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此菜选用牛脖骨作为主料,由于此部位平时活动频繁,所以肉质比较“有劲”,经过“卤”“烧”两步后入味更渗透,口感筋道却不塞牙。
此菜的另一大亮点是卖相——陕北地区的面食花样繁多,食客点得太多又吃不了,所以这里定制了一款造型独特的铁盘,将牛脖骨置于中间,加入小土豆,在其四周放上黄馍馍、摊黄、油馍馍、炸糕这四种杂粮小吃,仅仅增加了10元的成本,就将毛利提高了20%,同时也让食客感觉非常实惠。1.牛脖骨用电锯锯成大块,置于细流水下浸泡2个小时,然后冷水下锅汆去浮沫,捞出冲净。2.将汆好的牛脖骨放入卤水中小火卤两个半小时,捞出待用。提前卤好的牛脖骨
3.小土豆去皮蒸熟,入六成热的宽油中炸至外皮金黄待用。2.锅入底油烧至五成热,下蒜片30克、姜片20克、干朝天椒段15克、葱花10克炒香,舀入原卤汤400克(提前打去渣子)、清水200克,放入称好的牛脖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加蚝油35克、老抽8克以及盐、鸡精、味精各适量,放入炸好的小土豆250克,保持小火烧3分钟;淋水淀粉勾薄芡,转大火收浓汤汁,起锅将小土豆盛入铁盘(为了给菜保温,冬天需将铁盘提前加热至60℃以上)底部,上面放牛脖骨,在四周的小格子里,分别加上黄馍馍1个(底部垫少许白菜)、油馍馍1个(陕北的一种风味小吃,由土豆、小麦面粉、荞麦面粉等和匀后入油炸制而成,色泽金黄,中间有小孔,形似甜甜圈,外脆内软、香甜可口)、摊黄3块(陕北特色面食之一,大致做法为将黄米面、小米面、玉米面、荞麦面等与少许小麦面粉混合,再加清水调匀发酵,倒在鏊子中烙至两面金黄)、黄米炸糕3块,在剩余一格中撒少许干冰,浇入热水即可走菜。1.砸断的牛棒骨10千克、鸡骨架5千克、老母鸡2只入沸水焯去浮沫,放入不锈钢桶中,加清水30千克,大火烧开转小火煮4个小时,然后转大火将汤冲至浓白,打渣后约得25千克牛骨汤。2.锅入色拉油800克烧至四成热,加八角100克、干红花椒80克、干辣椒段60克、甘草40克、陈皮40克、桂皮20克、白芷20克、香叶20克、黑胡椒粒20克、肉豆蔻12个、草果(拍破)8个小火翻炒15分钟至香气逸出;下姜片300克、洋葱块200克、陕北红葱段200克继续小火翻炒至葱段焦黄,起锅捞出蔬香料,与黄栀子(提前捏开并入清水中浸泡20分钟)16克一同装入纱布袋,锅中料油待用。
3.在煮好的牛骨高汤中放入纱布袋,小火煮30分钟,加盐400克、料酒200克、冰糖100克、味精100克,倒入步骤2中剩余的料油,淋老抽100克调成酱色即可,这桶卤水能卤20千克牛脖骨。4.第二次卤制时,需加1个新的香料包与等量的料油,即每次卤制时保证汤中有1个新料包、1个老料包;每天晚上毕餐后,需打出料渣与部分浮油,舀出30%的老汤弃之不用,将剩余卤水置于阴凉通风处加盖保存,次日卤制前续添新汤、料包、调料即可。1.从黑椒牛排得来灵感,在这款卤水中加入少许黑胡椒粒,增加一种柔和而又诱人食欲的香气;以黄栀子、老抽代替糖色,以免调好的卤水发苦、变色。2.走菜时,由于原汤含盐量较大,所以应添适量清水一同烧制,以免成菜味道过咸。
全家福
亮点:
用厨余废料鳝鱼骨吊汤,成本低、鲜味足,苹果醋的加入为成菜添了一抹酸香,格外开胃。
1.鱿鱼花150克、肝片50克飞水;泡笋片100克、木耳100克焯透待用。2.锅入熟菜籽油30克烧至五成热,下入葱段15克煸香,下入肚片(提前放入高压锅压12分钟)100克、瘦肉片60克、猪肝片炒至变色,加泡笋片、木耳、鱿鱼花、姜片10克翻匀,冲入鳝骨汤1200克,调入胡椒粉10克、盐8克、味精7克,大火烧开转小火煨5分钟,放入肉丸8颗、蛋卷100克、火腿肠片60克,沿锅边淋入苹果醋4克,撒葱花4克出锅即可。菜籽油烧热,下入葱段煸香后,加鱿鱼花、肝片、肚片、瘦肉片、泡笋片、木耳、姜片翻匀
