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时代需求和培育时代新人,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各门课程原则上至少要用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体现了新课标鲜明的导向性——跨学科学习。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如何在新课标下有效地实践跨学科学习等,也成为影响中小学教师开展具体教学实践的关键问题。
为理解新课标精神和跨学科相关内容,帮助教师厘清跨学科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中涉及“跨学科”的相关语句、段落进行内容分析,提炼了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设置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原则,以期为落实跨学科学习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跨学科学习的六大特征
从定义来看,目前仅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义:“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中,综合学习指向对生活经验、正式学习、不同观点和学科知识等的整合,意在克服分科教育对知识的割裂。
因此,跨学科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推进综合学习的方式之一,跨学科学习不仅强调实现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还强调学科间知识与方法的“联结”,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从特征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六个特征分别是真实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跨学科性和综合性,如下表所示。
其中,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是跨学科学习的本质特征,强调学科间的关联与整合,督促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时,不能仅重视学科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科之间显性或隐性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结构化组织学习内容。
真实性、实践性、多样性和探究性是跨学科学习的一般特征,强调跨学科学习要结合真实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实践与探究兴趣,使个人在参与群体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知识、信息、理论等探究具有真实意义的、与学科知识应用相关的难题,并整合相应观点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综合来看,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可以这样认为:基于学生学情,围绕具有真实意义、探究和实践性质的研究问题,以某一课程内容为基础,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以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跨学科学习的设计逻辑
跨学科学习活动属于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且以学科学习为基础,因此,其设置逻辑应迎合课程设置逻辑,本文借鉴了信息科技课程的设置逻辑,并以此提炼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同时,考虑到新课标文件中多次提到了跨学科学习的具体开展方式,因此新增了学习路径这一环节。综上,本文主要从素养表现、学科逻辑、内容承载、学习路径和学业质量五个闭合环节来分析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
1.素养表现
素养表现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育人的预期目标,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具体的学科素养,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两者互为补充和促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
关于学科素养,各课标均着重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对其内涵作了准确的描述。而跨学科素养指整合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以解决超越单一学科范畴的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解决跨学科问题的实际表现中被观察与测量。
新课标虽未提及“跨学科素养”一词,但全文多次提到促进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发展,包括跨学科学习能力、跨学科应用意识与能力、跨学科实践能力与跨学科研究能力,跨学科素养不仅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补充,两者之间也会相互促进。例如学习学科概念有助于跨学科概念的形成,跨学科能力提高又会助力学生深化学科概念与方法。
2.学科逻辑
学科逻辑是指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新课标以主题、项目和任务等形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科逻辑、不同学段学生的水平,统筹设计单学科主题与跨学科主题。
单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科逻辑的集中体现,强调整合学科内知识,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学科间的相互关联,目的在于融通其他学科内容以促进学生对相关学科内容的深入理解。
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单学科主题学习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单学科主题学习板块是学科学习的基础,而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是学习的提升与拓展。此外,在学科安排上,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单学科主题的教学有机结合,穿插在单学科主题学习中进行。
3.内容承载
教师在选取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内容及教学素材时,应充分考虑所要达到的素养要求,以及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
一方面,学科内容的选取既要立足于本学科内容,注重与单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又要跨出本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并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进行组织。内容安排上,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可以融入单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也可以单独安排,以某一单学科主题为核心或整合多个单学科主题,再结合其他学科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与方法,综合设计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另一方面,内容的选取也要联系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切的、贯穿始终的情境。具体而言,情境素材的选择可以因地制宜,围绕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或真实的历史事迹,从多学科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挖掘、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将其改造成跨学科实践的问题或任务。
4.学习路径
确定跨学科学习内容后,需要选择适切的学习路径。
首先,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实验探究、体验与模拟、课题式学习等活动实践来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性思维。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学情、学科特点、学习目标等,体现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路径。例如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水平,小学低年级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以观察、记录、参观、体验为主;高年级学段采用项目化学习,以设计、参与、调研、展示为主。
最后,还要确定学习场所与学习成果类型。学习场并不局限于教室与实验室,还可以利用社区生活场景和文化场馆等,将资料解读与实地调研结合起来,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支持。关于学习成果类型,跨学科实践活动要以物化的学习产品为基本学习成果,并注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形成,如作品制作、实践活动报告、学习成果说明、方案报告及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等。
5.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检验学生在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后是否达到预期素养表现目标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参照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的相关原则。
首先,强调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一方面,通过采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等评价方式,并使用学习任务单、学习过程记录单、学习过程评价表等工具来全面记录与评价学生的日常活动表现。另一方面,通过创设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跨学科问题情境,纳入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等方式改进评价的总体效果。
其次,新课标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来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其中,教师要与相关课程教师合作,对学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原则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的设置逻辑,本文提出以下三条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原则。
1.贯彻素养导向,发挥教学评协同作用
由于社会问题的日益综合化,单一学科知识已无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这迫使学校教育必须从单纯传递学科知识的应试教育朝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进行改革。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作为落实课程育人要求的重要载体,其设置的学科逻辑、内容承载、学习路径和学业质量都要贯彻素养导向。而要落实素养导向,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结果的评都要围绕素养表现目标,保持一致性,以发挥三者的协同作用:
第一,要保证评与教的一致性,即教师要根据素养表现目标刻画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并在教学设计时体现评价标准。
第二,要保证教与学的一致性。
第三,要保证学与评的一致性,即要根据学生“学了什么”来制定评价内容,并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2.坚持学科立场,同时兼具跨学科特征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置是对分科教学的补充、巩固和深化,而不是对分科教学的否定,也并未跳出学科框架,因此要坚持学科立场。
首先,无论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设置的课时占比还是学科逻辑都表明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学科学习的基础,而是对学科学习内容进一步展开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应用,因此只有学好每一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跨学科学习。
其次,坚持学科立场强调以本学科内容为主干,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以有效避免“重过程经历、轻知识学习”的现象,促使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同步发生。
再次,坚持学科立场有利于明确实施主体,降低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难度,也更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情。
最后,跨学科性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学习目标的确立、主题与内容的选取、学习路径的选择、学业质量的检测等方面都要具有跨学科特征,体现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3.推进主题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既要突出主题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程度,加强学科之间内容的关联性,又要推进教学方法的变革,体现学生中心理念。
为此,教师要把握好本学科的大概念及其与相关跨学科概念间的关系,以主题形式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还要推进教学方法的变革,选择与主题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达成素养表现目标。《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3版)》提到的项目式学习,其学习理念、特征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内涵相契合,是承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典型路径,因此也是新课标中提到较多的教学方式之一。
来源思维智汇,整理自《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内涵、设置逻辑、实践原则与基础》,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李老师:13770863047(微信同号)
周老师:18994708658(微信同号)
张老师:13915922042(微信同号)
关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并设置星标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