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荧光超分子科学】旨在分享学习交流荧光,超分子等领域的最新资讯及研究进展。在这里仅供交流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投稿、荐稿、转载、合作或文章问题等请后台联系小编。感谢各位关注!
原文链接:10.1002/adfm.202422927
图文解析
方案 1. a) 多层 𝜋 堆叠 TSCT 发射体 1-3。单层 𝜋 堆叠 TSCT 发射体 R 之前已有报道。b) 发射体 1-3 的合成路线。
图 1. a) 发射体 1 和 b) 发射体 2 的单晶结构。r 和 𝛼 分别表示 C−H···O 氢键的长度和角度。d 表示供体和受体非氢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𝜃 表示供体和芴桥之间的扭转角。
图 2. 优化的 S0 几何结构、RDG 等值面以及顺式几何结构上发射体 1-3 的 HOMO/LUMO/LUMO+1 图。
图 3. 计算了顺式几何结构中发射体 1-3(a-c)的激发态能级和 S1/S2(1TSCT)和低位三重态之间的 SOCMEs。
图 4. a) 吸收和 b) 发射体 1-3 在甲苯溶液(2 ×10-5 m)中的 PL 光谱。
图 5. a) PL 光谱和 b) PPF 薄膜中掺杂 1-3(30 wt.%)的发射器的瞬态 PL 衰减曲线。
图 6. 基于发射器 1-3 的 OLED 的 a) EL 光谱、b) 电流密度和亮度与电压曲线、c) EQE 与亮度曲线 d) EL 光谱、e) 电流密度和亮度与电压曲线、以及 f) 以 [PPF:30
wt.% 发射器 1:2.0 wt.% DtBuCzB] 为发射层的 HF-OLED 的EQE 与亮度曲线。
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