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央企裁员后1个月找到工作

职场   2024-12-08 15:05   上海  

【内推】

开头先来几个内推职位介绍给大家。

内推职位一:Assistant Controller

企业:欧洲外企

要求:3-5年相关工作经验

外语要求:英语能独立开会沟通

年薪:20万元人民币/年

工作地点:上海黄浦区

联系:职场蛙后台回复sugar,可得sugar学姐的微信


内推职位二:人事部高级组织发展专员

要求年限:本科及以上学历3-5年相关经验

外语要求:英语流利

工作地点:广州

年薪:20万元人民币/年

联系:职场蛙后台回复SHU,可得SHU学长的微信


内推职位三:外企采购副经理

要求年限:会广州话

工作地点:广州从化(有班车)

年薪:30-35万元人民币/年

联系:职场蛙后台回复cau,可得cau学姐的微信


以上感谢几位群友的内推职位信息,大家加好友时可以备注“幽哥”,便于通过。更多内推机会,可以进内推群。




【经历分享】

来稿标题:国庆前被央企突击裁员,我是如何在1个月内找到工作的

作者:牛牛Price

本篇文章讲述了我在国庆前被裁员,依靠职场宝典以及多年阅读幽哥文章学到的知识,快速找到工作的过程。在这里非常感谢幽哥,同时也希望职场宝典能迭代一个2024年末或2025年初的版本。

1、天崩开局

去年中,我从一家央企的三级子公司跳槽到了另一家央企的二级公司,工资涨了50%多,福利等也有提升。当时感觉虽然工作变忙了许多,但是收入也更多了,生活很幸福。

本以为这种生活能维持到退休,结果今年9月的某个工作日下午,我突然被部门hrbp打电话说人力部hr找你,在xx会议室。

当时一听这话,感觉有点不安,因为最近并没有什么要和hr接触的事项,也没有升迁可能,而入职后第一次被hr再找,很可能不是好事。不过当时比较仓促,我并没有往裁员方面想就直接去了。

到了会议室,现场并没有hr,领导也不在,只有两位律师,坐下来就说今天要跟你谈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事情。这时候我脑子有点宕机,没想到居然真的是最坏的情况,整个人一边听他们的声音,一边颤抖着。

由于公司不允许转岗,又给了足额的赔偿金,我看这个架势应该是他们早有预谋,属于领导已经和hr达成一致的情况,而且除了经济补偿金也没有太多权利可以争取的空间了,为了公司能出具主动离职的证明,以及配合下一份工作背调,我就签了离职。就这样,一个小时之前我还是努力工作的央企员工,一个小时之后就变成了失业人员。

2、应对

回到家,我马上翻开了《中国职场宝典5.0》中有关裁员和辞退的部分,并且当晚就开始修改简历,因为我知道时间不等人,突然被裁就等于没有找工作的缓冲期,在就业形势不如去年的情况下,今年被裁相比去年主动跳槽,工作只会更加不好找。

心理上的压力仍然是不小的。尽管我2018年就开始看幽哥的文章,知道市场经济下在职场遭遇裁员是迟早的事,但是第一次经历还是很难平静对待,被裁当天以及第二天我都有种胸闷的感觉。

大概花了1天,改好简历之后我把简历上传到了boss、猎聘等平台,然后就开始按幽哥说过的投递顺序,每天投递本地大公司的匹配度高的岗位,等待安排面试。

3、找工作的过程

由于被裁正好是国庆前,我投了几天简历之后就到了长假,约到的面试都是在节后,于是我决定事情既来之则安之,国庆时按照被裁前的旅游计划去了三峡,坐了游船好好地玩了一圈,心情真的好起来了。

节前和过节时我基本只投递大公司,由于一直在广州工作,老家也在这边,没有考虑外地的机会。另外岗位选择上还是想做自己之前的岗位,所以并没有投递很多简历。

国庆假期后我开始面试了,但是第一周大概只有3个面试。这时候我有一点慌,于是开始考虑把目标城市从广州扩展到珠三角其他城市以及上海、杭州;同时也降低了投递门槛,开始投递一些中小公司以及没有那么匹配自己经验的岗位,以保证每天可以达到足够的投递数量,也就是猎聘投递上限50+boss新沟通达到上限的强度。

