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的评估与调整主要以 旋转 为主。”
文章开头,对颈椎的评估与调整以表格形式做简要概括。如下图:
下文做详细介绍。
一、颈椎解剖:
1、颈1:侧块在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可触及。
2、颈2:枕骨下触及到的第一个凸起即为颈2棘突。
3、颈3:平对下颌角高度,从下颌角向后可直接定位到颈3。
4、颈4:舌骨。
5、颈5:甲状软骨。
6、颈6:第一环状软骨。
7、颈7:颈椎中棘突最长,最易定位。
二、颈椎运动性检查:
1、C2-7评估:
被动测试每一块颈椎的旋转、屈伸、侧屈,同胸椎一样,可能出现四种功能障碍:
FRSL、FRSR、ERSL、ERSR。
四种功能障碍分别对应不同的关节突关节存在问题
2、C1(寰椎)评估:
被动测试颈1旋转,可能会出现两种功能障碍:
左旋功能障碍、右旋功能障碍。
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哪一侧的问题,可以做寰椎向左右两侧的侧移进行判断。
被动测试枕骨旋转,可能会出现两种功能障碍:
左旋功能障碍、右旋功能障碍。
1、下巴压扣技术:适用于C6-T1。
(以 C6-ERS右 为例)
(1)患者:俯卧位,下巴接触床面,支撑头部,使头颈处于中立位。
(2)整骨师:站在患者左侧;左手拇指顶端接触到C6棘突的左侧面(椎体向右旋转更容易,代表棘突容易偏向左侧,所以应该从左侧把棘突向右侧推,使椎体向左旋转。即整骨师应该站在功能障碍对侧,推障碍椎体的棘突。);
如果是屈曲功能障碍,则操作下一节段。以障碍椎体向右旋功能失常为例,那么操作下一节椎体时应使其也向右旋,从而使障碍椎体产生相对左旋(即整骨师应该站在功能障碍同侧,推下一节段椎体的棘突)
右手辅助患者头颈以下巴为轴,脸部转向右侧(即整骨师站位的对侧,患者的面部不要朝着整骨师,旋转过程中下巴不要抬离床面改变位置)。
(1)患者:仰卧位,头伸出床外。
(2)整骨师:站于患者头侧,用躯干抵住其头部;
左手(即施力手)第二掌指关节抵住C4椎骨左侧侧块后方(功能障碍同侧手抵住障碍侧侧块后方);
右手(即固定手)固定患者下巴并用前臂轻轻环绕其右侧面部;
将患者头颈向右旋45°(向功能障碍反方向),向左侧屈30°,并稍微后伸(向功能障碍同向侧屈并做后伸,目的是为了使要调整的关节处于稳定安全的状态,颈椎活动度较大的话可适当加大后伸幅度)。
调整寰椎时,只需将头颈旋转到极限(90°)即可,无需侧屈和旋转
(3)Thrust技术:左手(即施力手)向垂直于颈椎纵轴的方向发力,靠左手进行Thrust;
不同的椎体,施力方向略有差别
如果是屈曲功能障碍,则左手(施力手)施力使椎体向右旋转的同时,右手(固定手)轻微发力(发力方向与左手相反)。
屈曲功能障碍,两个手同时发力
3、C0(枕骨)旋转功能障碍的调整:
(以 左旋转 为例)
(1)患者:仰卧位,头伸出床外。
(2)整骨师:站于患者左侧(功能障碍同侧);左侧手拇指抵住枕骨左侧下缘;右侧手固定患者下巴并用前臂轻轻环绕其面部;将患者头颈向右旋90°,并给予寰枕关节一定的牵引分离。
(3)Thrust技术:左侧手快速发力,使枕骨产生快速低幅的右旋,完成调整。
四、MET技术:
1、收缩-放松原理(最常采用):
(1)向功能障碍的相反方向被动活动到极限;
(2)令患者向功能障碍方向抗阻做等长收缩(1/3最大力量),维持5s;
(3)再次向功能障碍相反的方向寻找新的活动极限;
(4)重复上述过程3-5次。
2、交互抑制原理:
同样是向功能障碍的相反方向不断寻找新的极限,不同点在于,患者是向功能障碍的相反方向做等长抗阻收缩。
--本文完--
【往期推荐】
PS:康复小部落,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部落!本部落致力于:分享康复知识,传递健康信息!欢迎关注,加入我们,共同学习进步!
编辑:康复小部落
酋长微信:qiuzhangQZ
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