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这门课,我感觉自己快被掏空了

职场   2024-07-02 07:00   北京  


—— 用文字传递价值,让成长永不停息 ——

这是我的第 211 篇原创分享

全文2000字,读完约需 7 分钟



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在线做了一次分享,是关于战略解码的。

由于分享的时间限制,并没有事无巨细地一步步讲清楚,只是讲了大致的过程和逻辑。

去年年中的时候,我们的新书《互联网项目管理实战指南》出版了,其中关于战略管理那部分是我写的。

同样,受到书稿字数和各章节内容均衡性的限制,也没有讲特别清楚。

当一些朋友或者同行问我关于战略管理各种问题的时候,我又很难一两句话说明白,所以就萌发了做一门战略管理课程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马上启动。

当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将课程大纲梳理完,雄心勃勃开干的时候,才发现,要把战略管理这件事讲清楚是多么大的工作量。

战略是一个几乎每个职场人都能说两句的概念。

这门学问从方法的演变,到企业的实践已经历经了近百年。


1930年代开始,巴纳德、德鲁克、安索夫等一代管理大师,就开始了对战略的探索。

之后,以波士顿和麦肯锡为代表的国际战略咨询公司开始兴起,成为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并将战略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企业实践中,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孕育创造新的方法。
之后,来自世界顶尖学府哈佛的波特,用一己之力,顶起了定位学派的宗门。

他的三大战略理论,价值链分析等,到今天依然被广大企业界和专业咨询公司奉为圭皋。
19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动荡了世界格局。

美国的乘势而起和日本的衰落,让战略学界也风云诡谲。

丰田等一大批日企在精益思想的加持下,逆势翻盘,孕育出了时基战略理论,而变革的兴起让迈克尔哈默的企业再造理论红极一时。
是的,到这里故事也只讲了1/3。

当我沿着这一路梳理下来之后,发现好像自己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儿了。

在完成了前两节课的开发之后,我找了几名社群的学员试听,算是进行一次验证。

虽然大家反馈很好,但我还是搁置了。

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搁置不代表放弃,因为这成了心事。

好像一件没干完的事,每天不经意就在心里揪你一下。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使命感吧(这就是命啊)。

我鼓起勇气,把所有能找到的经典书籍以及今天中国企业(如华为)和咨询公司的战略最佳实践一个个啃下去。

过去7-8年做过的咨询项目,以及在企业做战略管理的工作资料重新一份份梳理下去。

转眼半年过去了,大家好像慢慢淡忘了,我也好像没那么着急了。

毕竟好酒需要时间的孕育,我跟自己这么解释。

去年年底,一个原来试听的伙伴问我:朱老师,您之前那个战略的课开发的怎么样了?

浑身一激灵,感觉像是遭遇了那个一直拿着刀的蜗牛(罗振宇演讲中的一个笑话)。

又不久,一个中高级项目管理从业者约我1-1求职指导,他要求职的方向,就是一个外企的战略岗。

我发现自从决定做这件事之后,身边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与其相关了。

我给自己下了个死命令,今年6月底前,必须完成课程开发。

之后我就进入了披星戴月的模式。

在最后的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里,以周为单位,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一边梳理案例、一边制作和完善课件。每周末用来写讲稿、录制和剪辑。

终于在今年的6月27日,我完成了最后一节课的录制。

 

为了这门课,我读了二十多本专著,写了近20W字的读书笔记和课稿。

与其说这是一份给大家的答卷,倒不如说是给自己的礼物,因为它涵盖了我从2015年进入咨询行业到今天,在战略管理领域几乎所有思考和实践经验。

 

这是一门什么课呢?

我当然不可能把所有战略方法都堆砌在一起,那就成了大杂烩了。

针对中高级项目管理从业者和采取项目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这门课希望能帮大家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个,我们如何理解所处的行业以及周边环境的各种变化

第二个,我们如何全面且正确地理解公司战略,甚至参与和支持公司战略的制定

第三个,我们如何对战略进行有效解码,成为可以完成且相互协同的工作

第四个,我们如何有效监控和评价战略绩效的达成情况,并持续复盘改进


以上四个问题,也是这门课的主体部分。

在此之外,我又花了一个章节,对战略流派的历史演进脉络、今天常见的战略管理方法论、战略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战略运营型PMO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同时,我还在最后一个章节增加了一个番外篇:用战略思维指导个人职业选择。

希望除了当下的工作本身,这门课中的思想、内容和方法还能对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指导作用。

 

这门课不是一个理论课,而是一个实操课。

小米、京东、拼多多、淘宝、比亚迪、可口可乐、英伟达等30+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商业案例分布在每一节课的每个知识点中。

同时,我还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主要脉络,贯穿了整个战略制定和解码的全过程。

我并没有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过,但作为战略咨询顾问,这并不影响我洞察这个行业,甚至每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策略。

这就是战略思维和方法赋予我的能力,希望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也能具备。

 

关于课程的介绍,文后的这张海报有更详细的信息。

如果你感兴趣,建议先扫码试听,前三节课都是免费的。

如果觉得我足够有诚意,也确实是你的菜,会有收获,再购买。
这门课没有速效,也没有快速。

学完之后并不能直接让你升职加薪,但能帮你打开看待自己所在行业、企业、甚至工作的另外一个视角,以及掌握一套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最后,祝你学有所成,学的开心~

-----------------------------------
关于我

曾在石油工程、管理咨询、IT互联网行业从业,在京东、字节、得物等互联网公司担任PMO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专家,并作为独立咨询顾问和讲师服务过数十家互联网、芯片设计制造、工程、钢铁制造、通信等行业客户。
抛开这些虚头巴脑的title,我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爱阅读和深度思考。每年写读书笔记超过30W字,深度文章10W字。并参与撰写书籍《互联网项目管理实战指南》。
购买本书,直接扫码下单,更便宜:

项目管理ACADEMY
互联网大厂前PMO总监,《互联网项目管理实战指南》合著者,独立咨询师+讲师。自媒体写作7年,专注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和项目管理。喜欢深度思考,坚决不写爽文,只写有价值的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