因为每次投递能获得offer的概率基本上是固定的,我们想要更多的offer,能做的只能是加大投递。其实这个时候我是有一点过急,因为按幽哥的说法,大公司回应的周期是比较长的,但是急着想找工作的人大概都会忍不住过早降低投递门槛吧。

第二周刚开始时还发愁这周可能达不到每个工作日至少一个面试的程度,但是后来面试电话纷至沓来,第二、三周每天都有面试,两周接近面试了30场,有些时候一天安排了5场面试,几乎比工作的时候还忙。这个时候我就有点喜出望外了,之前那种无人问津的失落感消失了大半,而且面试很快能获得反馈,让我有一种很充实的参与感。

到了第四周,广州的岗位基本上已经投递完毕,外地的知名企业/工资高的岗位也被我基本投递完(本地岗位投递完毕是什么程度呢?打开boss,首页推荐的岗位甚至都是同行业其他岗位的了)。这个时候我接到的面试电话也逐渐少了下来,不过我在国庆后到11月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完成了大约40场的面试,并且得到了几家公司的意向。

4、offer比较

11月初我能选择的offer大概是5个,广州、深圳各2个,上海1个,有知名上市公司,也有当地国企相关的公司。由于家人都在广州,而且上海和深圳的几个offer并没有远超出广州的工资水平,我还是比较倾向于留在广州。

于是我拿出幽哥的offer评分表对比起来(评分表来自职场宝典里面的俩Offer比较时,打分差不多,选哪一家?)。

广州的2offer分别是,一家位于市区的本地大型国企新近成立的下属子公司A,一家在郊区的较大规模的独角兽公司Boffer分数是63分和86分。我还特别算了下前公司是82分。

按这个情况来说我其实应该无脑选择B公司,但是B公司是出了名的卷,且在郊区应该要租房,无法每天和家人见面。而A公司在市区,可以每天回家,且国企子公司应该基本不会有加班。我纠结了许久。

但是很快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不再纠结。由于A公司是新成立的,他们非常着急让我去上班,在周四面试完毕,就要求我下周一报到先上班。这让我怀疑他们内部的管理比较混乱。B公司的报到日期反倒给得很大方,于是我最终决定去B公司上班,并用时间倒逼法婉拒了A公司的offer有时候不用自己太过纠结,差的公司就会自己露出马脚

从接受了B公司offer,到去报到的日期还有两周,这个时间我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投递简历和面试,我把目标城市的高端岗位(总监、经理、专家级别,工资高出目前行情50%以上的)都投递了一遍,可惜的是没有能搏到一个更高工资的offer。顺带一提,我还利用了去上海进行终面的机会进行了一次短期旅行,见了一下上海的朋友,也体验到了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里面的报销车旅费,非常不错。

现在我已经在B公司上班了半个月,感觉自己的offer选择没有错,来这边接触了很多新领域的知识,算是小跨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帮助不小;实际的工作强度也没有之前从外部了解到的那么高。目前初步打算是通过试用期,后面至少在这里做2-3年,再看是内部晋升还是跳槽。

5、复盘

回顾这次的被动跳槽,我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点需要大家留意:

a)不要相信国企就一定稳定,特别是市场化国企。我的前司是大型央企下面的二级专业公司,和省级公司平级,但它仍然开启了裁员,被裁后我才知道同级的其他专业公司也有裁员的,而且高达几百人。幽哥在2020年的文章中提到20年代会是国企逐步冗员化的过程,其实已经是印证了这一点,现在即将2025年,国资委也发布了强制末位淘汰的规定,往后国企裁员的新闻可能会越来越多,当然目前国企工作的稳定度相对来说仍然高于民企。

b)尽量不要在被裁后去玩一阵再找工作”。这样是在浪费你的求职窗口期,比如你是今年8月被裁,去旅游散心了3个月就已经是11月了,你的求职状态会从和在职跳槽勉强拉得上关系变成失业中找工作,不提你散完心之后能不能立马切换成全神贯注找工作的状态,单论求职行情就会变差许多;而且过了12月大部分公司都会锁HC等着1月底过年,等到过完年后再找工作你已经是失业半年了,这个时候能找到不降薪的工作都是非常困难的。突然被裁是职业发展中遇到的最不利的场景之一,想要挽救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尽早行动。

