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清中存在冷球蛋白的临床疾病。冷球蛋白是指在低于正常体温(<37°C)时沉淀并在重新加温后溶解的免疫球蛋白。该疾病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根据冷球蛋白的组成和相关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分类
I型冷球蛋白血症
组成: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通常是IgG或IgM,少见为IgA或轻链)。
相关疾病:单克隆增殖性疾病(如MGUS、多发性骨髓瘤[M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临床表现:皮肤病变(紫癜、网状青斑、坏疽)、肾小球肾炎、周围神经病变、超高粘滞综合征等。
特点:血管闭塞为主要病理机制,炎症反应较少。
II型冷球蛋白血症
组成:单克隆IgM(具有类风湿因子活性)和多克隆IgG。
相关疾病:90%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其他可能包括乙型肝炎(HBV)、HIV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及B细胞淋巴瘤等。
临床表现:紫癜、关节痛、肾病和神经病变,部分病例可累及肺、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
特点: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炎症和血管炎。
III型冷球蛋白血症
组成:多克隆IgM(具有类风湿因子活性)和多克隆IgG。
相关疾病: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或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与II型类似,但通常病情较轻。
病理生理学
冷沉淀
I型: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低温下聚集并结晶,主要在血管远端(如手足)和肾小球发生病变。
II/III型:涉及免疫复合物形成(单克隆IgM与多克隆IgG结合,并激活补体),导致炎症和血管炎。
组织损伤
I型:血管内阻塞为主。
II/III型: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补体激活导致血管炎症。
诊断与实验室检查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与血清冷球蛋白的检测相结合。
标本需在37°C下转移和离心,以避免假阴性。
实验室检查
冷球蛋白检测:观察低温下沉淀的冷球蛋白。
补体检查:C4水平下降在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中常见。
类风湿因子(RF):在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中通常升高。
免疫电泳与免疫固定:用于确定冷球蛋白的组成。
临床表现
I型冷球蛋白血症
皮肤表现:紫癜、网状青斑、坏疽等。
系统性表现:肾小球肾炎、周围神经病变、超高粘滞综合征等。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II/III型)
Meltzer三联征:紫癜、关节痛、乏力(仅约1/3患者出现)。
常见症状:紫癜(90%)、肾小球肾炎、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痛等。
少见累及:肺部(纤维化、出血)、胃肠道(缺血、穿孔)、中枢神经系统(中风、意识障碍)。
治疗
I型冷球蛋白血症
治疗原则:针对基础疾病(如骨髓瘤、WM)的治疗。
急性期管理:血浆置换以缓解超高粘滞综合征。
药物选择:硼替佐米(肾功能不全患者)、来那度胺(神经病变患者)等。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II/III型)
非感染性:
免疫抑制治疗(IST):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等。
血浆置换:用于严重病变或危及生命的表现。
感染性(如HCV相关):
抗病毒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IST:利妥昔单抗用于严重表现。
管理建议
预防措施:避免寒冷暴露、加强皮肤护理。
随访计划:每3个月评估,维持缓解期后可减少至每半年一次。
病例1:I型冷球蛋白血症
患者背景
一名40岁男性,既往健康,因持续性鼻出血至急诊室就诊。他报告过去一周内出现间歇性鼻出血,通常可以自限,但最近变得无法控制。他还描述了数月来的逐渐加重的疲劳,并在双下肢发现自发性瘀斑。
体格检查
患者面色苍白,双鼻孔持续性出血,无明确出血灶。下肢可见网状青斑和融合性瘀斑。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7.8 g/dL
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正常
血清总蛋白:升高,发现IgM-κ单克隆蛋白(5.7 g/dL)
冷球蛋白检测:4°C下数小时后出现沉淀
血清粘度:4.8厘泊(正常≤1.5厘泊)
影像学检查
眼底镜检查显示无症状性视网膜出血。
治疗
患者接受两次紧急血浆置换,鼻出血停止,症状显著缓解。
I型冷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
主要机制:冷球蛋白沉淀引起的血管阻塞,炎症反应通常较少。