锅内冲入鳝骨汤,大火烧开后,放入肉丸、蛋卷、火腿肠
1.鳝鱼骨8斤洗净,用油煎香;猪棒骨5斤拍破,老鸭1只剁成大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沫。2.将所有原料放入汤桶,加入葱段60克、姜片、料酒各40克,冲入清水50斤,大火烧开撇净浮沫,改中火煮3小时,再改大火煮20分钟,关火打渣即可。猪肝切成厚片直接水滑更加耐煮,因不追求嫩滑口感所以无须上浆。
年宴菜单上,最受食客欢迎的应是上桌超有气势且兼具丰富可食性的菜品,而这道“鸿运当头”正属此类。行政总厨张永选用家常猪头为原料,结合本地“酥锅”的做法,入自制醋汤煨熟,成菜口感微糯带嚼劲,且由于醋的化解而丝毫不油腻。走菜时则参照“北京烤鸭”的方式,带面皮、黄瓜、葱段和蘸汁上桌,食客可自行卷食,吃不完的还可送回后厨,加黄瓜调拌后再送上餐桌,一菜两吃,超级实惠。
1.猪头10个燎烧去尽余毛,待表面肉皮泛起白泡,刷洗干净,从下颌处劈开,保持头顶皮肉相连,去掉骨头。2.在猪头表面均匀地挂上一层糖色,入六成热油炸至变成漂亮的枣红色,捞出沥油,用两片竹箅子夹牢猪头,下入醋汤大火煮30分钟,加盖再焖4小时,待其完全熟透,捞出备用。猪头表面挂一层糖色,入油炸至枣红色,捞出用竹箅子夹住,入醋汤煮熟2.取一个猪头放入垫有生菜叶的白盘中,另取一盘放入烤鸭饼、黄瓜条、葱段,带蒜泥汁走菜。上桌后服务员先将猪头展示给食客,并说出一套“鸿运当头”的吉祥话,之后将猪头改刀成片以便食用。蒜蓉300克(砸蒜蓉时加入盐20克)、镇江香醋250克、生抽150克、香油40克、白糖30克调匀即成。1.锅入色拉油50克烧至五成热,下入小茴香15克、草果2个、花椒15克、桂皮10克、干姜40克煸香,下葱段和姜片各200克、蒜片100克、干辣椒段50克炒香,捞出装入香料包扎紧。2.汤桶内下果醋(果醋去异味的效果比陈醋明显,同时酸味不像陈醋那般强烈,用它调制的醋汤柔和适口)1000克、巧勺热烹香酱油700克、南酒100克、老抽200克,添入清水20斤,中火煮10分钟,待烧去一部分过于刺激的醋味,下盐50克、白糖1000克搅匀,放香料包,中火烧沸即成醋汤。这款涮品的做法参考了日式寿喜锅常见的年糕福袋,但将内馅换成了荔浦芋头碎,煮熟后福袋吸饱了汤汁,外皮椰香馥郁、内馅软糯咸鲜,非常受欢迎,上桌后放进菌汤或者番茄汤中涮煮,十分美味。
1.将边长约为10厘米的油豆腐剪去一条边,码入托盘待用;韭黄入沸水烫软,捞出挤干水分。2.调制芋泥馅:荔浦芋头洗净去皮,切成小丁,入六成热油炸香,捞出沥干油分后用刀拍散,剁成细末,调入香葱末、生抽、味精、鸡精各适量,拌匀待用。芋头炸香后拍散剁碎,调味待用
3.取一个油豆腐,从开口处塞入芋泥馅20克,用烫软的韭黄将开口处扎紧,根据顾客下单的数量摆入盘中即可走菜。收口成福袋的形状,以烫软的韭黄扎紧亮点:
预制此菜时,并没有使用茶水,而是用鸡油蒸鸡,使成菜口感更香更滋润;走菜时再将鸡油撇出,灌入茶水继续蒸制,使茶香融入鸡身。蒸鸡所用的鸡油可以重复使用,下次使用前需入锅炼干水分,油内融入了鸡的香气,越蒸越香。
1.母鸡10只宰杀治净(每只重约1100克),从尾部开口掏去内脏,冲净血水,加盐抹匀鸡皮与内膛,放葱、姜、料酒腌制30分钟。2.腌好的母鸡腹中填入山药条150克,分装入10个白盆,浇入鸡油400克,覆膜大火蒸15分钟,取出放凉待用。取蒸好的鸡一只,倒出盆内的大部分鸡油,留约10克,在盆中浇入绿茶水(30克甘露茶加80℃热水2000克冲泡而成),撒胡椒粉、盐各5克,上锅蒸10分钟回热,取出撒泡好的绿茶叶5克点缀即可走菜。亮点:
