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毕业前,请你读完:这些看似如花的行业,实则危机重重
职场
2024-12-25 09:05
北京
最近有即将毕业的同学,私信我工作选择和职业规划的问题。
我觉得有必要给应届生、校招生写一篇文章,拨开那些如花公关宣传迷雾,露骨的谈谈真相。
以下内容中的观点均有据可依,所有参考资料我都列在文中,你也可以自己搜索查阅。
根据拉钩招聘和知乎24年10月份联合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求职抽样调研报告》,新发职位量和投递量TOP10的行业,分别如下:
无论从公开的文章,还是行业内企业的宣传看,这些热门行业之所以热,那都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对于校招生而言,求职就像是第一次进赌场上桌的玩家,其实对规则和庄家的套路往往最不清楚,也最容易随大流和跟风。
这里我摘三个行业:
人工智能、内容社区/短视频和电商,
跟你客观说说,这些行业的实际情况,给你做一个参考。毕竟,不仅男怕入错行,其实女更怕。
01 人工智能:后天很灿烂,今明两天都很惨
从23年开始,AI的一系列亮眼表现,就已经在媒体圈炸出了好几拨浪花。
以至于,很多研究机构将23年视为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会被载入史册的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我们先梳理下。
数据摘自:艾瑞咨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IV》
生成式AI只是AI应用的冰山一角,但由于它的传播效应足够强,因此引起了最大的关注。
根据前嗅大数据纰漏,23年1年,中国注册成立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了53.36万家。截至24年底,预计相关企业总量已经超过了200万家。
从注册量上也印证了,这是大趋势的事实。
可这只是事实的一面,另一面是:
23年注册的这53.36万家企业,到24年底,已经有7.4万家(~12%)注销或不再活跃。
也就是说,如果毕业后随机进入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有12%的概率,这家企业1年内倒闭。
这还是客气的。实际上预计有80%的人工智能企业,在未来5年内会陆续倒闭。
以上听起来很吓人,但这是任何新兴产业从萌芽到走向成熟的必然规律。
下面我说几个你多多少少知道的事实:
1. 共享出行:资本堆积而成的尸骨
如果你今年大四,那么当你还在上初中的2015年,会发现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开始在马路上肆虐。
15-16年正是共享单车行业崛起的时候。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17年,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人民币,融资总额更是达到超百亿美元。
有人将共享单车的历史称之为中国本土版的“颜色革命”,确实非常形象。赤橙黄绿青蓝紫几乎成了一道彩虹,甚至于到后期连颜色都不够用了。
创始人之间的竞争,其实是资本跑马圈地的竞争,而各个单车企业只不过是那批马而已。
直到今天,金沙创投的朱啸虎和腾讯马化腾之间,就哪种智能锁才是未来的朋友圈争论依然历历在目,像极了香港赌马圈台上台下的情景。
由于商业模式一直不清晰,加上扩张过快,且资本寒冬临近,18年,丧钟开始敲响。
ofo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境,数十亿用户押金无法退还,最终退出市场。直到目前,ofo的押金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其实,创始人戴威如果不执着于对公司的掌控,而及时将企业出售,也许黄色的小车今天依然还能看到。
相对而言,摩拜和小蓝车的境遇要好一些。
摩拜更名为美团单车,小蓝更名为滴滴单车。另外还有一家哈啰单车,最终进入阿里支付宝首页。
单车作为一种场景,最终只能融入到更大生态之中,成为一种服务的补充,用来黏住客户。
从最多77家企业并存,到最终三足鼎立。
共享单车的故事就此落幕。
2. 新能源汽车:淘沙已过,战局未定
提到新能源汽车,你能说出哪些牌子?
比亚迪,特斯拉、蔚小李、小米、华为、吉利,还有吗?
