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遗进校园”是当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热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依托苏州地区丰富的非遗资源,将“苏扇”作为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基于“每一个学生向善向美”的课程理念,构建了“尽‘扇’尽美”非遗课程。该课程强调关联生活世界、引发深度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多学科主题探究、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苏扇课程中体验苏扇、探究苏扇、制作苏扇和弘扬苏扇文化,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生命的丰盈与发展。
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主题。“苏扇”是苏州工艺的典型代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美的苏扇里蕴含着丰富的探究知识和育人价值。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利用这一非遗资源,将苏扇作为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基于“每一个学生向善向美”的课程理念,系统开发了“尽‘扇’尽美”非遗课程。该课程强调关联生活世界、引发深度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多学科主题探究、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苏扇课程中体验苏扇、探究苏扇、制作苏扇和弘扬苏扇文化,以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尽‘扇’尽美”非遗课程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与价值。“扇”首先指苏扇,是起源于苏州地区的一种文人扇子。苏扇雅致精巧,分为团扇、折扇、檀香扇三种,其制作需要融合雕刻、书画、刺绣等多种技艺。在本课程中,苏扇是学生学习、探究的一种具体物品,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同时,“扇”与“善”谐音,“尽‘扇’尽美”亦即“尽善尽美”。在这一层面上,“尽善”是一种教育愿景,即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苏扇课程,在生活中能心怀善意,尽力地实施善行,保护和传承非遗苏扇,最终成长为一个具有“善良”品格的人;“尽美” 则希望学生在领略苏扇之美的同时,能根据生活需求动手进行丰富的“创意苏扇”实践活动,在探索设计苏扇及相关物品的活动中,感悟苏扇与生活的美好,发展创新审美能力。因此,“尽‘扇’尽美”非遗课程最终指向学生生命的丰盈与发展。
(一)“尽‘扇’尽美”非遗课程的育人目标
《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苏州是苏扇的发源地和传承地,有着丰富的苏扇资源,如苏扇博物馆、苏扇文创店、苏扇工作坊等;生活中,学生也容易接触到苏扇,很多学生对苏扇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感。结合《指导纲要》的理念与学生的实际兴趣与需求,学校从问题解决、创意物化、责任担当、价值体认四个方面设计了“尽‘扇’尽美”非遗课程四维育人目标(表1)。
(二)“尽‘扇’尽美”非遗课程的整体框架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性、连贯性、综合性的特征,遵循“体验—探究—设计”的课程进阶设计理念,学校构建了“尽‘扇’尽美”非遗课程整体框架,具体包括体验类活动、探究类活动和设计类活动三类课程内容(图1),力求实现学习场所、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的有效变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1.体验类活动:由“课堂学习”到“社会学习”
体验类活动具体包括参观苏扇博物馆、走访苏扇文创店、现场观摩苏扇技艺、参观苏扇工厂等,旨在让学生走出封闭狭窄的室内空间,走进开放、包容、富有生活气息的社会场域,以获得对苏扇的真实体验。
2.探究类活动:由“坐而听道”到“合作交流”
探究类活动具体包括观察苏扇、理解苏扇文化、采访苏扇销售、走近苏扇艺人等,注重让学生改变以往在教室中“坐而听道” 的学习方式,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在探究类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查阅、采访等研究方法,对苏扇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以获得对苏扇的深入认识。
3.设计类活动:由“掌握知识”到“创意成果”
设计类活动具体包括设计古风团扇、创意折扇、团扇书签、韵味流苏、干花团扇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意苏扇”活动,改变以往只重视“双基”训练的情况,强调学生创意思维、动手实践、审美表达等能力的发展。
“尽‘扇’尽美”非遗课程的具体实施
“尽‘扇’尽美”非遗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长线主题课程,实施周期为一个学期。在课程实施中,重点关注关联生活世界和引发深度学习两个方面。
(一)关联生活世界,激活探究思维
学校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世界,在多样化的苏扇场所中了解苏扇,以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苏扇博物馆里,学生了解了苏扇的历史、文化、样式等;在苏扇文创店里,学生了解了苏扇的价格、销售情况、受欢迎程度等;在苏扇工作坊里,学生了解了苏扇艺人制作苏扇的技艺和过程等。这些活动让学生获得了对苏扇的真实、直观感受,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苏扇的浓厚兴趣。学生提出了关于苏扇的各种研究问题,如苏扇有哪些种类,苏扇蕴含哪些美好的寓意,苏扇是如何制作的,等等,并将这些真实问题记录下来,整理合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后续进一步探究。
“体验苏扇”活动结束后,学生还要及时填写“研学活动任务卡”(图2),记录自己体验苏扇时的心情、收获,用画笔描绘心目中美丽的苏扇。
(二)变革学习方式,引发深度学习
“尽‘扇’尽美”非遗课程采用小组合作、多学科主题探究、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学生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
