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够不着,低的看不上,项目经理求职难可能跟形势关系真不大(可能会删)

职场   2024-10-17 10:25   北京  

—— 用文字传递价值,让成长永不停息 ——

这是我的第 221 篇原创分享

全文3500字,读完约需 7 分钟


最近几个月帮朋友和客户发了好几个项目管理岗的招聘,有不少同仁来跟我了解情况。
有一些确实是有年龄限制,比如百度的一个岗,但也有一些中小企业确实没有任何大厂的矫情。
也就是不管你什么学历的,年龄是否超过40,只要有能力都可以面试,都有机会。但短板就是薪酬跟大厂比缺少一些竞争力。
但奇怪的是,对于天天嗷嗷着要找工作的,恨不得打算先送个外卖,跑个滴滴的,竟然在面对工作机会的时候,会挑选。
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特别是处于中间层的项目经理,就是有10年左右经验但是又没有中高层经验的,这种情况更多。
简单说就是高的够不着,低的看不上,对形势和自己即没有理性判断,又缺乏有效行动力,剩下的只有哀怨和吐槽。
我不禁觉得,或许找不到工作跟目前的形势关系真不大,只不过经济形势放大了这个现象而已。
问题都处在自己身上。

01 项目经理求职红海集中在中间层

如果把求职看成是一个TOB的业务,招聘其实就是招标,简历就是投标、面试就是验货。
这意味着,求职本身就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每个专业领域其实就是一个细分市场。
如果把岗位按照薪酬或者级别来划分,其实可以分成三层。
最底层是基础岗。要求不高,有基本的项目管理经验,脑瓜灵活,有学习力和潜力就好了。这种岗位面向的大多是5年左右的PM。薪酬一般不超过2万,大多数在1.5W左右。
最上层是专家岗。要求很高,普遍需要有战略能力、经营分析能力或者项目集管理经验。这种岗位一般面向的是15年以上的PM。薪酬一般很少低于3.5W,大多数是在5W左右,有些甚至更高。
高的要求意味着对年龄的宽容度也比较大,足够牛逼的,40以上也是能接受的。
中间层是高级岗。这是个最尴尬的层级,要求不低,工作挑战性不小,但是由于价值层级不够,因此薪酬拿不到专家岗的那个高度。一般面向的是10年左右的PM。
这一层是竞争最激烈的。
过去5-10年各行业的扩张,让很多项目经理有机会成长到这个级别,但是由于受到公司业务形式的制约,基本上是在一个单一的方向上在发展。
大多数这个层级的PM除了做项目交付,几乎不会其他的东西。能力的多元化非常有限。
而因为疫情推动的最后一波数字化红利期在2022年放开以后已经结束了,叠加形式的紧张,所有公司都在砍业务,自然不需要那么多PM了。
而红利期内一招鲜吃遍天,过分依赖平台能能力发展起来的PM突然面临再就业,会感觉猝不及防。
这个层级内的PM大多已经有了家庭和子女,有房贷要还,更要命的是已经形成的消费惯性,一下子还真降不下来。
即便自己个人降级了,家庭怎么降级,子女怎么降级?
所以,这一层是内忧外患的集中区。
这时候怎么办?

02 夹层中的高级项目经理们怎么办

其实问题没那么复杂,就两条路。
一条是努力提升下自己,然后拼一把高级岗。
另外一条就是,有机会先抓住,将简历中的履历续上,然后在工作的过程中,再琢磨别的路子。
提升自己怎么提升?
如果你关注高级岗位的话不难发现,基本都要求有战略能力。那什么是战略能力?见下图。
上面这张图是我之前所在部门的业务架构。标红框的就是战略管理职能内的所有工作。
这里面每一个部分拆解开来都是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比如:战略规划。
按照最经典的定位理论,至少包含以下子模块:

摘自我24年新课《成为战略级项目管理从业者》
而每个子模块里面,有包含若干个知识域,每个知识域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的工具和方法。
将其中的每个细分知识域和工具方法都搞清楚,然后再将整体操作逻辑打通。预计需要6个月的时间。
这是每个购买我这个课的同学我都会坦诚相告的。
6个月很长吗?
很多人会觉得好久哦,我要学这么久才能有提升。还不如碰碰运气,没准2-3个月就能找到一个好的坑。
这种想法基本上注定了就是N×2-3个月的等待和消磨。
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因为“稀缺”导致的隧道思维,会让人形成越来越短视的行为倾向。
什么稀缺?时间和钱包里的money。
如果选择了ALL IN一把,半年内保证能掌握这套体系。而这个时候,变化最大的是,看待过去工作的视角。
你突然知道简历怎么写能显得逼格高了。
至少面试的时候,你直到怎么用市场集中度分析和五力模型做竞争分析了。
你的思维不局限在交付一个环节,而是从行业洞察、市场营销策略开始就已经开始理解一个项目的价值了。
其实,大多数人不是没干过战略,而是干过他也不知道自己干的战略相关的工作。这就属于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那部分盲区。
即便没干过,看别人干过,再学完回过头来想都会通透几分。
这不是我说的,是我的学员反馈给我的。
为了帮大家学会这门课,我专门精挑细选了9本书籍,作为辅助读物。任选一本免费赠送