你可能还能说出一些名字,但这些都已经是大浪淘沙之后的结果了。
新能源汽车的号角,吹响于2010年初期。那时候政府系能源汽车政策开始陆续出台。到23年,国内乘用车整车领域的品牌数为
129个
,其中,自主品牌超
90个。
根据界面新闻的分析,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只剩下
19个
。
今天你能叫出名字的,或是大浪淘沙之后的幸存者,或是崭露头角的新星。
或许中间还会有一些新的企业诞生,就像小米汽车一样。
到30年,最终笑傲江湖的19家企业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一个顺应形势的新产业,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过了萌芽期,进入到血气方刚的青年期。
正如10年前的电商行业一样,正是旧人宝刀未老,新人跃跃欲试的时候。
可产业的规律决定了,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出行革命,能源革命,会以比我们预期快的多的速度形成格局。
我举这两个行业的例子并非是要唱衰人工智能行业,而是要说明规律。
当新的风口产生的时候,从政策、到资本、到各个新秀的登场,都会在各大媒体圈掀起“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图景。
为了更大的战略,以及背后各自的利益,这个情景是上述每一方都希望看到的。
可是在时代的宏大叙事背景下,毕业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观点往往是被塑造的,洞察是模糊的,选择是盲目的。
02 内容社区/短视频:进去很难,出来更难
内容社区/短视频行业涉及的平台和企业你一定都不陌生。
从豆瓣、知乎、B站,到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
这些基本上是今天该领域的主流企业。
从就业的角度,上述企业相比较而言都算是很好的选择,至少目前看每个平台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特色,并且已经在各自的细分赛道站稳了脚。
但这些热门的企业的岗位,与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相比,就是九牛一毛了,因此,学历内卷无可避免。
《24届毕业生求职抽样调研报告》显示,近9成毕业生求职时遭遇职场学历内卷。
因而,对于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而言,那些趋之若鹜的高大上企业,其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实际上,对于自主意识强的人,大厂反而并非是好的选择。
我自己在京东、字节、得物都工作过,在自己创业后写过一篇文章: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去福利环境太好的公司工作:你需要的是清醒自主地成长,而非囚笼与圈养
。
所谓福利环境太好的公司,指的就是这些大厂或者热门互联网企业。原因在上面那篇文章里都有讲到,我这里只列举三个核心观点。
1. 给予越多,索求更多,福利不是爱,是枷锁
2. 优越感和虚荣心,以及越来越强的心理依赖让个体主导性丧失
3. 组织意志和个体觉醒之间的冲突无法调和
如果你是大厂毕业的,那大概率还希望去另一个大厂,因为你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环境以及做一个组织的螺丝钉。
如果你希望未来自己做一点事情,成功概率比那些什么都干的小厂出来的要低很多,因为
你已经很难接受模糊混沌的东西,渴望规范和清晰。
大厂的光环,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让你觉得自己很NB,其实离开了平台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那如果你没啥自主想法,就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苟着呢?
抱歉,基本没机会。
一方面,年龄是个魔咒,虽然它不合理,但这就是法则和现实;
另外一方面,核心的岗位竞争激烈容易被PK掉,非核心岗位容易被优化掉。
最后一方面,你未必能熬得住。
大厂人可以扪心自问,你每天做的事情,有多少是自己内在觉得有价值的?
有没有30%?我不知道。
我曾经作为管理者,我自己的自主性还更强一点,我觉得也就50%~60%,是我自己觉得有价值的。
剩余的呢?是你不得不做的。
对于80后而言还好一点,对于今天的毕业生而言,我几乎可以断言你会熬不住。
也因此,很多毕业生选择了灵活就业。
调研显示,24届毕业生中有49%愿意灵活就业,原因如下图。
以上三个原因中,自由和自己喜欢加起来接近
90%。
时间自由和自己喜欢背后都是自我主导,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至少我个人这么认为。
波士顿咨询发布过一个报告,名字就叫:
未来的工作,应该以人为中心。
而以人为中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其中之一,也是今天国内企业开始效仿的,叫
灵活办公。
但是灵活办公的太少了,我知道的只有携程和去哪儿,还是俩竞对。
携程先发布的,然后去哪儿处于各种考虑,立马跟进。
因此,如果你进入了大厂,不要高兴的太早,从个人成长多想想,比享受大厂的环境和福利更有意义。
如果你没有进入大厂,别气馁,命运的齿轮也许就在这一刻开始转动,你会收获更加丰富、更接近社会现实的职业经验。
灵活就业基本上是未来5-10年的一个趋势,说白了就是你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
03 电商:格局已定,折腾不已
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基本上就你知道的那几家了。
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加上随着内容平台流量逐渐兴起的抖音、快手、小红书,以及很快就会入局的视频号。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垂类电商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剩余的综合电商就是今天中国的电商格局。
在经济体整体的消费活力没有恢复之前,很难再有新的电商平台崛起。为什么?