1.小组合作学习
“尽‘扇’尽美”非遗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以6—8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组长、管理员、记录员、汇报员等,各职位分工明确,承担各种探究任务,共同实现小组发展。
例如,为了全面认识团扇,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观察团扇”活动。活动中,学生看团扇、摸团扇、赏团扇,对团扇展开细致的分析、研究,期间组长负责整体组织本小组的观察和组内讨论活动,管理员负责维持秩序并要确保每位组员都有任务在身、有话题要讲;观察完毕,学生梳理各自的发现,填写“观察记录表”并提交给记录员,记录员将内容汇总后交由汇报员上台汇报,分享本小组的发现。通过“观察团扇”活动,学生对团扇的形状、材质、组成、结构等有了清晰的认知,能手绘“团扇结构图”;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凝聚力,促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给学生介绍了团扇的历史、用途、扇面题材等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团扇的理解。
2.多学科主题探究
学校将“非遗苏扇”与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课程的有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多学科主题探究,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联结和视野拓展。
例如,与语文学科融合的“研究苏扇古诗”活动。苏扇历来是文人雅士喜爱的物品,常常作为诗人笔下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寄托。文人笔下的苏扇具体指哪种扇子?有哪些特殊的含义?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查阅资料,搜集描写苏扇的古诗,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经研究学生发现,诗人描写得较多的是团扇。团扇多圆形,虽含有“团圆”之意,却常被用于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清冷之情,如萧衍的《团扇歌》、杜牧的《秋夕》等。围绕“苏扇古诗”,学生还在班级里开展了“诵读苏扇古诗”“古诗配画”“创编苏扇诗歌”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更好地感受苏扇所蕴含的文学价值。
又如,与数学学科融合的“调查苏扇”活动。苏州有很多苏扇商店。苏扇的价格如何?哪种苏扇卖得最好?等等。带着这些疑惑,学生走访了苏扇商店,对苏扇销售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了“采访记录表”,主要从苏扇的价格、受欢迎程度等方面设计采访问题,对苏扇销售人员进行现场采访。经调查学生发现,苏扇商店里小的折扇卖得最好,苏扇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手工苏扇的价格一般要高于机器制作的苏扇。学生还调查了本班学生的“我最喜爱的苏扇”类型,利用搜集来的数据信息制作完成了“我最喜爱的苏扇”统计图。
再如,与美术学科融合的“画扇面”活动。学生在扇面上合理构图,运用水墨、水彩等美术创作手法,结合书法相关知识和技巧,赋予苏扇以自己的理解,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促进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尽‘扇’尽美”非遗课程的实施也采用了项目化学习的方式。
产生驱动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起点。项目主题的确定,需要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尽‘扇’ 尽美”非遗课程实施中,教师先组织学生了解苏扇艺人的“制扇故事”,现场观摩苏扇制作技艺。在真实情境中,学生了解了苏扇的制作材料、过程、方法等,体会到了苏扇艺人的敬业、专注、富有恒心和责任心等美好品格。此外,苏扇艺人还给学生讲述了苏扇当下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手艺失传、实用功能衰减等。于是,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苏扇是如何制作的?制作一把苏扇需要多久?为保护和传承苏扇文化,作为学生可以做些什么?等等。基于这些问题,经过班级讨论,师生一起将项目主题确定为“保护和传承苏扇”。
基于“如何保护和传承苏扇”这一核心驱动问题以及学生发展实际,我们制定了项目的主要学习目标:①调查目前苏扇发展面临的问题;②学习苏扇制作的技艺;③设计与制作创意苏扇;④宣传和保护苏扇。项目主题和目标确定后,进一步在班级里划分项目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具体研究目标与任务,以使项目学习顺利推进(表2)。
总之,在“尽‘扇’尽美”综合实践活动非遗课程的构建中,学校充分运用苏州国家级非遗“苏扇”资源,设计丰富的苏扇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多学科主题探究、项目化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认识苏扇、理解苏扇、制作苏扇、弘扬苏扇文化,帮助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涵育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一名愿意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学生。
本文系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十批学年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创意物化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1023XP0205)成果之一。作者:刘奇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李老师:13770863047(微信同号)
周老师:18994708658(微信同号)
张老师:13915922042(微信同号)
关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网”并设置星标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