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文字传递价值,让成长永不停息 ——
这是我的第 218 篇原创分享
全文2500字,读完约需 7 分钟
你好,我是朱华睿。
我自己是一个重度文字爱好者,从中学开始直到今天,几乎每天都在阅读,并且涉猎范围非常的宽,几乎覆盖了哲学、历史、社会、文学等各个领域。
而管理学和一些职场实用的书籍在我的涉猎范围中,只是冰山一角。我很庆幸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除了更多元的看待这个世界,自己的工作之外,有着比同龄人更深入、系统甚至独特的思考角度。
也因此,我做了一个新号【破茧者共读会】,内容包含:思维提升、生活心理、创业致富、职场工作、个人成长和学习管理6个领域。
而现在这个号将继续专注在项目管理及其相关的专业领域。
所谓【破茧】有两层含义:
第一,打破信息茧房,分享更多元的深度内容。
新号的内容中,80%是我这么多年收集、整理的深度文章;20%是我自己对上述六个领域的思考和读书笔记。
第二,打破自我的束缚,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在我自己职业转型的过程中,跨领域的深度阅读和思考,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也因此较少地受到行业和专业岗位的限制。
从石油行业的工程师,项目经理、到咨询顾问,互联网大厂总监,到现在做咨询顾问和独立讲师。职业转换的过程中,有挑战,但总体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希望我读过的,以及我正在读的和思考的东西,也能有助于你打破对自我的束缚,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在新号发布的一个读书笔记摘要,希望对你有帮助~
也希望新老粉丝,关注和支持我的新号。我们一起破茧吧!
最近一直在读陈欢老师的《单干》。
这本书是陈欢老师用3年时间访谈了上百位年入百万的普通人,总结出他们成为超级个体的成功经验。并提炼出了5项核心修炼,49个关键动作。
我一边读,一边对过去进行复盘,并写了10000字的读书笔记。
这篇文章,我按照六个核心问题对书中的要点做了分类整理。
这六个问题分别是:
1. 你的机会在哪里
2. 什么是正确的认知
3. 如何做你的产品
4. 从哪里找到用户
5. 如何促成交易
6. 流量和品牌哪个更重要
如果你也在搞副业的路上,推荐阅读。
内容不长,但字字珠玑。你不必全都学会,只需选择最有触动的几条开始。
如果觉得有启发,建议阅读原书。
tips:读书笔记太长,所以我做成了近40页PPT,需要的请【关注】后在公号【首页】发消息:单干,即可获得下载链接。
1. 你的机会在哪里
那些无法被垄断的杠杆才能被普通人利用。内容和技术恰好是为数不多的比较难被垄断的杠杆。
AI会从最基础的效率型岗位开始不断占据人类的工作,迫使我们转而从事充满创造力的,或者需要情感互动的这些AI比较难替代的工作。
机会永远在边缘,在板块交界处。你不用成为一个领域中的前1%,只需要成为两个领域的前25%,在交集中寻找机会。
中高端市场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时间...在服务中高端客户的过程中能挖掘大量真实的需求。
不确定才能创造个人的机会和红利。
2. 什么是正确的认知
如果不想过被他人主导的生活,你就必须自己决定怎么做,而且有勇气去做。
对一人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是客户的信任。我们并不需要追求盲目的扩张,持续发展、保持盈利,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突破了产品能力的关卡,财富自由就已经在不远处招手。
凡是让你越来越稀缺的工作,不急不躁,慢慢磨砺。凡是让你越来越标准化的工作,及时清醒,早点抽身。
心中一定要永远有杆秤,不断权衡客户为了解决问题愿意付出多大的成本,这才是真正的价格上限。
小有积累,对标行业优秀前辈中与自己起点类似、能力相仿、拿到结果的人。
减少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越多,不确定性越高,离钱越远。
求大问题的模糊正确比追求小问题的完美精准重要得多。
终身学习才能逃离内卷。大量输入自有思路。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研究驱动:深入研究=研究深+研究透;长期研究=关键时点+关键变化,独立研究=独特视角+数据洞察
构建知识图谱:形成 问题—结构—知识点 的基本构架。
3. 如何做你的产品
从咨询到标准化产品。遇到新业务,我自己的经验是先做咨询,再做产品。
纸板模型验证:逆向开发,不断迭代反馈。在完成纸板模型的验证后,你将获得一批宝贵的种子用户。
人设是个人品牌的记忆点,人设三要素:真实、聚焦、稳定。
精准定位:
第一步,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步,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
第三步,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第四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
内容筛选用户的方法:一是多谈为什么,少谈怎么做。二是万事拉回本专业。三是点名目标用户。
写作为王:如果你的精力只够学一种内容形态,一定要选择写作。
降低门槛:很遗憾,爆款无法通过大量堆积时间雕琢出来,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出爆款的诀窍是什么。
推石模型:一旦把关注点从意志力转移到习惯,努力这件事也随之从鸡汤变成科学。
忘记目标,专注体系:与目标体系不同,习惯体系是一个平稳连续的过程。
输出拉动输入:培训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是客户花钱帮助我学习。
4. 从哪找到用户
建立关键词绑定。关键词是用来描述定位的词语...想办法建立关键词与自己的强绑定。
了解平台特点。比如视频号推崇正能量,小红书推崇实用指南,抖音推崇泛娱乐化。
引导用户分。产品好,用户自然愿意推荐。内容有感召力,转化效率高。
写作吸引用户:能逻辑清晰地输出观点是内容的下限,即基本要求。写得引人入胜才是本事。
讲好用户故事:口碑内容旨在不断讲好用户因你而改变的故事。
卖爆自己。先解决个人品牌的基础问题。你是谁?你能提供什么价值?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如何证明?
多平台分享。每周争取去别人的社群做一次分享,或直播连线。每次交付完产品和服务,引导用户分享并转介绍新用户。
5. 如何促成交易?
提供高溢价产品。记住,总有人愿意为更好的效果支付更高的溢价。
界定投入和产出。消耗时间的意义在于让用户有更大概率拿到想要的结果。确定性越高,客户的付费意愿越强。
从咨询到产品。在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等我找到解决方案后,我会把这些解决方案再打包成产品出售给我的客户。
纸板模型验。如果开发课程,你就先做好一个章节。如果提供专业服务,你就先筛选典型用户给出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思路。
引导用户关注价值。如果是实体产品,你可以寄送样品,并引导用户只关注其中某个功能。
让大量的用户见证。不断积累势能,通过朋友圈、文章、短视频、直播向所有能触及的用户辐射影响力。
做出选择就是进展。做商业需要有进展,做出选择就是进展。有进展,才有可能性。
6. 流量和品牌哪个更重要
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分配更多的资源建设个人品牌。
做品牌并不意味着不做流量,而是不做没有积累的流量,不做一次性的流量。
先成为小圈子里公认的品牌。
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
长期围绕某个行业、某个人群深耕,比追逐热点趋势更容易成功。
投资于人。你的成功不取决于你的能力表现,而是取决于社会,以及社会如何看待你的能力表现。
善良、温暖、勤奋、乐观、自信、有趣、爱分享、爱帮助别人,以及遇到问题也愿意寻求帮助。你能做到以上几点,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有人主动靠近你。
设好边界。第一条边界为价值观边界,不好意思发朋友圈的事情不要做;第二条边界为专业度边界,不懂行的事情不要做;第三条边界为精力分配边界,另起炉灶的事情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