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维立志博(Leads Biolabs)和风投公司Aditum Bio宣布,基于维立志博潜在“first-in-class”的CD19/BCMA/CD3三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LBL-051成立Oblenio Bio公司,以开发LBL-051,一种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流CD19xBCMAxCD3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抗体并,达成了独家选择权及许可协议。Aditum Bio将为Oblenio Bio提供资金,双方将合作迅速推进LBL-051进入临床研究。
国内在双抗领域还是一比较迷信CD3+X组合,之前是迷信肿瘤领域,现在又开始转向自免领域。
但是双抗最成功的是罗氏的两个产品:Hemlibra去年全年销售达49亿美元(治疗血友病);Vabysmo2024年前三季度共销售28.26亿美元(眼科)。
2024Q3 罗氏:双抗时代到来,HER2、CD20和VEGF老靶点重启第二春
另一个特点就是:今年中国TCE(T Cell Engager)资产出海有多个BD交易以及NewCo形式:嘉和生物、岸迈生物、同润生物、恩沐生物等等。
双抗/多抗的风口等了好久,最终没有吹来,只好自己制造吹风机自己来吹了~
岸迈双抗出海,首付款+股权,纷杂的出海众生相?附上市双抗产品解读
第一部分 代表交易如下
1、岸迈生物 BCMAxCD3
8月9日,默沙东宣布与同润生物(Curon Biopharmaceutical)达成最终协议,通过其子公司以 7 亿美元现金预付款收购CD3xCD19双抗 CN201(I/II期临床)的全部全球权利。Curon 还将有资格获得与 CN201 的开发和监管审批相关的最高 6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参考阅读:7亿美元分子 CD3XCD19的竞争格局
3、8月6日,第一三共宣布,将以1.7亿美金首付款,与默沙东拓展合作,共同开发DLL-3/CD3双抗MK-6070(I/II期临床)。两者将共同推进MK-6070的临床及商业化,默沙东将拥有除日本以外的独占权,并且负责药品的生产和临床供应。
4、嘉和生物 CD20/CD3
8月5日,嘉和生物宣布以数千万美元首付款+数量可观的股权,与TRC 2004公司订立许可协议以及股权协议,将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GB261(I/II期临床)除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外全球权益授权给TRC 2004。
TRC 2004是一家由Two River基金和Third Rock Ventures基金共同创立的公司;
5、宜明昂科 PD-L1xVEGF
8月1日,宜明昂科将PD-L1xVEGF双特异性抗体IMM2510(II期临床)以及下一代CTLA-4抗体IMM27M大中华区以外的权利授权给了Instil Bio,首付款和1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超过20亿美元。这个大概也是借船海外BD的路子
参考阅读:总额20亿,首付款1000万,宜明昂科与“迷你”公司Instil 达成两个产品授权合作
之前写过的双抗的内容如下:
第二部分 上市产品结构技术简析和盘点
1、上市品种盘点;2、产品分类;3、市场;4、技术平台简介
1、上市品种盘点
自2009年第一款双抗产品Catumaxomab上市,后撤市。
严格一点从2014年Amgen的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Blinatumomab获批上市以来算起,截止2024年8月份,十年间,全球一共上市了16款双抗药物。
近三年上市了12个产品,其中2022年上市10款产品成为双抗产品的上市最丰收的一年。
罗氏共有四个产品占据首位,随后为安进、康方生物和强生各有两个上市产品。
2、产品分类
2.1 CD3 靶点组合肿瘤产品
下图为已上市产品结构,缺失的是Amgen在今年5月份刚获批的Tarlatamab(塔拉妥单抗),采用的是Fc-Bite技术,对Amgen家独门BITE技术做了长效化优化(Blinatumomab+FC类似的样子)
特别说明一下:Tebentafusp 是一款TCR+AntiCD3抗体双抗产品;
Catumaxomab(已经退市) 是一款大鼠和小鼠嵌合的双抗,也是后不见来者的独一份,该产品后来辗转来到国内,现在重新开展了III期临床研究。
2.2 非CD3组合肿瘤产品
下图中缺少康方生物今年刚上市的 Ivonescimab(结构同Cadonilimab)
2.3 非肿瘤产品
三个非肿瘤产品很有意思分别是:Emicizumab(F10;F9;血友病)、Faricimab(ANGPT2;VEGFA;眼底疾病)和Ozoralizumab(TNFα;Serum albumin,长效TNFα抗体),前两个产品已经是妥妥的重磅产品。
3、市场
下图为销售过亿美元产品销售额,其中Cadonilimab单位为人民币。
4、技术平台简介
简单介绍一下Genmab的DuoBody® platform,其他技术平台比较简单,大概看看看结构和名字也差不多就了解了,结构图在最后图片,有兴趣可以去文末知识星球看一下技术特点总结。
已上市的产品中4个技术采用了此技术平台:Talquetamab;Epcoritamab;Teclistamab;Amivantamab。
目前这个技术也是模仿KIH最成功的,国内有些企业也在追随改进这个技术。
该技术基于模仿IgG4在体内通过Fab-arm exchange (FAE)方式自发形成双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开发而来。IgG4把影响IgG4FAM过程中关键氨基酸引入IgG1,使得IgG1形成异源二聚体,技术上同Roch的KIH相似,不同之处在于CH3引入的突变位点不同。两种抗体的铰链区为天然的IgG1铰链区,CH3区域进行氨基酸突变,既要减弱同源二聚体的形成,又要保证形成稳定的双特异性抗体,不会进一步的FAE进行恢复成同源二聚体抗体。
核心是制作过程,比较繁琐,目的是解决轻重链错配的问题:
需要分别生产Fc突变的A和B两种抗体,随后将两种抗体(A、B)混合加入2-MEA(温和还原剂),使得A和B抗体还原为独立的重链和轻链,然后通过透析除去2-MEA,在除去2-MEA的过程中,环境逐渐氧化,两种抗体被再氧化。在再氧化过程中,由于CH3区域氨基酸突变导致重链之间非共价结合力的改变,使得A和B异源重链优先结合,从而形成双特异性抗体。(参考文献在知识星球有分享。)
欢迎大家进入知识星球,多多支持。以后每周可以在里面分享一个靶点或一个产品,更多详细信息数据会在知识星球进行分享。双抗我们是专业的·~~
之前整理过一些双抗相关文章,又想去可以到合集里面去看看
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__biz=MzI5MDAyOTg3Ng==&action=getalbum&album_id=3477844430030192644#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