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给采销兄弟加薪20个月,采销是干啥的?项目经理是否能转型做采销?

职场   2024-05-30 08:49   北京  

—— 用文字传递价值,让成长永不停息 ——

这是我的第 206 篇原创分享

全文3300字,读完约需 10 分钟



5月27日,东哥视频官宣加薪的消息,现场掌声雷动。这一波给采销岗的加薪是半年来的第二次了。

距离618开卖还有4天时间,关键时刻的一剂强心针想必预示着恶战一场。

有粉丝私信问我项目经理能否转岗采销的问题。

由于不同品类采销的工作内容差别较大,采销岗位的特殊性等原因。这篇文章我详细解答下,希望对有想法的同学有帮助。

本文内容大纲如下:

1.  采销一体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2.  不同品类采销岗的工作区别和原因

3.  项目管理从业者求职采销岗靠谱么


01 采销一体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传统行业中,采购和销售原本是分开的两个专业部门。

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采购的工作主要是满足组织价值创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服务,而公司将这些资源和服务通过复杂的过程形成具备市场价值的商品,再由销售卖给消费者完成价值变现。

类似于京东、淘宝等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本质都是渠道商。只不过一个的模式是赚差价,一个模式是赚平台服务费(如广告、搜索排名等)。

也就是说,电商公司并不会生产商品,而只解决商品到消费者的匹配和对接问题。

由此,为了提高匹配对接的效率和效果,采购和销售岗位在早期电商平台成立的时候就是一个岗位,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延续了下来。

这意味着什么?

传统公司中成本控制主要是采购负责,而营收主要是销售的职责,两者之间形成利润。

而采销岗位的出现,意味着无论成本、营收还是利润都由一个岗位承担了。

如果把每个采销岗都看成一个独立经营单元的话,那他基本上就是一个公司。在整个电商价值链中,其他环节都是支持和辅助作用,而采销是核心价值链的核心。

熟悉京东历史的同学知道,东哥当初在中关村摆摊卖多媒体产品的时候,本身其实就是个采销。

而今天京东集团的采销,是千千万万个东哥的化身。

这也是为什么加薪要从采销入手的原因。



02 不同品类采销岗的工作区别和原因



当年东哥这个采销001卖的只是多媒体产品,而今天京东的SKU已经过万了,很显然没有谁什么都懂,因此,采销岗的分化不仅是数量上的复制,还需要根据品类、消费群体特征等重新考虑工作内容和岗位设计。

这里举两个例子,也是京东正在招聘的两个采销岗,我们看看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很显然,第一个是3C数码的采销岗,而第二个是营养保健品的采销岗。在JD中明显能看出这个区别。

除此之外,这俩岗位至少还有以下五个差异:


第一,业务侧重点不同

3C数码岗位更侧重GMV增长和利润提升,需要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销量和降低成本。

而营养保健品类则更侧重价值链整体优化,包括上游供应、渠道下沉、消费者体验等全链路。


第二,策略制定差异

3C数码岗位需要制定品牌策略,通过营销和品牌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还需要制定商家策略,区分自营和第三方商家的不同模式。

营养保健品类则更关注商家协同,如何高效整合商家资源,实现共赢。


第三,供应链管理差异

3C数码岗位需要专注于采购谈判,压低采购成本。同时要保证货源的持续供应。

营养保健品类则需要全面优化整个行业价值链,提升整体利润能力,而非单纯压低采购价格。


第四,营销手段差异

3C数码营销更侧重新品发布、促销活动等,需要与多个线上线下渠道对接。

营养保健品类则需要基于用户和行业特点,创新营销方式和场景,打造品类心智。


第五,创新能力要求不同

3C数码岗位需要对新事物有好奇心,能发现新的产品形态并推动迭代。

营养保健品类则需要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能在营销模式和用户场景上不断创新突破。


为什么同样是采销,会有这么多区别呢?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三方面:


第一,产品本身的特点和竞争环境。

3C数码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技术迭代快,因此需要快速响应市场以及品牌方的需求,快速上架商品并通过促销等一系列营销手段完成销售。这里面速度是关键!

一部手机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是寿命,寿命大概是4年)一般就1年的时间,销售高峰期是早期的3个月,过了这个时间窗口,竞品的新产品一发布,销售量瞬间走低。

而营养保健品生命周期相对就长多了,因此更注重品牌塑造和长期发展,所以更侧重价值链整体优化和创新营销模式的探索。

另一方面,3C数码的竞争环境太激烈了,产品本身同质化严重,价格战不可避免,因此需要精细化运营提升效率,压低成本获取利润。

而营养保健品行业则竞争相对缓和,产品同质化程度较低,更需要差异化营销巩固品牌影响力。


第二,目标消费群体的区别

3C数码产品属于高涉入度消费。消费者决策周期较长,对比评测多。因此需要制定品牌策略提升知名度,与多渠道对接覆盖用户。

营养保健品属于低涉入度消费。购买较为impulse,更需要创新场景化营销引导消费。

什么是高/低涉入度消费?