c)海投就是以数量取胜的过程,想拿offer一定要多投递。如果只看一个岗位,可能本地区很快就被投递完毕,必要时考虑相近岗位、周边地区或其他大城市的岗位,拓展岗位种类和地区才有更多机会。整个求职过程我大概投递了上千份简历,最后才换来40多场面试(同一公司多场次也算进去了,按公司算更少),而面试和offer的比例大概是51201之间,所以大家真的想快速找到工作的话,一定不要在投递简历上吝啬。



【幽哥点评】

以上感谢群友牛牛的真实经验分享,还是热乎着的。今年我们很多群友也跳槽了,当然因被动原因而换工作的不少,牛牛的经历中有一大点跟其他同仁不同,他对于央企的裁员补偿金解除合同日期,并没有多少不满,基本没有着墨。

2024年上半年我组织了“反辞退群”,下半年建了“维权群”,主要是因为更多的职场人会遇到以上两点无法满足的情况。意思就是,体制外企业甚至很多连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的N+1来给裁员/辞退赔偿金都给不了,有些甚至找员工过去工作中的“把柄”而将这个员工开除,这就更不要脸了。虽然咬牙切齿,但手法大家还是可以看下《领导如何搞走员工?》。

一句话,单就裁员来说,央企、国企及其子公司,还有外企,相对来说经济补偿金还是能符合甚至高于法律规定的,民企、私企、创业公司、夫妻老婆店等等,这方面就表现比较难看了。

因为牛牛是大四就进了群的老朋友,这都第7年了,且他毕业后进了央企后就没怎么换工作,只是去年耐不住寂寞央企跳了央企,今年适逢央企裁员,他也来投稿了,所以我一视同仁,至少不低于星友的“待遇”,来做个逐段点评,让他和大家也从他的经历与小结中,看到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来稿标题:国庆前被央企突击裁员,我是如何在1个月内找到工作的”

求职周期一般是4个月,如果1个月搞定新工作,稍微急了点,但事出有因,上家被动离职,所以总想着尽快找下下家。

再说回来,4个月内你能碰到的最适合的工作机会比如有10个,那1个月就失去了75%的入职机会,你只能碰到那两三个。因为你找到工作后别人都还没看到你的简历甚至都没开始招聘,那就无缘了,求职周期是有规律的。并不是一定要拖3-4个月才入职,而是时间上拉长战线才能等到足够数量的有效职位

一般来说,年薪5万的人跳槽,简单填下资料3天后体检合格就可以上岗;年薪10万的人求职周期10天够了;年薪20万的人跳槽,一般就需要2个月了,因为此时大概是签了正规的劳动合同,离职也需要1个月,正好这个月投简历,下个月初大量面试,下个月底入职;年薪30万的人跳50万,这是正宗的跳槽,求职周期4个月;年薪50跳80万的人,一般入职前至少跟新公司已经接触了6个月;80万跳120万,前后从第一次电话通知到入职得耗时1年之久。

你用年薪100万来算,社会平均年化净利润大概5%,一倒推,年薪百万就是一家税前营业额2000-3000万、员工六七十人的工厂的搬迁,没个1年拿不下来。

“作者:牛牛Price”

牛牛大概大四进的群,至今7年了。他毕业6年半,跳槽经验不多,这是他的第二个跳槽,好在他接受了一肚子我的职业思维,只是理论还需要走向实践。

“本篇文章讲述了我在国庆前被裁员,依靠职场宝典以及多年阅读幽哥文章学到的知识,快速找到工作的过程。在这里非常感谢幽哥,同时也希望职场宝典能迭代一个2024年末或2025年初的版本。”

过几天年会回来,我来整理下2025版本,其实90%的道理是相通的,新版本只是更加接近目前的行情。

“1、天崩开局

去年中,我从一家央企的三级子公司跳槽到了另一家央企的二级公司,工资涨了50%多,福利等也有提升。当时感觉虽然工作变忙了许多,但是收入也更多了,生活很幸福。”