这道菜从大蓉和成立一直热卖至今,是名副其实的“拳头产品”。鱼头好吃的秘诀在于自制的一款黄姜汁,酸香味浓,还带有淡淡的蒜味,能很好地为鱼头去腥补味;而红剁椒、红小米辣、红菜椒三重覆盖,独特的卖相又使其区别于其他餐厅的鱼头菜品。
原料:新鲜花鲢鱼头1个(重约1200克)。
制作:1、鱼头治净,从下颌处一劈为二,在鱼鳃肉厚处砍一刀,冲去血水,加葱段、姜片不断揉搓表面去腥入味;红菜椒3个去蒂、去籽,纵向一分为二,下入六成热油快速拉一下备用。
2、在鱼头表面抹一层猪油,放入盘中,铺上剁椒碎30克、撒鲜红小米辣椒25克,沿盘边淋自制黄姜汁100克,再盖上拉过油的红菜椒片(提前去皮),入蒸箱大火蒸14分钟,取出在表面撒香葱碎20克,浇入八成热油20克激香即成。
黄姜汁制作:仁寿小黄姜1000克(产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切面呈现纯黄色,味道辛辣、姜香浓郁)、芹菜、青椒段各300克、鲜沙姜250克洗净切碎,放入搅拌机加纯净水1500克打成汁,滤渣后加野山椒汁350克、木瓜水250克(酸木瓜800克加清水2500克中火熬制30分钟而成,有一股果酸香气,能使鱼肉更嫩、鱼骨变酥)、蒜香粉80克、辣椒粉50克、花椒粉30克、盐25克、小茴香粉、白胡椒面各20克搅匀即成。
同行探讨:
田长国:酸木瓜是云南特产,市场上不大常见,可否用普通木瓜或柠檬水代替?
李志强:在这道菜中,酸木瓜水的主要作用是使鱼片致嫩并增添果香,如果不好买,可以在熬汁时加入少许普通木瓜的皮以及柠檬片,也有同样效果。制作流程:1、鱼头批量处理装盘,表面撒剁椒碎、鲜红小米辣,沿盘边淋入黄姜汁。2、红菜椒改成片,过油后盖到鱼头上。
3、大火蒸14分钟后汤汁变宽,酸鲜浓郁,即可直接端上餐桌。
此菜并非传统做法的红烧肉,而是王增刚考察过上海红烧肉和广东中山油皇鸭后结合优化而成。他说:“油皇鸭调味方式很简单,效果却出奇得好!它只用酱油和冰糖,烧出红亮鲜香的卖相与口味,食之令人叫绝。可惜黄岛人不喜欢吃鸭子,所以便把这套方法挪用到五花肉上了。”在试制时,王增刚将“里岔黑”猪肉切块后油炸,借用鸭子的调味方式制作,不炒糖色、不加红曲米,只凭1:1的东古一品鲜和冰糖便可以煨出美味红烧肉。在酱油的选择上,他强调东古一品鲜——“颜色红亮、酱香味纯正,效果媲美鸡饭老抽,价格却便宜很多”。小编试吃时,被肉块的质感和口味惊艳到了,它不以软烂见长,其肉皮、肉块呈现出和谐一致的劲道感,弹润丰盈,不硬不柴,着实妙哉!制作流程:1、“里岔黑”带皮五花猪肉15斤洗净、切大块,入沸水焯去血污,捞出沥干,改刀成4厘米见方的小块,下入七成热油中炸至微黄,捞出控油。2、锅入少许花生油烧热,放入蒜子100克、姜片100克、八角5颗、白蔻10颗、桂皮4厘米、白芷4-5片、花椒15克炒香,添清水4斤、东古一品鲜酱油1.8斤、冰糖1.8斤、高度白酒150克、鸡粉30克搅匀,再下入五花肉块翻匀,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煨45分钟,中火收汁。走菜流程:取成品山楂罐头12颗入煲内垫底,将红烧肉码在山楂上,淋少许原汁,入蒸箱蒸透即可走菜。
制作关键:1、收汁时需要不断晃动锅,因为汤中含糖,非常容易糊锅底。2、走菜时需将红烧肉入蒸箱蒸透回软,不可入微波炉打热,否则肉皮会发干。盛器底部垫山楂罐头。杂烩菜全国都有,如福建的“佛跳墙”,山东的“全家福”,四川的“海味什锦”,东北的“乱炖”和“杀猪菜”,这种烹制方法的好处就在于食材众多,炖后各种香气融合,且能提前预制、走菜迅速,因而一直是年节宴席上的主流菜品。今天曹靖大师所演示的这道“牛门群英荟”也是其中一种,以牛身上的各种食材入菜,其做法不难,特别之处在于原料的初加工,比如做肥牛酥肉,曹大师使用生熟芡;而牛脊髓也要先裹蛋清豆粉,再拍干粉炸制,然后入锅煨熟。