存量已经不够这些家分的了,所以大家都在往国外跑。
但是国内还不能放,稍一放就有被蚕食的风险,而且基本盘还在国内,所以战略上就不能丢。
而对电商企业而言,几乎所有的电商企业都是以攻为守的。
这就是我说的折腾不止的意思。
我们常常讲的内卷为什么在这些平台企业非常盛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业务本身的可拓展空间有限了。
拼多多崛起的时候瞄准的是下沉市场,因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绝大部分在三四五六线城市,而京东和阿里(天猫)从17年到22年基本上都在做品质经济。
直到拼多多崛起以后,大家都开始往下沉市场跑。
互联网电商的天花板由移动互联网人数中电商用户渗透率决定。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99.8%。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电商的渗透率在22年已经达到70%。下沉市场的渗透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空间不大了。
当我们看抖音视频号,发现很多来自农村、山区的人都开始拍视频的时候,就知道移动互联网已经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消费人群。
因此,我说电商在国内的空间基本已经到顶,剩下的一方面是存量竞争,一方面是争夺下沉市场最后的份额。
因此,电商行业的未来主要在海外电商。
海外电商基本上按区域可以分为三块:东南亚、欧美、中东和非洲。
东南亚是目前中国电商出海的主要目
的地之一,
Shopee(Sea Group)、Lazada(阿里巴巴支持)和Tokopedia(字节跳动支持)都是国内巨头的海外触手。
欧美目前做得最好的是SHEIN。
中东和非洲还是以前处女地。
海外做电商的挑战,不是卖东西那么简单。
中国电商之所以发展得很迅速,是有两个大前提在支撑。
一个大前提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物流、支付、通讯网络、信用体系等等;另一个是近20年整体经济的增长。
这两个大的基础,在海外很多地方都不具备。
比如说,中东和非洲,别说物流,就连地址信息可能都无法完整获取。不是电商公司获取不到,而是很多买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住。
欧美成熟吧,但电商将中国商品输出的结果可能导致当地贸易保护主义的抵抗。
因此,电商公司在打两场仗,
一场是存量保卫,一场是出海抢滩。
两场都不好打。
如果你选电商公司,进入到这两场战场,那国内部分会非常卷,海外部分会很不稳定。
以上是我简单就几个行业跟大家做的一些分享,希望在你离校毕业前能有所了解,至少在选择什么的时候,不会特别盲目。
在择业的时候,我的逻辑是,先选行业,再选企业(业务),再看专业领域。
而不是先考虑是做产品还是做运营,还是做项目,因为哪个企业/业务板块都有这些岗位,但是价值、活法和发展千差万别。
以上内容,非常感谢我曾经辅导过的部分学员提供的信息,他们的很多人就在上述三个行业中,或步履维艰,或正在考虑转行。
无论你即将毕业,还是已在路上,如果信得过可以考虑我的1-1陪伴式辅导,帮你做更适合你的选择,一起应对发展路上的挑战。
24年12月31日前,有优惠。
-------------------------
服务介绍: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这个服务的内容和交付形式,我在海报之余做一次详细的解读,站在大家的视角做一次左右手博弈吧。
先看下海报:
您可能还有以下疑问:
1. 1-1咨询的效果你要如何保证?
首先,所有的咨询,如果未能满足预期,本次咨询次数不计。
咨询过程基本上按以下三个环节推进:
1)确定主题和时间
每次咨询前我都会和您有充分的沟通,收集核心信息,确保共识背景问题和预期。
由于咨询时间有限,我会帮助你聚焦你最该解决的问题,作为本次咨询的主题。同时和您确认咨询的时间。
2)二次确认
基于确定的主题和背景信息,我需要1-2天准备咨询物料。
我的咨询物料示例如下:
正式咨询开始时,我会再次确认上述问题
3)咨询材料以及咨询录屏均提供给您作为后续的使用
咨询材料提供PDF加水印版,录屏为防止泄露会上架小鹅通后开通指定无限期观看。
如咨询结束后,您认为未能解决最初约定的问题,或给出符合预期的方案,本次咨询次数不计。
可以重新确认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约时间咨询。
截至目前,上述不符合预期的case,0例。
特别是个人咨询,我基本上是按照企业咨询的标准来完成的。
2. 1-1咨询的次数到期没用完怎么办?
咨询卡分为1年5次和2年10次两种.
到期未用完次数的,可以选择延期1年。
如果不愿延期,可以在扣除折扣(如海报上最后一部分)以及剩余次数对应的费用后,全额退款(海报没写,以此为准)。
3. 次卡附加的课程和权益有时效限制吗?
分两种情况。
对于本身就是终身制的课程,如《成为战略级项目管理从业者》没有时效限制。次卡到期后,依然有效。
对于本身时效为1年期的,按次卡到期日计算。
4. 次卡的50元定金能退吗?
可以。1月31日前,如果确定不需要,给我发【000】即可全额原路退回。退款时效不超过2小时(系统操作)。
5. 老学员的优惠怎么计算?
老学员优惠如下:
所有购买过上述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和我个人都有记录。
在下单前,我会跟您1-1对账。您确认后我发等额优惠券,直接减免相关费用。
该减免的费用,也作为次卡到期未用完,退款时的扣除依据。
6. 我现在报次卡会不会费用太高了?
您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判断:
1)服务中是否包含您经常遇到的各种难题?
2)这些难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可能给您带来的损失是多少?
3)该次卡服务从25年开始,恢复599/小时;其中非次卡除了咨询服务外,不享受任何其他课程和权益。
4)在人数达到50人时。非次卡涨价到799元/小时,因为我要尽可能满足次卡用户的咨询需求。
以上实事求是,您可以自己做一次成本收益分析。
如果不确定,也可以先支付50元定金,锁定优惠价到1月31日(定金支付码在海报最后),定金可退。
7. 我可以和其他人团报1个两年卡吗?