皮肤表现:69%-86%的患者表现为紫癜、网状青斑、雷诺现象、肢端青紫、溃疡、皮肤坏死及偶见的指端坏疽。这些症状多见于肢端(如手、足、耳和鼻),并可因暴露于寒冷环境诱发。
肾脏表现:30%的患者有肾脏受累,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肌酐升高和/或高血压,病理上以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为主,伴有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复合物沉积。
其他表现:19%-44%的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28%的患者有关节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粘滞综合征,表现为鼻腔和口腔出血、视力模糊、突发性耳聋、头痛、意识混乱及心力衰竭。
管理建议
治疗原则:针对基础疾病(如MGUS、多发性骨髓瘤或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进行治疗,同时缓解症状。
具体方案:
对于有高粘滞综合征的患者,首选血浆置换。
如果基础疾病为WM,可使用硼替佐米或来那度胺治疗;对于泼尼松可作为MGUS患者的低强度治疗选择。
利妥昔单抗可能引起IgM升高(IgM flare),但在初步缓解后可加入治疗。
患者教育:避免寒冷暴露(如使用冷冻设备时戴手套、冬季穿保暖衣物)。加强足部护理,预防皮肤感染。
病例2:非感染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患者背景
一名55岁男性,既往健康,在参加500英里自行车骑行时感到运动耐受性下降。随后出现双下肢水肿,并在左足背外侧发现两个皮肤溃疡。
实验室检查
血肌酐:1.4 mg/dL
24小时尿蛋白:2.2 g(以白蛋白为主)
冷球蛋白检测:IgM-κ单克隆蛋白,冷球蛋白占比(cryocrit)9%
类风湿因子(RF):915 IU/mL(正常<15 IU/mL)
补体水平:C4显著降低(<2 mg/dL),C3轻度降低(67 mg/dL)
肾活检
病理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免疫荧光显示IgM、κ轻链和C3阳性,刚果红染色阴性。
骨髓检查
显示25%的κ阳性CD20+淋巴细胞、浆母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诊断
患者被诊断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相关的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治疗
患者接受6个周期的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蛋白尿完全消失,足部溃疡愈合,病情显著好转。
病例3:复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患者背景
一名62岁女性,诊断为非HCV相关的II型冷球蛋白血症,累及肾脏和皮肤。骨髓活检显示少量CD20阳性κ克隆淋巴细胞。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和泼尼松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冷球蛋白体积减少超过80%。
复发情况
两年后,患者出现复发,表现为尿蛋白增加(>1
g/天)和腿部紫癜。
治疗策略
复发患者可参考初始治疗方案,并根据疾病进展调整治疗强度。
病例4:HCV相关(感染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
患者背景
一名55岁女性,有HCV感染史,数月来感到乏力和关节痛,并伴下肢肌肉无力和灼烧感。
体格检查
双下肢可见对称性紫癜
下肢肌力:4/5,上肢肌力正常
腱反射:踝反射消失,膝反射减弱
实验室检查
冷球蛋白检测:IgM-κ单克隆蛋白,冷球蛋白占比3%
RF:765 IU/mL(显著升高)
补体:C4显著降低(5.4 mg/dL)
肌酐:1.3 mg/dL
尿检:镜下血尿,尿蛋白1.5 g/24小时
HCV RNA:阳性(基因型1a)
治疗
患者首先接受利妥昔单抗和泼尼松治疗,以控制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器官损伤;随后进行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
病例5:无症状性冷球蛋白血症
患者背景
一名55岁女性因年度体检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被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无症状,选择观察治疗。
随访情况
两年后,患者血清中检测到冷球蛋白,免疫固定显示为IgG-κ单克隆成分,但无冷球蛋白相关症状。
总结
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因类型不同而异。
I型冷球蛋白血症以血管阻塞为主,需针对基础疾病治疗,急性期可采用血浆置换。
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多由感染或免疫紊乱引发,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和针对病因治疗。
无症状性冷球蛋白血症无需干预,但需定期随访评估进展。
原文链接:
https://ashpublications.org/blood/article/129/3/289/36030/How-I-treat-cryoglobuline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