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牛鼻子”。如何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如何将课程理念、原则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育人实践,这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第三小学提出“发现未知,成就更好的自我”办学理念,以“五育融合”和“发现学习”作为学校课程育人实践的触发点,积极开展“五育-发现”课程体系设计与研究,形成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
11月16日全国中小学课程建设系列培训活动,点击下方按钮预约>>>
将课程建设的突破口
与上位育人要求适切起来
学校的课程建设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目标内容层面要体现国家的育人要求和学校办学目标,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过程展开层面要制定科学高效的实施策略,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三是结果呈现层面要能够通过课程评价对育人方向、办学目标进行检验与反馈,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我们提出的办学理念,通过一系列“发现”要素的研究,满足并解决学生发展的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内外结合,综合发力,以“发现”点燃未来,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于育人目标,我们用“五育融合”思想贯通起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类课程,以"发现学习”理论为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撬动办学各要素的提质转型。
(一)从课程设计上尝试体现“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既是国家定义的人才的基本素养,也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每个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这五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我国对学校质量普遍的、统一的要求。
我们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未来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中小学阶段是为人的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打基础的阶段,发展并培养学生的“五育”,就是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奠基。我们从课程设计入手,探索构建一个能充分体现“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达成全面发展的课程育人目标。
(二)以“发现”为内涵彰显育人价值
“发现”是人的一种觉知和探索行为,是每个人生面皆有的冲动与愿望。在认知发展的逻辑上,“发现”上承对万物万事的好奇与探索,下启对未知未来的创造与遐想,具有知行一体的自主性特征。
发现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这种以“发展一种探索新情景的态度”为主旨的认知过程,就是发现学习。相应地,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就是要用探究的技巧去发现科学的基本规律。
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研究,我们认为,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通过“发现”,学校教育才会更接近其本源。一方面,以“发现”为内涵的教育与教育的本体性主旨相一致,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不断发现自己、发掘自己、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学习的效果与个人的内驱力有很大关系,自主的觉察与醒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因此以“发现”为内涵的学校教育能够充分体现出育人价值。学校教育要充分关注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需求,设计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课程,为孩子的“发现”创造赋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拥有更多的“发现”因子,促进其五育素养的发展,培养其探索未知、应对未来的能力。
在动态创新中
实现课程融通与办学个性化追求
发现是创新的前奏,创新是发现的延展与结果。在“五育-发现”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我们逐步厘清了课程各内涵要素之间的关系与走向:五育是“基”,发现是“质”,呈现的创新实践是“魂”。“五育-发现”既是课程定位和内涵,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实践。在“五育并举”办学基础上,旨在通过一系列个性化“发现”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形成五育融合的教育生态,达成五育并举的育人愿景,体现了学校在办学上的个性化追求。
(一)“三阶课程组"实现整体育人结构化进阶
在课程的结构上,我们提出以“五育思想”为联动基点搭建课程融通的交互式支架,用“三阶课程组”逻辑体系实现整体育人的结构化进阶。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基础上,建设基础、拓展和创新三类课程,构建五育融合、素养进阶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在学生成长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设的桥梁,课程建设不应该是静态的内容或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条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调整和生成的适应性“跑道”。我们始终秉持动态的“现在进行时”研究,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结构内容,在时间与空间上为学生规划呈阶梯性和连贯性的学习内容,突出其与培养目标、办学思想等的一致性,以及在课堂教学、日常活动中始终为育人目标服务的表现性内容体系(见图1)。
图1 “五育·发现”课程体系图
(二)创造性回应课程的动态要求,体现育人广度和内涵深度
我们认为,课程建设的动态属性决定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应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与发展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变,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程实施上,我们提出以“双向立体化”校本研究策略来回应课程的动态需要,即以横向“平衡综合发展”拓宽课程的育人广度;以纵向“聚焦学科核心”探索课程的内涵深度(如下图)。
“平衡综合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以动态思维设计“五育发现”课程。“平衡”不是静止,只有“动态”下的平衡才可以持续。学校致力于改变当前“智育独大”的课程偏好,用“动态”的眼光关注五育的平衡与发展,以“四不”建设原则和“三化”进阶路径去研究设计“五育-发现”课程结构与内容,期待实现课程美美与共的生长样态。
“四不”建设原则指不缺项,补齐开足五育课程;不弱项,有效提质五育课程;不分离,有机统一五育课程;不滞后,创新实践五育课程。“三化”进阶路径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普及化、创新课程个性化。
二是以未来视角设计跨学科综合性活动。一切创新,都是从打破边界开始,而“跨界”就是打破边界的另一种创造性努力。通过跨界,可以实现认知和探究领域的多元融合。“跨界”,是信息智能时代教育关注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的一种趋势。
我们认为,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没有学科区分的,“五育”中的每一“育”,都具有整合性与跨学科性的特点,不是某一学科能够独立培养的。因此,学校提出以“五育融合”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科知识结构特点,通过学科间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等诸多关联要素的整合优化,结合未来人才需求,探索在跨学科活动中实现综合性学习。如在拓展课程中,我们设计了“发现”系列和节文化课程,在创新课程中,设计了社团课程与空间课程。我校明确提出了以跨学科学习、主题项目式学习作为主要形式,尝试打破学科之间、学段之间、家校之间、时空之间等制约学生五育发展的界限,通过“综合性”学习的迁移与运用,将各科知识弥合得更加完整而立体,把五育融合得更加突显而全面,从而给学生以完整认识世界的学习和生活。
“聚焦学科核心”也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聚焦核心素养,开展学科本体性研究。我们借鉴松山湖中心小学课程校本化经验,针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问题,以实现学科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学习为目标,明确各学科改良研究的方向。在语文学科开展“主题教学”研究,关注语用主题的学习;在数学学科开展“问题教学”研究,关注数学思维方法的学习;在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学科开展“现象教学"研究,关注知识与生活的联结、反思与创新的学习;在体育、音乐、美术学科开展“1+X教学”研究,关注“技趣互足”提升能力素养的学习。
针对当下学科教学的主要问题,我们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科本体性问题研究为抓手,创新学科教学的路径,探秘学科育人的突破口,以点带面,进而优化五育的素质培养,让五育目标在学科教学中指向更加明确,让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更加真实且具体可行。
二是改进学习方式,回应学生生长性需求。问题即需求,需求即课感。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呈现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我们提出“技术辅助,方式创新”解决方案。技术辅助,就是利用先进的数智校园技术,搜集捕捉大数据,建立学习者模型,科学剖析并指导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探索匹配适合学生成长的学习内容与路径,助力“五育-发现”课程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方式创新,主要是指学校在基础课程教学上“三个指向”的创新研究,即指向常态化的“发现育德”研究、指向深度学习的“发现课堂”研究和指向生活化的“发现自我”研究。
学校倡导并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自主开展能够结合多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创新研究,如探究性学习、混合式学习、项目式学习、问题化学习等,不断丰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生成度和适应度,努力实现“匹配式”个性化学习向“拓展式”和“提升式”个性化学习的层级进化,以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适应性学习能力的生长,变“学会”向“会学”“会用”转向,让以“发现”为特质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学生未来成长中的关键能力。
来源人民教育杂志
作者系赵晓天,东莞市松山湖第三小学副校长、党支部书记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李老师:13770863047(微信同号)
周老师:18994708658(微信同号)
张老师:13915922042(微信同号)
关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并设置星标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