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塞外执教到白头

文摘   2024-11-05 19:59   上海  

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文史之旅


屈正平以自己的道德文章、人格魅力,让周围的人们如沐春风。他扎根祖国边疆六十余年,总是默默地奉献着,一如那草原上的老奶牛。


原文 :《塞外执教到白头》

作者 | 伊犁师范大学    王洪岳

图片 | 网络



2024年,正值屈正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屈先生在现代文学,尤其是鲁迅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他还是民族地区文学教育家,被学术界誉为为内蒙古“文化教育和社会科学事业奉献一生”的楷模。


屈正平出生于汝南一个文化教育世家,上世纪40年代,他考上了河南大学中文系,战乱岁月,他随学校辗转到了苏州,并于1950年初毕业。在大学求学期间,他深受任访秋等先生的教诲和影响,遂立下终身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宏志。


屈正平大学毕业后先在北京国家高教部工作,旋即于1951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当时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乌兰浩特师专工作。不久该师专并到即将成立的内蒙古师范学院,屈正平随首府的搬迁到了呼和浩特,参与筹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高校——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内蒙古师范大学),这也是我国边疆地区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高等院校。屈正平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建内蒙师院特别是汉文系的过程当中,火热的建设生活、充满理想主义的时代氛围,为他展现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怀着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先后考入山东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跟随田仲济、李何林两位学者攻读研究生,系新中国最早的文科研究生之一。



教学艺术“正直平实”


无论教学还是学术研究,屈正平都全身心地投入,再加上一表人才、潇洒自如,被汉文系师生称为“四大台柱”之一。所谓“台柱”,主要是因为屈正平的教学原则是从元典、原著出发,循循善诱,授课“言之有物,简约平实,绝不在课堂上任意挥洒,夸夸其谈”。当年我们跟随屈正平先生攻读研究生时,更是亲炙其教诲,体验到了屈先生教学艺术的这一真谛。屈先生授课的风格,一如他的名字“正平”,杜绝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我将其教学艺术概括为“正直平实”。他指导我们研究生,首要的就是要求我们沉下心来,把当时最全的16卷本《鲁迅全集》全部研读下来,并做好笔记。37年过去了,回顾自己的求学治学之路,屈先生那坚定地布置攻读《鲁迅全集》时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他就像一位将帅指挥打仗的士兵那般,没有拖泥带水,只有坚定的目标、简洁的话语。读研三年,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攻读”这部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全集。当时真正体会到了“攻读”二字的深刻含义。


屈先生授课,尤其是针对研究生,更是体现了他的教学艺术和智慧。当时一共6位同学听课,除了屈先生所带的我们3位弟子,还有一位蒙文系同学、两位内蒙古大学丁正彬教授所指导的研究生,两校三系六位同学在屈先生的课堂上,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组合。屈先生以鲁迅的作品为主,提纲挈领、穿针引线,我们的思维需要在先期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师生再认真而热烈地讨论,下次课后,向屈先生各自汇报研读和思考的心得。我们的思维很快便由本科生吸收式转向了硕士生研究式,这为我们的硕士论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屈正平先生是全国边疆地区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鲁迅研究的开拓者,早在1978年,就获得了国务院批准的研究生招生资格,1986年获得了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为了配合教学与科研,屈先生还创办了至今在学界仍颇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语文学刊》。




提升了边疆地区鲁迅研究和教学水平


作为边疆地区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鲁迅研究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屈正平克服了种种困难。他在知天命之年得了牙癌,左颌骨全部被摘除,仍然身体力行,撰写、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著,代表性著述有《中国共产党与新文学》《鲁迅杂文选读》《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现代作家作品论》《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教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现代文学自学教程》《汝南风土记》等。这些著作奠定了祖国边疆地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基础,“对鲁迅杂文的普及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鲁迅小说研究方面,屈正平的学术论文《简论假洋鬼子》被选入全国性高中教材,影响很大。他还在改革开放伊始就出版了《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较早地以本体研究的实绩切入到推动鲁学的建设当中。他在学界较早解读《故事新编·铸剑》,为读书人正确认识和欣赏宴之敖者的形象及其歌诗,为后世学人理解和阐释这部经典,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他分析鲁迅诗歌中越女、秦女和侍女等女性形象,可谓侠骨柔肠,对女性的深切尊重和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尤其是屈先生在多年开设课程的基础上,主编了由国内多家高校专家联合攻关而成的《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教程》等全国性教材。《鲁迅研究》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鲁学著作,是边疆地区第一部相关著作,极大地提升了边疆地区鲁学研究和教学的水平。


就《汝南风土记》而言,可永雪教授称其为“盛世修志”的代表性作品,“跟随屈公的笔触,听屈公谈古论今,流连于汝南城乡,徜徉于汝南的历史,对于汝南‘慷慨而尚气节,文雅而多学问’的文化传统,乡贤耆宿的诸多风采约略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对汝南独特的民俗民谚如‘男不宴月,女不祭灶’等等,和屈先生对它们的解说,都引发我与自己家乡(河北安平)比照的兴趣”(可永雪《从“盛世修志”说起》)。由此可见屈正平的历史叙述功底、史识意识和史家风范。


山东大学梁一儒教授在为《屈正平学术精选集》作序时指出,和屈先生交往,“让我觉得他对学问的追求和敬畏,是高于一切的”。的确,屈正平以自己的道德文章、人格魅力,让周围的人们,他的同事、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如逢甘霖。他扎根祖国边疆六十余年,总是默默地奉献着,一如那草原上的老奶牛。


正如屈正平青年时代读河南省汝南国立六中时的老师宋映雪女士书赠他的《赠屈正平》诗作所言:“问君孜孜何所求,塞外执教到白头”,屈先生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内蒙古高等教育和现代文学、鲁迅研究事业。宋映雪女士2012年写此诗时已是百岁老人,屈先生亦88岁,师生间有70年左右之友谊。百岁老人宋映雪的这首诗恰切地概括和表达了屈正平献身祖国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和文学研究的不凡一生。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4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拓展阅读

文史 | 古谚语中的法文化探赜

文史 | 传统文化研究刊物“井喷”的喜与忧


社会科学报社
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