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荧光超分子科学】旨在分享学习交流荧光,超分子等领域的最新资讯及研究进展。在这里仅供交流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投稿、荐稿、转载、合作或文章问题等请后台联系小编。感谢各位关注!
原文链接:10.1002/chem.202404487
图文解析
方案1. 吡嗪并苯1、2和萘3的分子结构;TPA:三苯胺取代基。
图 1. a) 1 和2 在有和没有 CHCl3 的情况下的固体颜色外观,以及 b) 1 和2 在 CHCl3 溶液中的吸收光谱。
图 2. a) 制备和外观,b) 选定编号方案的分子结构,以及 c) 1•异丙醇(CCDC 2405242)的堆积结构: ORTEP 视图,50% 热椭球;配色方案:C,灰色;N,蓝色;O,红色。
图 3. a) 1~3 的能势图:势的颜色表示在–100 kJ mol–1(红色)至 +100 kJ mol–1(蓝色)之间,采用从优化结构确定的原子坐标。b) 1 和 2 的前线分子轨道附近的能级以及最高占据分子轨道 (HOMO) 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 (LUMO) 的轮廓图。
图 4. a) 纸上外观和 b) 3 插入 1 的可逆重复实验。此处,3/solv. 是指 3 溶解在溶剂(例如 CHCl₃、CH₂Cl₂、丙酮)中;当将一滴 3/solv. 滴入 1 时,随着溶剂蒸发,固体颜色变为微红色。在 200 °C 的加热板上加热去除 1•3 中引入的 3,导致颜色迅速变为蓝色。颜色变化基于 HSB 色轮上的 H(色调)进行定性分配,标准偏差值从 10 个随机点计算得出。
图 5. a) 制备和外观,b) 所选编号方案的分子结构:ORTEP 视图,50% 热椭球;配色方案:1(C,灰色;N,蓝色),3(红色),c) 1•3 的堆积结构(CCDC 2405243)。
图 6. 1 与以下物质的混合物的颜色变化和 H 图的定性分析:a) 各种客体分子 3-14,b) 萘衍生物和香豆素 15-24,c) 1 与 3、21和 23 的混合物随温度的颜色变化,以及 21 的相应外观,以及 d) 3 在纯水、含有微量 3 的水和半海水浓盐溶液中结晶后的颜色监测。
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