简单说,就是衡量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越高就是高涉入度,反之则为低涉入度。

高涉入度购买决策过程较为复杂,消费者会主动搜集大量信息,比较不同品牌和产品,评估利弊得出理性决策。比如买车、手机等大额消费。

低涉入度购买往往比较冲动和感性,消费者不会花太多精力搜集信息,主要依赖习惯、直觉和营销刺激做出购买决策。

由于这种区别,导致两类商品在销售策略上完全不同,日常运营中的重点也有很大区别。

再加上3C数码行业对大数据、用户画像等数据应用较成熟,可以基于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和动态调整策略。

而营养保健行业的数据应用相对滞后,主要是基于数据发现行业问题和机会点,制定整体运营策略。

因此策略的制定和调整的频率也会有很大区别。


第三,供应链模式的不同

作为平台渠道,从销售端要营收,从供应链端要利润。

3C数码产品供应链长,环节多,上游分散。因此需要整合供应链资源,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

而营养保健品供应链相对简单,上游相对集中。所以更侧重行业整体的价值链优化和利润最大化。

3C和营养保健是两个很有代表性的品类,类似于3C的还有大家电、汽车、奢品;类似于营养保健品的还有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家庭清洁等类目。

所以,如有同学想面试采销,基本上看我这篇文章的两类分析就足够了。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就是图书和出版。

这次京东618对图书出版的压价导致的50多家出版社联合抵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图书类比较特别的一点在于,他是可变涉入度产品,消费者分化的比较严重。原因是书的类别太多了,消费者购买动机也千差万别。

不过这种类目比较少,篇幅限制我这就不展开分析了。大多数类目都可以归结到3C和营养品两类里去。


03 项目管理从业者求职采销岗可行性


从上面的分析,相信你也能对采销这个岗位是干啥的有一定了解了。

如果你是个有心的读者,建议在本次618期间除了剁手之外,也观察下不同品类商品的营销策略、价格策略有什么不同,然后思考下为什么会这样,会对我上面讲的内容有更多理解。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取决于你是否是个有心人。

接下来讲讲项目管理从业者求职采销的可行性问题。

这里的项目管理从业者包含了项目经理和PMO的所有岗位。


首先,从能力要求上,采销岗虽然是以运营工作为主,但是也需要很多基本能力做支持。

比如:策略规划能力、跨部门跨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绩效数据的监控和管理、数据分析等等。

这些能力一般项目管理从业者都应该是具备的,也是求职中的优势。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如果你决定求职采销岗,请你把简历内容向这个方向进行侧重。

我在给同学辅导的时候一直强调,同样的一段经历可以拆分出不同的视角。从哪个视角描述,取决于你的目标是什么。这就是简历定制干的事


其次,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两个岗位对能力经验的要求也有不少差别。

比如,对所负责品类行业、市场、用户的理解,这是项目管理从业者的最大短板,除非你原来是在这类公司工作。

另外,就是营销推广策略、玩法的设计,除非你做过商业化项目,否则只是交付型项目管理,几乎不会涉及上线后如何推广的问题。

刚好,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数字化时代,如何让项目价值看得见》,涉及到上述交付后的价值验证环节,大家可以阅读参考。

最后一点,就是供应链管理能力。除非你做过大型工程项目,否则也不涉及供应链管理的问题。

以上三点是项目管理从业者在求职采销岗最大的挑战来源。

如何应对?

需要根据你求职的目标岗位和你过去的经历具体设计。

可以确定的是,从求职面试的角度,上述三个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在短期内弥补掉,剩下的就是面试时如何扬长避短地回答。


如果感觉有收获,请点一点、转一转、赞一赞。
如果你也在准备求职面试,希望有更针对性的辅导,可以扫码加我,并备注:求职辅导。

对于校招和留学生,会有特别的优惠。
-----------------------------------
关于我

曾在石油工程、管理咨询、IT互联网行业从业,在京东、字节、得物等互联网公司担任PMO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专家,并作为独立咨询顾问和讲师服务过数十家互联网、芯片设计制造、工程、钢铁制造、通信等行业客户。

抛开这些虚头巴脑的title,我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爱阅读和深度思考。每年写读书笔记超过30W字,深度文章10W字。并参与撰写书籍《互联网项目管理实战指南》。
加入我的学习交流群,请扫码备注:我要入伙

项目管理ACADEMY
互联网大厂前PMO总监,《互联网项目管理实战指南》合著者,独立咨询师+讲师。自媒体写作7年,专注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和项目管理。喜欢深度思考,坚决不写爽文,只写有价值的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