点图片即可进入我的课程平台主页,第二个就是这门课

如果是初学者,入门的建议读《好战略坏战略》,这本书的好处在于案例很丰富,而且没有特别绕的方法论,但是对战略思维的认知非常正确。
我自己看过2遍,并且深受影响。
如果是有一定基础的,建议看《战略三环》,这本书非常系统全面。我也看过至少2遍。在京东、字节等做战略规划的时候,整体思路基本一致。
如果对商业模式这个领域特别感兴趣,可以看《商业模式创新指南》。我的课上特别有两节对商业模式和战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说明。
如果你对商业模式情有独钟,这本书能吃透就差不多了。
总之,如果坚持走项目管理的路,向上提升就必须经历这个过程。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快的方式了。

另一条路就是先找抓住一个机会,工作中然后再琢磨别的路子。
如果你确实对项目管理这个工作很感兴趣,那无论什么公司,什么领域,只要能进去,就有价值。
先不要管薪酬是多少,因为市场总会给你公允的回报。不公平是暂时的,稀缺的永远不会没有市场。
重点是,项目管理这个工作实操性很强,很讲感觉,因此你是不能长时间离开牌桌的,必须持续在一线呆着。否则很容易退化。
从个人提升角度,跨领域的项目管理能进去其实更有价值。
因为,同一个领域呆久了会形成思维固化,认为项目就得这样管,其实不是。
我自己之前是在石油工程行业做PM,然后又是咨询公司,然后去了IT行业。
这几个行业的项目管理思路都不一样。虽然都能用PMP来套,但是行业特征的区别,一定程度上会对方法论的裁剪有影响。
横向对照不同行业的项目管理,其实是有利于知识迁移的。
如果确实不太想干项目经理了怎么办呢?
那就涉及到转型的问题。
转型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
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徐雷:不是周期性下行,而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学会主动转型,才是职场人对抗残酷现实的必备技能(完整版)
并且用一个专栏,从心法、方法和干法三个层面讲转型怎么转的问题。这个专栏第一期会连载50篇,目前已经写了20篇。


转型的关键是打开自己的格局,解放思想,不要受到自身标签和岗位身份的限制。
不要看不上表面上不太体面的事情,其实今天直播卖课跟“摆地摊”没啥区别。
只不过看起来逼格高一点而已,本质是一样的。
放得下面子,才能得到里子。

03 股市涨了,形式会越来越好吗?

最后稍微讲一点宏观的判断。这个只能点到为止,否则可能会被封号。
首先,股市跟经济之间没啥必然关系。股市是可以被操纵的,而且一般都是被操作的。经济这东西,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通过局部的调整获得整体上的改变。
其次,股市的分析,一般是三个维度,政策面、资金面和基本面。
这三个里面,政策面和资金面都是猛药。见效快,但是不长久。而基本面相反,见效慢但是长久。
所以,今天股市涨上去了,是因为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基本面怎么样主要就看七个指标。
1. GDP规模和增速
2. 景气度指标。包含采购经理指数PMI和全社会用电量和交运吞吐量
3. 经济贡献分析。包括消费、进出口等
4. 经济周期和趋势。按照周期理论,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5. 物价水平。包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6. 就业情况。主要是失业率。
7. 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
以上7个指标的数据都是公开的,你可以去查,然后做横向对比,就知道基本面是什么情况了。
需要说明的是,就业水平的指标,口径不同数据就不同。什么意思?
如果你明明没有工作,但是在送外卖,或者开滴滴,算不算失业?
在咱们国家不算,算灵活就业。
就业人口的官方定义:16岁(包含16岁)到退休年龄期间,在调查的周内从事1个小时及以上的劳工。
你只要每周工作1个小时以上,不管干什么,你都在工作,你没失业,不计入失业人口范畴内。
我大概讲这些,基本你就能判断了。
稍微补充一点,国家在每个年底都要冲业绩的,这个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跟你们公司年底冲业绩是一样的。
所以,很多大动作都在Q3开始酝酿和落地。
因此,你再看股市或者不久之后的楼市,你就知道到底驱动因素是什么。
关于驱动因素的分析我在上面提到的课里也有讲。无法公开讲,大家自己看吧。
最后稍微总结下。
对于每个人而言,你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就是自己的基本面,你是要短期内碰运气还是改善下基本面。
这是每个人的选择,命运即选择。
希望大家都能越来越好~

项目管理ACADEMY
互联网大厂前PMO总监,《互联网项目管理实战指南》合著者,独立咨询师+讲师。自媒体写作7年,专注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和项目管理。喜欢深度思考,坚决不写爽文,只写有价值的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