乐避苦的本性与思想矛盾遮蔽了双眼,才一直没看到它。

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共勉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如果这篇文章为你带来了灵感或启发,就帮忙点个『赞』or『在看』吧,这对我非常重要,感谢!

end



点赞、在看是更好的鼓励

学习那点儿歪门邪道
想当及时雨,却成打虎将。星标吧,不吃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