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岗前体检禁忌逻辑关系梳理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建春
GBZ 188报批稿对于噪声岗前职业禁忌条款规定:
a)500 Hz、1000 Hz和2000 Hz中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b)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双耳平均听阈≥40 dBHL,且较好耳语频(500 Hz、1000Hz和2000 Hz)和高频(4000 Hz)听阈加权值≥26 dBHL;
c)任一耳传导性听力损失,语频平均听阈≥41 dBHL。
首先科普一下条款中涉及的几个定义: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传导性听力损失。一般来说,当在多个频率(如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等)测得的听力阈值大于25dB HL,就可以初步判定存在听力损失;气骨导差小于10dBHL的听力损失,称之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气骨导差大于10dBHL称之为传导性听力损失。
接下来,对于第一条500 Hz、1000 Hz和2000 Hz中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理解。我们做一个定量的逻辑关系梳理。(对于永久性的理解,一次电测听检查就确定永久性,这本身就不太严谨,虽然有时候通过问诊,如美尼尔氏症、突聋等,都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只能作为非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鉴别,本文不做详解)
1、从临床上判断,只是语频有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高频段正常,这种情况可能这人什么病都不是,更谈不上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了;
2、语频有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又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那势必存在高频段的听力损失。我们将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个定性的表述转化为定量的表述:“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平均听阈≥25 dBHL”作为高频听阈变化的起点考虑(当然,这种表述只代表普遍性,也存在特殊情况),这样,标准中的“将500 Hz、1000 Hz和2000 Hz中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以理解为:500 Hz、1000 Hz和2000 Hz中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 ,且3000 Hz、4000 Hz、6000 Hz平均听阈≥25 dBHL。
那么,再来看看修订稿表述转换后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的逻辑关系:
a) 500 Hz、1000 Hz和2000 Hz中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 ,且3000 Hz、4000 Hz、6000 Hz平均听阈≥25 dBHL;
b)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双耳平均听阈≥40 dBHL,且较好耳语频(500 Hz、1000Hz和2000 Hz)和高频(4000 Hz)听阈加权值≥26 dBHL;
经过梳理,再看第一条和第二条的逻辑关系,现在不难看出,如果满足第二条的条件,势必也满足第一条的条件,所以征求意见稿修订后的噪声岗前禁忌第二条实际变成多余的了,实际理解可以归纳为:
1、语频各频段听阈正常,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听阈异常者,只要较好耳语频听阈加权值小于26 dBHL,均不再属于禁忌;(根据GBZ188-2014,语频各频段听阈正常,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双耳平均听阈≥40 属于禁忌)
2、语频有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均属于禁忌;
3、任一耳传导性听力损失,语频平均听阈≥41 dBHL。
(其实再简单的想下,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双耳平均听阈≥40 dBHL,且较好耳语频(500 Hz、1000Hz和2000 Hz)和高频(4000 Hz)听阈加权值≥26 dBHL,这不就是GBZ49的噪声聋的诊断起点吗?都满足诊断起点了,还可能不满足第一条的禁忌条件吗?)
为更好地理解GBZ188.再来梳理下现行GBZ188关于噪声作业岗前职业禁忌条款之间的关系:
a)500 Hz、1000 Hz和2000 Hz中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b)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双耳平均听阈≥40 dBHL;
第一条是对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者,侧重语频段改变设定的条件,量化处理后可以理解为:500 Hz、1000 Hz和2000 Hz中任一频率纯音气导听阈>25 dBHL ,且3000 Hz、4000 Hz、6000 Hz平均听阈≥25 dBHL;
第二条是侧重高频段改变设定的条件,也符合噪声对听力影响的听力学特征而设定的。
为何说《劳动者健康监护标准》(征求意见稿)有重大缺失?十大理由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