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聊天时间⌚️
所以总的来说,我看书很少,速度也很慢。
由于我看书效率低,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推荐给大家,并且也踩过雷,所以能拿出手的就少之又少。
但是遇到好书就会逢人推荐,和写文章的状态是一样的。往往在我写完推书文章以后会和朋友们见面,或者他们来我家做客,我就会当场把看完的书送给朋友(他们一般都很感兴趣),至于其他朋友,我认为他们会喜欢或者需要看,就会直接买了寄到他们家。
久而久之,朋友就会来我家聚会,同时借书或者挑书。
我推荐给大家的那类书,一般都是我认为很多人都会喜欢。后来看朋友们的反应,看来我的猜测是差不多的——在我看完后,它们会最先被我朋友挑走。
(这里讲个笑话,《我们内心的冲突》我没有做什么功课就买了,当时觉得这本书特别难懂,个别文字有歧义,是串联到最后一章才完全理解。当时感觉也就是难懂一点没什么,后来这本书被朋友挑走以后,我才发现...基本没有人买我这个译本,翻译的太难理解。所以在后台收到很多关于出版社还有译本的问题,我很欣慰)
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是我不会推荐,也不会有朋友感兴趣,大家也会鲜少有兴趣的:
和教材接近的专业书,
单纯文学作品,
以及被我扔掉的“烂书”(下面会解释我和烂书的故事)。
顺带一提,小游并不是一个高强度冲浪的选手,也不经常看新闻——甚至不经常上网。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和读者朋友们都有代沟,所写的文字也非常晦涩。
所以为了拉近和大家的距离,让自己也变成富有人情味和梗很多的有趣灵魂,曾经我有两个计划:
1.看完豆瓣前50的所有电影。(其实还有相应的追番和游戏计划)
2.把市面上能叫出名的自我提升和成功学畅销书都研究一遍。
第一项我没有做到,连十部都没有看到,因为我好像并不适合娱乐。而且这再次证实了一个心理学定律,如果把一件事情当做任务,你就不会有任何兴趣。我无法把按时玩儿当做任务,所以任务一就搁置了。
但第二项我做到了,在两年前。
也就是看完那些良莠不齐的成功学、心理学堆成小山头的书后,我确实掌握了基本的说话技能。但副作用是,看畅销书看得反胃,让我从那以后变得更加挑剔。
专业领域内非核心大佬、开山鼻祖,写的书就不会看;
而畅销书除非极其有料并且作者拿过诺奖或者是某个学派的泰斗或者大佬的同事或者在某一领域取得巨大成功,我也是不会看的。
这个习惯现在也保留,所以那些大家喜欢的、而且很明显、排名很靠前的畅销书我为什么没有推荐,大概就是这两个原因。
一是在两年前被我过筛了。
二是因为他们在重复那些厉害的大佬说过的话,那么我直接去看源头的大佬自己写的书就好了。
就这一点上,可能我推书、看书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大家看的速度。但这也是我觉得喜闻乐见的事情,因为人类的优秀作品太多了,有时间应该多吃点好的。
这里还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我有一位朋友,在我还是一名学习博主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在一起切磋还有合作写文章了。
然后又引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学习博主的方法自己会用吗?”“你们自律吗?”
这样和大家讲,但凡能写出打动人的文字,首先都要自己极其相信,达到信仰的程度。因为只有自己相信,才能让别人相信。
有些方法我自己有了些眉目,后来从他那里才得知,就像芒格的不同领域的思维模型——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方法,称为SOP。
把这一类问题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细节理清,形成大概5个步骤或者一小堆知识。相似的问题就从这一堆知识中寻找,按部就班地操作,效率极高并且精度也很高。
到现在贯穿他文章始终的,他极为推崇的,也是形成SOP这种学习方法。在我们前几天聊天的时候,我头一次向他表示,我自己也在操作SOP,并且效果出奇的好。
当然这不是商业互吹,也不是像他的读者朋友们一样给他高分反馈。只是单纯的朋友聊天,我们吃饭不谈工作。
后来他哈哈一笑,说是吧!这种方法用起来就是这么爽。他自己在遇到各种问题后的复盘都会思考有哪些地方没有用上SOP,已经是融进DNA里的东西了。还说要我们两个一起把SOP发扬光大。
这是没有坐在我们旁边的朋友们难以想象的状况,其实哪有那么多虚伪,还需要为几本畅销书和几个方法费心写成文章?
不过是一时激动,长年累月的热血时不时沸腾一下,想把自己看的好的东西也让大家看看,见者有份而已。
所以很久以前我写文章前面都会加四个字“奇书共赏”(现在变成“开门见山”了)
知识这种东西的分享是很让人开心的,也就是只要我们在这篇文章中碰面,那么我想要送给你的,我觉得很妙的点子,就会直接摆到你面前。
虽然有些“不管你需不需要就一股脑说出来”的不礼貌,但是我总会想,如果你感兴趣呢?如果你需要呢?以及最重要的——
如果你同样觉得很妙,能从中获得答案和帮助呢?
我们所期盼的,就是这些啊。
共勉!
end
点赞、在看是更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