央企跳央企更容易点,且央企的二三级子公司尤其四五级孙公司,更容易通过社招进入

不过央国企也在不断市场化改革,没有那么稳定了。今年已经不少央企给应届校招生也是没有正式工编制的劳务合同,说明卷的厉害。

所谓“天崩开局”,这是央国企以及体制内人被通知裁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天都塌下来了”的感觉。你可以试想下,也可以理解。

“本以为这种生活能维持到退休,结果今年9月的某个工作日下午,我突然被部门hrbp打电话说‘力部hr找你,在xx会议室。’”

大家心里有数,人事功能有7大分工,其中HRBP主要就是用来裁员、辞退员工的。

“当时一听这话,感觉有点不安,因为最近并没有什么要和hr接触的事项,也没有升迁可能,而入职后第一次被hr再找,很可能不是好事。不过当时比较仓促,我并没有往裁员方面想就直接去了。”

如果可以,大家平时可以结交一两个人事部门的同事做好友,至少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提前给你点内部消息,而不是突然被通知约谈。

“到了会议室,现场并没有hr,领导也不在,只有两位律师,坐下来就说‘今天要跟你谈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事情’。这时候我脑子有点宕机,没想到居然真的是最坏的情况,整个人一边听他们的声音,一边颤抖着。”

这里大家要清楚,在体制外,一般是你们公司的部门主管先通知你,然后HRBP离职专员来找你谈,谈不下来他们才会叫上公司的法务,来跟你讲劳动合同法及其条款。在国企,这些人都躲在后面。为何呢?一省事,二怕你报复。这就是“位高权重责任轻”的例子,你终于明白了。所以,他们会直接找律师来跟你谈。

那么国企还有自己的律师?当然不是全职律师作为员工,而是公司将法务和法律相关事务,外包给了某个民营甚至私人律所。

“由于公司不允许转岗,又给了足额的赔偿金,我看这个架势应该是他们早有预谋,属于领导已经和hr达成一致的情况,而且除了经济补偿金也没有太多权利可以争取的空间了,为了公司能出具主动离职的证明,以及配合下一份工作背调,我就签了离职。就这样,一个小时之前我还是努力工作的央企员工,一个小时之后就变成了失业人员。”

已经到了律师来跟你谈的步骤,跨过了部门主管、人事,说明就没想着给你内部调动、转岗的机会。这里的要点就是:央企国企也会裁员,不是假的

“2、应对

回到家,我马上翻开了《中国职场宝典5.0》中有关裁员和辞退的部分,并且当晚就开始修改简历,因为我知道时间不等人,突然被裁就等于没有找工作的缓冲期,在就业形势不如去年的情况下,今年被裁相比去年主动跳槽,工作只会更加不好找。”

这里有两点认知,一牛牛去年已经用我的方法跳槽一次,今年这是第二次运用我的求职方法,正常会更加娴熟一点,求职效率更高;二突然被裁,比在职人士求职是有些优势的,并不是完全的逆势:比如没有离职周期自然就可以1-3周内报到,在职的人必须30天以上才能来,比如不需要请假面试,可以连续面试,且有些一天能面试好几家,比如接打电话也不需要像在职人员一样偷偷摸摸,等等。

“心理上的压力仍然是不小的。尽管我2018年就开始看幽哥的文章,知道市场经济下在职场遭遇裁员是迟早的事,但是第一次经历还是很难平静对待,被裁当天以及第二天我都有种胸闷的感觉。

大概花了1天,改好简历之后我把简历上传到了boss、猎聘等平台,然后就开始按幽哥说过的投递顺序,每天投递本地大公司的匹配度高的岗位,等待安排面试。”

这里做得到位,不要犹豫,被裁后紧接着就要海投简历。但是我们不是在职跳槽,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不需要工资和职位从高到低、企业从大到小、人数从多到少、距离从近到远投递了,时间不等人,没有时间像在职时跟他们去耗。

