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吞咽与呼吸出现冲突时,机体会优先呼吸而牺牲吞咽,从而增加误吸风险。”
口腔、咽、喉等部位是呼吸和吞咽的共同通道。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口腔、咽进入气管;吞咽时,食物通过口腔、咽进入食管。会厌软骨起到了关键的分隔作用。人体正常呼吸时,空气可以顺利通过咽部到达气管;而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气管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道发生误吸。
1、呼吸调节中枢:位于延髓上部,延髓的呼吸相关神经元可分为背侧呼吸组(DRG)和腹侧呼吸组(VRG)。背侧呼吸组位于延髓背内侧,以吸气神经元为主,其轴突终止于脊髓颈、胸段的膈神经运动神经元和肋间神经运动神经元;腹侧呼吸组吸气神经元和呼气神经元数目大致相当,其主要功能是接受肺牵张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并将传入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2、吞咽中枢:位于延髓中下部、大脑皮质、皮质下、小脑及锥体外系。延髓背外侧(DSG)与腹外侧区(VSG)构成脑干的吞咽中枢模式发生器(CPG)。CPG的神经元可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将兴奋或抑制信号传递给参与吞咽的肌肉,从而调节吞咽的时序性和节律性。3、二者相互关联:吞咽和呼吸在中枢存在信息共享与相互抑制,受CPG的统一控制和协调。来自咽、喉、气管的信号上传至延髓等中枢,CPG快速有效的过滤和分析传入信号,确定兴奋或抑制。启动吞咽时,暂时性抑制呼吸,一系列适时的生理运动能有效防止食物进入气道;气管机械感受信号异常时,兴奋呼吸和咳嗽行为发生器,抑制吞咽行为发生器。
1、膈肌作为主要吸气肌,在预防食管反流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结构上,食管沿着脊柱椎体下行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因此膈肌无力时,对食管的压力会减小,使得胃食管反流的概率大大增加。2、吸气辅助肌与吞咽肌(颈部)有部分重合。如肋间外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肌和斜方肌,在呼吸和吞咽过程中都起到辅助作用。在呼吸困难的患者身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患者调动吸气辅助肌努力进行呼吸。此时这些肌肉主要用于呼吸,而吞咽动作会被抑制,喉上抬受到影响。
1、口腔准备期:咽和喉处于静止状态,舌根和软腭接触关闭口腔后部,气道开放,此时是鼻呼吸。2、口腔期:双唇紧闭,舌向后推送食物;腭肌功能正常,保证呼吸顺畅。3、咽期:吞咽反射诱发的瞬间呼吸暂停、通过舌骨上肌群和咽提肌的收缩实现舌骨和喉的上抬、两侧声襞靠拢关闭声门、杓会厌肌收缩使得会厌拉向后下关闭喉口、食管上括约肌适时开放。吞咽反射发生前后的呼吸都会自动转换成呼气相。4、食管期 :食团从咽被挤入食管,会厌软骨迅速复位,随后,重新恢复的呼吸过程。吞咽后呼吸从呼气相开始,目的是清除咽喉部的食物残留,防止误吸、渗漏的发生。5、呼吸与吞咽模式:吞咽和呼吸的协调运动具有时序选择性,正常人体按照呼气-吞咽-呼气模式进行。而有些患者采用的是吸气→吞咽→吸气模式,这是相当危险的!
良好的呼吸功能可以为吞咽提供稳定的气压支持。正常的呼吸节奏有助于维持胸廓和腹部的压力平衡,这对于顺利进行吞咽动作非常重要。在吸气末,胸腔内压力降低,腹腔内压力相对升高,这种压力差有助于推动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呼吸困难会使患者在吞咽时感到费力;呼吸不畅会影响吞咽时的协调动作,增加误吸的风险。正常的吞咽过程不会对呼吸造成明显干扰。当患者出现吞咽反射减弱、食管运动障碍等问题时,可能会导致食物反流进入咽喉部,甚至误吸入气道。这不仅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还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吞咽困难还可能使患者在进食时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PS:康复小部落,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部落!本平台致力于分享康复知识,传递健康信息。欢迎关注,用知识武装大脑。
部分素材源自网络,仅作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