可以多人团报1个卡,但我只对接1个人,至于咨询次数如何分配,您可以跟团报的内部协商分配。
同时,折扣部分只扣除对接人1个人的,而不是所有人的累加扣除。
8. 可以开发票吗?
次卡可以开票,开票后不可退款。
最后声明下,以上折扣优惠截止到
24年12月31日
项目管理ACADEMY
互联网大厂前PMO总监,《互联网项目管理实战指南》合著者,独立咨询师+讲师。自媒体写作7年,专注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和项目管理。喜欢深度思考,坚决不写爽文,只写有价值的干货~
最新文章
怎么办?我觉得罗振宇老师今年的跨年演讲还不如我23年的(附视频)
2025,别再定目标,去构建系统!马斯克、达利欧真正的成功秘诀
好的年底总结,需要有干货,也要加点湿料
清华双学士,康奈尔硕士,求职小米生态链PMO,完全看不懂JD是要干啥(文末有福利)
毕业前,请你读完:这些看似如花的行业,实则危机重重
毕业前,请你读完:这些看似如花的行业,实则危机重重
徐雷:不是周期性下行,而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学会主动转型,才是职场人对抗残酷现实的必备技能(完整版)
任正非、雷军、于东来告诉我们:40岁,一切才刚刚开始
【首发招募】1-1陪伴式辅导:这不是一门课,而是一场跨越周期的陪伴
项目管理叠加阿米巴模式,为中小企业注入新动能
【首发招募】1-1陪伴式辅导:这不是一门课,而是一场跨越周期的陪伴
【首发招募】1-1陪伴式辅导:这不是一门课,而是一场跨越周期的陪伴
做了快20年项目管理,越往后越发现基本功的重要性
关于项目复盘,看这一篇就够了(附模板)
关于项目启动会,看这一篇就够了(附模板)
年薪96w!项目经理新赛道,我决定入局!
AI时代下,项目经理的努力方向与AI无关
项目经理能力培养的三个关键词:环境,系统和基本功
如何对项目经理进行分级?诚邀参加第四届中国项目经理大会
高的够不着,低的看不上,项目经理求职难可能跟形势关系真不大(可能会删)
无敌了!强烈建议项目经理尽快拿下软考!
为什么离职赛道失败率那么高?工作干不好的人,单干也通常很难成
取代项目岗,国内又一新兴岗位在崛起!这才是项目经理未来5年最好的就业方向!
走过10年职业转型路,我确定:转型,不是放弃,你其实什么都没有失去
读完《单干:成为超级个体的49个关键动作》,我从10000字的读书笔记中梳理了6条适合普通人的副业方法论
《逆行人生》打败你的不是逆境,而是内心无休止的胡思乱想
社群学习的真正魅力,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体验一场自我主导的胜利
努力寻找出路,也与自我和解 | 24年我最推荐的20篇原创合集
努力寻找出路,也与自我和解 | 24年我最推荐的20篇原创合集
我,40岁人大硕士,项目经验丰富,却不知未来在哪(真实案例)
深度分析小红书、腾讯、京东等六个互联网公司现招战略类JD,送你4个有效的转型建议
去哪儿官宣灵活办公,CEO陈刚的这封邮件堪称结构化写作典范,且另有深意
我,普通项目经理,入职年薪不到30W,4年过百万
写完这门课,我感觉自己快被掏空了
黄铮:低价成就的首富,最终还是整个社会买单,这并非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
福利来了:2024PMO大会,门票,送!
当今企业面临的三座大山,PMO要如何来背?
PMO搭建的起点是解决问题,这么多问题,我该从哪下手?PMO搭建和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系列3
为什么需要建个PMO,没有行不行?PMO搭建和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系列2
上任第一天,我说:如果有一天PMO不再有效,我愿意亲自解散它
东哥给采销兄弟加薪20个月,采销是干啥的?项目经理是否能转型做采销?
为什么需要建个PMO,没有行不行?PMO搭建和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系列2
上任第一天,我说:如果有一天PMO不再有效,我愿意亲自解散它
找我咨询
上任第一天,我说:如果有一天PMO不再有效,我愿意亲自解散它
从敏捷已死到苦OKR久矣。为什么那些“成功”的方法到你们公司就不好用了?
找我咨询
我,PMP、PgMP、PfMP都有了,但依然找不到工作
港大硕士求职懂车帝,看JD貌似都干过,又不知道跟个人经历怎么关联。约了两轮辅导,连男朋友都来了
宾夕法尼亚硕士,从没做过B端业务,求职字节企业服务战略实习岗,她该如何应对?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