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概述

健康   2024-09-16 12:46   湖北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密不可分,心脏康复应该被融入到临床治疗的每一个环节


一、心脏康复的定义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是一门融合生物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的专业防治体系。

该体系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将心血管病预防管理措施系统化、结构化、数字化个体化,通过五大核心处方的综合模型干预危险因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和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


二、心脏康复的内容


心脏康复通过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心理处方 (含睡眠管理)、患者教育 (危险因素管理和戒烟 ) 的联合作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直至整个生命过程提供心理、生物和社会等多方面、长期综合的管理服务和关爱。

心脏康复获益包括减缓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预防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心脏事件,控制危险因素,全面改善生命预后。

20世纪80年代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心脏康复能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 8%~37% 和心血管病死率 7%~38% 。


三、心脏康复适宜人群


所有心脏病患者都是心脏康复适应证人群。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脏瓣膜手术、心脏起搏器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代谢综合征、周围血管病等患者。

患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监护及治疗措施。


四、心脏康复禁忌证


部分患者暂时不适合开始心脏康复,病情控制后应尽早开始心脏康复治疗,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未控制、心功能Ⅳ级、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 [ 静息收缩压 >180 mmHg (1 mmHg=0.133 kPa)或静息舒张压 >100 mmHg]、高热或严重感染、恶液质状态、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无法配合、患者拒绝。


五、开展心脏康复应该具备的条件


开展心脏康复应具备的主要评估、监护、运动训练和常规急救设备包括:运动心肺仪,遥测运动心电监护系统,固定踏车和跑步机等有氧运动设备,上肢力量训练器、下肢力量训练器以及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器等阻抗运动设备,氧气、除颤仪、常规急救药物的抢救车和输液设施等抢救设备。


六、心脏康复的分期

1、Ⅰ期心脏康复 ( 院内康复期 ) :


Ⅰ期心脏康复目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的恢复,增加患者自信心,减少心理痛苦,减少再住院;避免卧床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运动耐量减退、低血容量、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提醒戒烟并为Ⅱ期心脏康复提供全面完整的病情信息和准备。




2、Ⅱ期心脏康复(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 ):


一般在出院 1~6 个月进行,PC1、CABG 后 2~5周常规进行,与Ⅰ期康复不同,除患者评估、患者教育、日常活动指导和心理支持外,Ⅱ期康复计划增加了每周3~5次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有氧代运动,抗阻运动以及柔韧性训练。

至少每次持续30~90 min,共3个月左右,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

因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住院时间控制在平均 7 天左右,因此Ⅰ期康复时间有限,Ⅱ期康复为冠心病康复的核心阶段,既是Ⅰ期康复的延续也是Ⅲ期康复的基础。


3、Ⅲ期心脏康复(院外长期康复 ):


Ⅲ期康复也称社区或家庭康复期,专为心血管事件 1 年后 的院外患者提供预防和康复服务,是Ⅱ期康复的延续。

此期的关健是维持已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运动的指导因人而异,低危患者的运动康复无需医学监护,仍为高危患者的运动康复仍需医学监护,对患者的评估十分重要,低危患者及部分中危患者可进入Ⅲ期康复,高危患者及部分中危患者应转上级医院继续康复,纠正危险因素和心理社会支持仍需继续。

--本文完--

【相关推荐】
简单介绍6分钟步行试验;
心肺功能评估的金标准;
心肺运动试验(CPET)如何实施运动方案。

PS:康复小部落,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部落!本平台致力于分享康复知识,传递健康信息。欢迎关注,用知识武装大脑。


编辑:康复小部落
酋长微信:qiuzhangQZ
参考文献:袁丽霞等.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 (2018 版 )解读.

康复小部落
分享康复知识,传递健康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