“3、找工作的过程

由于被裁正好是国庆前,我投了几天简历之后就到了长假,约到的面试都是在节后,于是我决定事情既来之则安之,国庆时按照被裁前的旅游计划去了三峡,坐了游船好好地玩了一圈,心情真的好起来了。”

这里大致可以看出,牛牛是9月20被裁,21号做简历,大致22号开始投简历了,他先投特别好的大企业,几天后他停止了投递,因为9月30到10月7号他在旅游。心情确实好了,这是短暂忘记工作和人世间的烦恼。

牛牛是狮子座,能拿得起放得下,但是大多数人此时去旅游是放不开的,心情抑郁,一直想着被裁,离开了央企,此后怎么办。被裁后是否去旅游,得看你个人的性格和具体家庭情况,上有老小有小不合适去旅游,要发生家庭矛盾的,不如先加码求职,入职尤其转正后再去休假旅游。

“节前和过节时我基本只投递大公司,由于一直在广州工作,老家也在这边,没有考虑外地的机会。另外岗位选择上还是想做自己之前的岗位,所以并没有投递很多简历。”

这里讲过,非在职跳槽的求职,其实就是失业后找工作,得不错失机会成本,一开始就要不分大公司小公司、本地外地公司、体制内外、岗位匹不匹配,全部要投递,为了增加更多的有效面试数。

至于万一面试电话太多,比如一天10个面试通知,那你将这些面试机会排个序,从知名工资、高工资、靠近家介个维度去综合打个分,好的放在前面去面试,差的放到后面,来不及面试也不要紧。

“国庆假期后我开始面试了,但是第一周大概只有3个面试。这时候我有一点慌,于是开始考虑把目标城市从广州扩展到珠三角其他城市以及上海、杭州;同时也降低了投递门槛,开始投递一些中小公司以及没有那么匹配自己经验的岗位,以保证每天可以达到足够的投递数量,也就是猎聘投递上限50份+boss新沟通达到上限的强度。”

9月22号开始投递,9月30-10月7号出去旅游没有投简历,在10月8号-15号这周只面试了3家。于是他开始放开那些限制,稍微耽搁了一周多,但反应还算快,立即做出了调整。其实招聘网站(APP)也要放开,不仅猎聘Boss这两个APP,其他的诸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脉脉、国聘、Indeed、南方人才网等等,也要海投起来。

“因为每次投递能获得offer的概率基本上是固定的,我们想要更多的offer,能做的只能是加大投递。其实这个时候我是有一点过急,因为按幽哥的说法,大公司回应的周期是比较长的,但是急着想找工作的人大概都会忍不住过早降低投递门槛吧。”

是的,这是做出了一定的海投范围的扩大,问题不大,也是被动求职后的真实心理历程。

“第二周刚开始时还发愁这周可能达不到每个工作日至少一个面试的程度,但是后来面试电话纷至沓来,第二、三周每天都有面试,两周接近面试了30场,有些时候一天安排了5场面试,几乎比工作的时候还忙。这个时候我就有点喜出望外了,之前那种无人问津的失落感消失了大半,而且面试很快能获得反馈,让我有一种很充实的参与感。”

扩大求职面之后,有了大的收获,从10月16号开始面试电话果然增加了很多,截至11月1号,他加起来面试了足有30家。这个数量就很好了,只有多多面试,才会有更多机会,当下的面试→入职的成功率大概20%,5-6家面试会有一个意向,那么30家则会有至少五六家向你抛出橄榄枝。

“到了第四周,广州的岗位基本上已经投递完毕,外地的知名企业/工资高的岗位也被我基本投递完(本地岗位投递完毕是什么程度呢?打开boss,首页推荐的岗位甚至都是同行业其他岗位的了)。这个时候我接到的面试电话也逐渐少了下来,不过我在国庆后到11月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完成了大约40场的面试,并且得到了几家公司的意向。”

这里时间上你可以看到,从10月8号到11月7号的样子,1个月他面试了40场,类似机关枪扫射(一个月海投简历)之后,去查验命中了40个敌人,这40个敌人中总会有七八个是活鱼,再挑其中最大的那条就对了!

