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部在202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地方课程建设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提出了“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从2013年起,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立足于珠海舆情,充分挖掘珠海本土的自然、社会、人文、科技资源,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学养扎实的历史老师编写了《人文珠海》地方系列课程读本,着力于特色化与兴趣化,力图以《人文珠海》系列读本为中心,结合学科教育,对原有课程进行资源和路径的拓展,构建主题内容、呈现形式和实施方式等各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01
课程定位: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3年时,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现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曾面向全市的中小学做过一项关于珠海市乡土文化的问卷调查,原本只是无心插柳,却不曾想在此过程中折射出乡土历史和乡土文化教育的一系列困境:首先是受限于高考和中考评价体系,学校的课程体系依旧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乡土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几乎为零,忽略了通过深挖和讲述本地的历史故事、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导致学生在历史文化课程学习体验方面的缺失;
其次,在面对有如潮水的外来文化,校园文化中充斥着“哈韩”、“哈日”的不良倾向,学生对于所谓的日韩偶像如数家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十分寡淡,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显然对本身的传统文化自信心不足。
意识到上述问题之后,珠海教育研究院决定在现有的课程框架之下,开发高品质的珠海历史文化课程,从“历史、文化、社会、个人”四个维度,充分发挥地方历史课程的结构性作用,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和事迹,传递着道德力量和精神价值,引发学生的共鸣,真正意义上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02
读本开发:锚定综合发展的育人愿景
历史文化课程读本是历史文化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脚手架。从2014年起,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组织了珠海市内的一批优秀历史教师,开始编写《人文珠海》小学版和中学版的系列读本,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在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视野差异,本套读本在呈现方式上最大程度地呈现了个性化。
小学版《人文珠海》的基本线索是以“香山文化”作为主轴,将珠海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实现了跨学科、多元化的综合,并充分考虑到珠海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在课程内设置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考察活动”和“交流平台”,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读本内容的因过于枯燥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版《人文珠海》以珠海的历史发展时序线索为主线索,非常清晰明了地将珠海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梳理出来,保证学生对珠海的历史时序有一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每一课的每一小节都设计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每一课中都设计了“链接教材”“学史之思”“旧史今感”等栏目,每一节课最后设计有“训练与探索”,将实践活动完整巧妙地贯穿于读本内容之中,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也能更好地开展“边学习边实践”活动,逐步落实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珠海市的地方历史文化课程读本,《人文珠海》系列读本的编写遵循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立足于珠海本地的舆情,充分挖掘、调动和利用珠海的历史文化课程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开发和完善珠海本地的历史文化课程资源,注重挖掘珠海文化资源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逐步培养起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实现其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的目的,进而完成由“爱乡”到“爱国”的情感升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在《人文珠海》历史文化课程的潜移默化之下,激发了学生的爱乡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部分中小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走进学校附近的文博单位,作为志愿讲解员,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以珠海市博物馆为例,青少年志愿讲解员人数多达241人,占讲解员总人数的81%,身着校服、充满自信的他们,成为博物馆的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03
课程实施:驱动文化价值的内省形成
在《人文珠海》诞生之前,也有相关学校和部分老师尝试开发乡土历史文化课程,但这些文化课程并未摆脱传统课程的桎梏,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徒有其表。为了一改以往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徒有其表,而无渗透”的弊端,经过长达10年的实践探索,该项目组凝练出“形·行·省”的地方历史文化课程生本化实施路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从学生学习方式出发,由课内、校内实施的传统模式走向社会、历史中进行的图景,让学生在“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语境中逐步实现核心价值的形塑,从而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从认知到行动的层面全面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在与紫荆中学合作开设的“走进博物馆”和“我的传家宝”系列课程里,前者要求学生通过对珠海市博物馆的意见文物进行观察,能够发现文物的特殊之处,并对文物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双重的描述,进而能够写出合格的陈列词;后者是紫荆中学的特色项目,学生可以公开展示他们认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品,并对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并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
行——“行中学”,借助“自主定向、校外进行”的形式,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采用项目式运行方式,打开学校围墙,通过教师、家长、社会专业人员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学习,引导学生文化体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相关的历史文化课程资源,并以此深化学校发展内涵,形成每个学校的优势、特色、品牌校本课程。
例如,斗门区五山中心小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装泥鱼”非遗文化课程,在学校内成立“装泥鱼”活动基地,邀请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装泥鱼”手艺继承人黄国富走进学校,教授学生编织鱼笼的手艺,在体验学习与综合实践中传承斗门“非遗”文化;金湾区的海华小学也基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开发出三灶鹤舞特色课程,成立鹤舞社团,与三灶鹤舞馆达成合作,共建鹤舞基地,定期带学生前往学习训练。
省——“省中悟”,通过及时的反馈评价和自我内省,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传承,引导学生价值引领,进而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文化自信。学生在校际交流、对外交流中多次展示珠海本土文化特色。
例如,2019年澳门青少年横琴研学文化交流项目在珠海市横琴新区正式启动,项目组以项目合作基地学校之一的珠海市横琴一中作为主阵地,与澳门方面开展多次深入交流,为来访的澳门广大师生展示了历史文化课程的特色建设项目和特色活动,让来访的澳门师生感受到了珠海的地方特色文化,彰显和提升了珠海市在历史文化课程建设方面的水平和实力,扩大了《人文珠海》历史文化课程在区域内的辐射影响。
图2. “形·行·省”的地方历史文化课程生本实践模式
04
课程评价:编制了珠海历史文化课程评价模型
为激发学生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内驱学生精神成长,项目组基于“素养提升、文化传承、内化生长”的评价理念,项目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出凸显文化传承的珠海历史文化课程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从学生作为“实践者”和“传承者”的视角设计了地方历史文化课程的评价模型,推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贯通一体,为教师开展历史文化课程的建设、实施、总结、反思提供了一个闭环的指导支架,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渗透,达成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目标。
图3.珠海历史文化课程评价模型
05
未来展望:助力珠海教育的高质发展
珠海历史文化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对历史文化课程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借鉴和模板,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社会中,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到各类地方资源,但无论是课程方面还是学生的个体学习方面,总体而言还是处在局域化的视野而非全局性的眼光,导致大多数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珠海市历史文化课程进行区域整体的开发与建设,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具有传统课堂没有的优势,站在区域的角度进行整体的开发与建设,鼓励和推动学校依据《人文珠海》课程体系开发出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以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合作、交流、研学,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带动学校内多学科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同时,立足与珠海的地方舆情,通过区域性的整体开发与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联动与共享,为历史文化课程的发展与乡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机会。
全球化的今天,面对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与挑战,我们更加要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文化课程的内在价值得以凸显,国家与民族得以强大和复兴的重要前提,是对地方乡土文化进行了解与热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从情感和理性的层面上树立起传承优秀传统文明、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坚定文化自信,避免外来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冲击,在精神层面真正找到国家和民族归属感。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李老师:13770863047(微信同号)
周老师:18994708658(微信同号)
张老师:13915922042(微信同号)
关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并设置星标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