肖毅:做酥肉为何要用生熟芡?如何调制?牛脊髓先炸后煨目的是什么?曹靖:所谓“生熟芡”,其实是用凉水和热水分别调制的芡粉混匀而成,用它炸好的原料,即使经过久煮也不易脱芡。生熟芡的调制方法如下:红薯淀粉1000克分为两份,一份加冷水500克调稀,一份加热水500克调匀,然后将两份芡粉倒入一个盆中即成。至于牛脊髓,则是考虑到它质地软嫩,久煮易碎,因而在初加工时裹豆粉、拍生粉,入油轻轻炸一下,这样就能长久保持其形状完整。原料的初加工:1、牛肉丸子制作:选用没有肉筋和肥肉的牛通脊肉5000克切成小粒,先用刀背捶散,再用刀刃剁成泥,放入盆中分三次加花椒水500克,不停搅打上劲,放蛋清10个、盐50克、花雕酒30克以及适量鸡精、白胡椒粉、生粉,不停搅打至牛肉泥质地粘稠,将其团成每个重约25克的丸子,下入烧至冒鱼眼泡的水中小火煮1分钟,待丸子浮起,将其捞出泡入凉水中。 2、肥牛酥肉制作:生熟芡2000克、刀口花椒碎120克(即干花椒不炒,直接斩碎)、盐30克、十三香25克拌匀,放入牛臀肉(要选用半肥瘦的那块,改刀成条,加盐、葱姜水等底料腌制入味,加鸡蛋拌匀)挂糊,下入六成热油小火炸3分钟,捞出沥油备用。3、牛脊髓2000克改刀成段,裹上蛋清豆粉(按照一个蛋清放20克生粉的比例,将原料纳入码斗,搅匀即成),再薄薄地拍层生粉,下入六成热油炸5秒后捞出,此时脊髓外层包裹上一层硬壳,煮后不易碎裂。4、牛头皮、牛筋、牛舌、牛心、牛肠、牛肚各2000克冲去血水,改刀成“大一字条”,牛头皮、牛筋汆水备用。5、胡萝卜、杏鲍菇、香菇1500克切成与牛头皮等宽的条,汆水备用。6、鹌鹑蛋1500克煮熟去皮,拍层薄粉,下入七成热油炸至表面形成一层脆壳,捞出沥油备用。走菜流程:锅入底油烧至五成热,下入葱段、姜片各20克爆香,放入牛舌、牛心、牛肠、牛肚各80克大火爆炒出香,待原料出水、变色,放入汆过水的牛头皮、牛筋各80克继续炒干水汽,添牛骨汤1000克,加少许老抽、盐、糖、料酒、白胡椒粉调色补味,放入牛脊髓、肥牛酥肉各100克、牛肉丸子150克大火煮沸,起锅装入一个砂罐,封牛皮纸,放在煲仔炉上小火慢煨两个半小时,打开牛皮纸倒入炸鹌鹑蛋80克、胡萝卜条、杏鲍菇条各70克、香菇条50克,再一次封上牛皮纸继续煨10分钟,取下砂罐,带一个深口盘走菜,上桌后当着客人的面开封,倒出原料即成。 问:在制作此菜时,为何只将牛头皮、牛筋汆水,而如牛舌、牛心、牛肠等原料却是直接入锅炒制?曹靖:川菜中有种技法叫生烧,是将原料入油加葱姜爆炒出香后,再添入鲜汤或清水,大火烧沸转中火烧熟而成,成菜见汁见油,质软鲜嫩,较为出名的菜肴是老牌名店“努力餐”所制作的生烧什锦。我的这道“牛门群英荟”,便是参考这种技法烹制而成,经过生爆,原料的香味全被激发出来,但鲜味却几乎没有流失,因而成菜的味道更加香浓。可为何要将牛头皮、牛筋汆水?那是因为在市面上很难买到这两种生料,它们大多已经被加工为半成品,入菜前汆水,主要是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制作流程: 1、炸好的肥牛酥肉。 2、牛脊髓先裹蛋清豆粉,再拍生粉,入油炸5秒。 3、牛杂入锅炒香,加牛骨汤,调味煮沸,关火盛入砂罐,封牛皮纸小火煨熟,再放素料煨10分钟,取下带深口盘走菜。 4、上桌开封,将菜品倒入盘中即成。
长按上图二维码
前往《名厨网课》
观看海量旺菜制作视频
投稿邮箱:125475745@qq.com
商务合作:189531348660531-87065151
或添加下文中客服小微咨询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即可添加任一小微
她会告知您如何订阅电子会员年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