接下来根据流程应该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扫射至少1个月,再来1万发子弹飞出去再说。而且要目标更远更高,此时有目前的几个意向做备胎了,得从年薪百万的岗位开始往下投递到目前谈到的比如年薪25万为止,职位也是将总监、经理、主管都投个遍,这才会有更好的机会,也是查遗补漏。

“4、offer比较

在11月初我能选择的offer大概是5个,广州、深圳各2个,上海1个,有知名上市公司,也有当地国企相关的公司。由于家人都在广州,而且上海和深圳的几个offer并没有远超出广州的工资水平,我还是比较倾向于留在广州。

于是我拿出幽哥的offer评分表对比起来(评分表来自职场宝典里面的《俩Offer比较时,打分差不多,选哪一家?》)。”

确实外地大城市没有遇到特别好的,不值得就可以放弃,专注于本地就业机会。

“广州的2个offer分别是,一家位于市区的本地大型国企新近成立的下属子公司A,一家在郊区的较大规模的独角兽公司B,offer分数是63分和86分。我还特别算了下前公司是82分。”

这里的排序是A公司的工作机会打分为63,刚离职的为82,B公司86分,因为没有比现在高出10分的92分以上的工作机会,此时可以继续海投海面。如果现金流不够,或者怕家人担心,或者自己内心过不去,那就去86分的B先入职吧。

不过你要知道,只比上家高出来了4分,并没有达到我们所说的“义无返顾”跳过去的程度。但聊胜于无,86分总比那个63分的要好,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我们的打分主要是依据硬指标。

“按这个情况来说我其实应该无脑选择B公司,但是B公司是出了名的卷,且在郊区应该要租房,无法每天和家人见面。而A公司在市区,可以每天回家,且国企子公司应该基本不会有加班。我纠结了许久。”

其实这就类似买房,市区的老破小63平靠近父母家,跟郊区的新房86平的区别,后者还便宜了30%,这样一个选择情景。

“但是很快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不再纠结。由于A公司是新成立的,他们非常着急让我去上班,在周四面试完毕,就要求我下周一报到先上班。这让我怀疑他们内部的管理比较混乱。B公司的报到日期反倒给得很大方,于是我最终决定去B公司上班,并用时间倒逼法婉拒了A公司的offer。有时候不用自己太过纠结,差的公司就会自己露出马脚。”

这里方法就对了,也看下这2篇为何这家公司急着招我?》《相亲对象为何急着要你确认恋爱甚至婚姻关系?》。你注意下,不仅仅是求职、求偶,人生中几乎所有催着你在某一刻一定要做决定的事情,大多数都是让你在仓促中做出代价高昂的抉择,基本就是坑。

“从接受了B公司offer,到去报到的日期还有两周,这个时间我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投递简历和面试,我把目标城市的高端岗位(总监、经理、专家级别,工资高出目前行情50%以上的)都投递了一遍,可惜的是没有能搏到一个更高工资的offer。顺带一提,我还利用了去上海进行终面的机会进行了一次短期旅行,见了一下上海的朋友,也体验到了《有哪些公司,你去面试会给你报销车旅费?》里面的报销车旅费,非常不错。”

这里还是不错的,牛牛到底是接近7年的老群友,从5个Offer里选了1个准备去上班了,他也没有停下来,也就是从11月8号拿到5个Offer后他继续还在朝着更好的岗位投递、求职,争取更多更优的入职机会。

“现在我已经在B公司上班了半个月,感觉自己的offer选择没有错,来这边接触了很多新领域的知识,算是小跨行,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帮助不小;实际的工作强度也没有之前从外部了解到的那么高。目前初步打算是通过试用期,后面至少在这里做2-3年,再看是内部晋升还是跳槽。”

时间还是比较紧凑的,他大致在11月22号前后入职了,目前已经过了2周。这次失业后跳槽,实现了跨行,工作强度比风传的要小。不过先度过试用期再说,独角兽的转正考核是相对严格的,不比前面两家央企。

