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指导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张华教授在“第三届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上进行了《立足新课标,创绘素养本位课程蓝图》主题讲座,以下为张华教授讲座内容。
什么叫做素养本位课程
我想首先回到原点,来讲究竟什么叫做素养本位课程,先给出一个定义,我写过很多论文和书比较枯燥,不想去重复这些内容,我想就简洁的来说。
所谓的素养本位课程,就是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课堂上(在教室里或教室外)去做事,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课程。这里一切知识技能都是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这个背景下,也就是素养本位课程的理念下:
学生要从做题人转变为做事人,创造者和问题解决者。
老师的角色要从现成课程的传递者、讲授者,转变成课程的创生者。
也就是你在上课之前,把课程开发出来,创作出来。在课上成为一个流动的教练和专家,指导学生去做事。通过做事去展示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核心素养去发展。
因此在本次课程当中,素养本位的课程就自然地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俗语,老师都比较犯愁,比方说:大单元,大观念,大任务。具体什么意思?
我还是想通俗的讲,所谓大单元,就是让学生完整的、整体的做成一件事,再也不是零零碎碎做的一张一张的试卷,而是要把一件事情要花一个月左右做出来。因为人性是可变的,人做了什么事就会成为什么人,天天做题就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人,天天做事(完整的事)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体现了发展和经验的连续性,这点特别重要。
什么是大观念呢?大观念就是我们做事不能瞎做,基于理解去做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和社会上做的事是不一样的,社会当中的人是根据经验去做事,我们是根据理解和观念去做事。也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学科思维和概念理解,大观念就是概念理解。
什么是大任务呢?因为观念是不可传递的,刚刚我们也谈了,把已知的知识从书本上记下来,或者从老师的嘴里说出来,结束的叫信息不叫知识。杜威也讲了同样的话,观念和理解具有不可传递性。必须自己亲自获得,因此我们七十年代以来,从前苏联进口的教育学是错误的,为什么说是错误的呢?他认为观念是可传递的,理解是可传递的,灌输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前苏联教科书的内容,但这个是错的,错误的教育学是我们国家教育学的主体,长期以来是主体老师们,我甚至说我们国家的教育学教授呢,还有一半以上自觉不自觉地在坚持着凯洛夫的教育学。(注:凯洛夫的《教育学》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其主要特点是重视知识的系统学习,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作用)
但这种教育学是错误的,尤其在今天就更加错误,在今天的AI时代就更加错误,因此我们一定要去把我们的课堂学习过程的主体,变成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去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因此提出大任务。什么是大任务呢?大任务就是产品,或者作品,因此大任务就是把做的事变成产品,也就是把观念给物化,通过观念的物化,通过理解的表现去促进观念和理解之发展。这就是大任务的含义。
因此,我们要重新去理解素养本位课程改革和教育强国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教育国策。我对教育强国的理解,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强壮,创造力强盛,责任心强大——“三强”。而我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解老师们,不是考试成绩好,不是中考高考成绩好,不是考上了多少北大清华和重点高中,而是学生的创造力强,老师的创造力强,因此素养本位课程是教育强国的基础,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怎样设计“大观念课程”?
首先厘清课程、大观念、大观念课程的定义,走向素养本位教学的老师们,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是提取核心概念,凝练的大观念。
刚刚无论是在坐的王蔷教授,还是丁书林老师,他们都是不同的方向,一个是英语,一个是教育技术,都提到了概念性理解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形成了可迁移、可带走的概念性理解,才能解决复杂问题。而这个概念性理解要怎么形成呢?老师必须提前把它设计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来,以此去引领所设计的探究任务,这样才可能完成。所以这一步特别难。
什么是课程?教科书不是课程,课程标准不是课程,什么才是课程呢?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教科书作为资源,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需要,体现老师自己的专业风格和特长,持续开发的“课程单元”,这才是真正的课程。换句话说,我的课程,我开发出来去上。老师通过创造课程去发展理解,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完成探究任务去创造知识。这是核心素养时代,对老师和学生的基本期待。
大观念即学生的概念性理解,是转化为学生经验或认识的专家理解或思维方式。大观念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核心概念,抽象的核心概念,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第二个就是概念性理解,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的学生可能形成的概念性理解,一般有一个句子或命题构成,这叫大观念,构成概念理解。
因此,什么是大观念课程?大观念课程就是以学科大观念为核心内容,学科实践为基本方式,旨在发展学生概念理解与核心素养的课程。这个东西怎么做?我在实践当中,包括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的老师们在内,一起来探索的,形成了六步:
第一步,确定大主题。也就是把学科知识回到真实情境当中。
第二步,进入大情境,真实情境。真实情境不仅是现实的生活,真实情境既包括你的真实生活情境,又包括模拟的准专业情境。
第三步,跨学科概念。
第四步,提取本单元的学科概念。
第五步,形成探究问题。
第六步,形成新三维目标。
通过这几步就能把大观念课程设计出来。
第一步:纵观横联,形成大主题。大主题叫概念性主题,大单元也是概念性主题,这里大的意思是强而有力、可迁移。
一个大单元主题需要符合三个标准:
第一,学科的典型内容;
第二,学生和老师都感兴趣;
第三,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探究。
这里以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熊雪老师和彭娜老师的研究为例子。他们先统计,从教科书第一册到第六册纵向来研究,对标国家课程标准、对标国际的课程标准,由此把整个统计分为:数据分析低段,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中段,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高段,纵向区间来考虑,然后再定位本单元具体在哪个位置去。纵观横联,形成大主题,对应大观念。
第二步:回归生活,进入大情境。一定要意识到,学生学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大观念就是让人活地更明智更精彩,生活的指导是大观念,这是一定要想明白的。学科、AI工具、理性都是生活的工具,不能丢了生活。如果我们的孩子百分之二十都得了抑郁症,说明国家教育的设计自上而下就错了,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这叫三个维度:自然、社会、自我。自我当中:我是谁,我们如何表达自己;自然当中:世界如何运作,如何保护自然;社会维度当中:我们如何组织自己,我们身处什么时空。这样就可以把整个内容都回到了大情境当中去。
第三步叫做追求理想,选择“跨学科概念”。这里的核心概念既是学生的思维工具和心智模式,它具有四个特点,第一:抽象性;第二:非时间性;第三:非空间性;第四:可迁移性。只有符合这四个标准,才叫做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选择跨学科概念,我给大家提供了中小学都够用的十个跨学科概念,像:形式、变化、功能、原因、联系、观点、道德、审美、创造、反思。如果中学还不够,还要再增加另外八个,像:发展、逻辑、系统、文化、时间、空间、特征、互动,八个跨学科概念。先选出来,都是开放的,还能增加。
第四步:聚焦主题,提取学科概念。“学科概念”是探究学科主题的“概念视角”,是形成学生“概念性理解”的基础,一般由5-7个构成。一般我们选择了几个,比如选择三个到四个跨学科概念,然后再提取三、四个学科概念就形成了本单元的概念网。
这是我在幼儿园做的例子。幼儿园在城墙边上,城墙是一个事实。三大维度中,选择的社会维度;六大领域中,选择的我们身处什么时空;超学科概念就是:形式、功能、原因、责任。探究问题就关于,城墙什么样子的?(结构)干什么的?(防御的)为什么建城墙?怎么有城墙呢?(人类智慧的结晶)我的责任是什么呢?(保护城墙,文化传承),就把学科概念提出来了。连幼儿园都可以做,所以中小学也可以做。
第五步:问题为本,提出探究问题。一定要提出问题来。用乔布斯的话说,假如你能当海盗,何必参加海军,提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三类问题,事实性问题,有唯一标准答案的;概念性问题,最核心,没有标准答案的;辩论性问题是更加开放的,这就是埃里克森的观点,提出问题。
第六步:理解取向,形成新三维目标。我们今天走向大观念课程以后呢, 不是不要知识技能,而是让知识技能成为发展概念性理解的手段,验证概念理解是否合理的工具,我们叫形成新三维目标,叫大观念、新知识、新能力,就构成了今天的课程目标撰写方式,比方说位置和方向,核心概念、大观念、新知识、新能力。
怎样设计“大任务教学”?
所谓大任务教学,是以概念性理解的行为表现为基础,设计单元“表现任务”及评价标准,进而形成结构化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当中发展“概念性理解”,在表现素养中发展素养。在“大任务教学”中,学生由“静听者”转变为“工作者”,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流动的教练”与“学生合作者”。
那怎么设计大任务教学呢?
设计的第一步:设计“表现型任务”。总分总设计,总的任务先设计出来,学习开始之前,先完成什么任务先设计出来,量规是什么设计出来。
第二步,形成“任务量规”。
第三步,形成“结构化子任务”。
第四步,设计出来子任务。
这是我们今天备课的基本路径。先把作品设计出来,就是逆向设计。
3月30号,我在济南一个普普通通的公立学校,他们做了一个“旅行”超学科的主题,看看是怎么设计的。
学科涵盖语文、道德与法制、科学,提取跨学科概念:形式、功能、责任;学科概念、大观念,然后马上开始探究前测。
在表现性任务中,角色——旅行图册设计师;受众——父母;作品——旅行图册。评价量规:达到成功标准,超过成功标准,接近评价标准,远未达成功标准。子任务一:济南印象;子任务二:我的旅行箱,这个任务一定是作品的方式;子任务三:我是文明小游客;子任务四:旅行手册。它有一个主题,每一步总任务到子任务。
展示的是子任务一,济南印象,孩子们就先去开会,问问入会者济南印象印象看起来是什么?先了解需求,提了想法以后就给游客制定济南的游览图,分了几个小组。小组合作,思维工具,游览图叫做精英设计师、首席设计师、优秀设计师,进行设计,合作完成一个济南的旅行图、吃货路线图、文化路线图、运动路线图等等,有五个小组完成了以后,进行画廊观察,去展示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整个的过程。接着,把这个东西推荐给入会的观众,按照这个方式去旅游。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基本的方式——变成了任务。
总之,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做事、合作创造、合作解决问题当中健康成长,这是核心素养对老师和学生的基本期待,大家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来源全球融合课程创生研讨会,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综合整理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李老师:13770863047(微信同号)
周老师:18994708658(微信同号)
张老师:13915922042(微信同号)
关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并设置星标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