“5、复盘

回顾这次的被动跳槽,我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点需要大家留意:

a)不要相信国企就一定稳定,特别是市场化国企。我的前司是大型央企下面的二级专业公司,和省级公司平级,但它仍然开启了裁员,被裁后我才知道同级的其他专业公司也有裁员的,而且高达几百人。幽哥在2020年的文章中提到20年代会是国企逐步冗员化的过程,其实已经是印证了这一点,现在即将2025年,国资委也发布了强制末位淘汰的规定,往后国企裁员的新闻可能会越来越多,当然目前国企工作的稳定度相对来说仍然高于民企。”

这点算有了亲身验证,文章讲过多次,比如《这家央企为何周六周日都要加班?》。人生和事业本来就没有一劳永逸,正是因为没有,大家才想追求,类似想长生不老一样,我们要接受现实,心态放平。

“b)尽量不要在被裁后‘去玩一阵再找工作’。这样是在浪费你的求职窗口期,比如你是今年8月被裁,去旅游散心了3个月就已经是11月了,你的求职状态会从‘和在职跳槽勉强拉得上关系’变成‘失业中找工作’,不提你散完心之后能不能立马切换成全神贯注找工作的状态,单论求职行情就会变差许多;而且过了12月大部分公司都会锁HC等着1月底过年,等到过完年后再找工作你已经是‘失业半年’了,这个时候能找到不降薪的工作都是非常困难的。突然被裁是职业发展中遇到的最不利的场景之一,想要挽救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尽早行动。”

是的,这里认知正确,求职这小几个月内就是分秒必争的战斗,甚至要“断亲”,原理见《工作期间家里不太平,怎么办?》,尽量不要受到外部任何蛛丝马迹的影响甚至左右。

“c)海投就是以数量取胜的过程,想拿offer一定要多投递。如果只看一个岗位,可能本地区很快就被投递完毕,必要时考虑相近岗位、周边地区或其他大城市的岗位,拓展岗位种类和地区才有更多机会。整个求职过程我大概投递了上千份简历,最后才换来40多场面试(同一公司多场次也算进去了,按公司算更少),而面试和offer的比例大概是5:1到20:1之间,所以大家真的想快速找到工作的话,一定不要在投递简历上吝啬。”

这里可以看到,牛牛的求职效果比大多数人好,他投递1千份简历达到了别人投递1万份都不一定能达到的效果。原因可以来自多方面,比如:他是一线城市本地人本地户口,毕业后这6年半只有1次跳槽,学校尚可,工资要求在行情之内,猎聘和Boss直聘的反馈率更高,有面试通知就第一时间去不拖拉,简历做得相对漂亮,本科大学比较知名,海投的是比较常见的岗位所以在招的有效职位多......

整体来说,对牛牛的这次被动跳槽,我给于总分10分中的9分好评。美中不足的1分,主要留给没拿到的更好的总分92分及以上的Offer。大家可以看到,他是9月22日开始求职,大致11月22号入职,求职周期一般是3-4个月,他只用了2个月,中间还去旅游了七八天。

但这也不是重点,有些人运气好1个月也能走完这个被动跳槽的全过程,比如另一个中年的老群友,见《40岁的人如何找工作?(真实路演)》。不过心里要知道,86分的工作比上家82分确实好不了太多,且刚入职半个月还是个新鲜期,这跟新婚燕尔一样,能否长久还看后面成年累月的过日子

且行且珍惜吧,但好歹他基本学会求职了,再也不怕裁员、辞退和失业了,这在中国当下是个相当难能可贵的技能。大家过年回去看到大量的身边人没了工作、店不开了、生意不做了,甚至负债累累+没收入,就都明白了。

最后,祝牛牛和我们群友、星友、读者,都事业进步、蒸蒸日上!

End

如下扫码,参加年会加入内推群
如果你有百度搜不到答案的职场问题,可以扫码进星球提问,优惠券如下。
新进球用:

续费用:


年会赞助情况如下:

赞助细节见《第一次年会招商》。


职场蛙
中国本土职业规划理论的开拓者和践行者。 专注于职场人士在三个阶段(求职前、中、后)的全方位能力开发。 目的是,真正帮助求职者找到“打工”和“创业”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使命:发展您的事业,就是我最好的事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