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AP)破裂容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在斑块破裂前早期诊断VAP并有效干预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性能优异的靶向相对分子质量1.8×104转位蛋白(TSPO)的探针,通过这类探针反映斑块中活化巨噬细胞数量,从而评价VAP。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李全等对2种新的TSPO靶向探针——18F-FDPA和18F-LW223,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在腹主动脉VAP兔模型中开展实验,该研究发现18F-FDPA可对易损斑块进行早期显像,与18F-LW223相比能提供信噪比更佳的图像。
研究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 VAP)是指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发生血栓或进展迅速的危险斑块。超过70%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是由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1],且事件发生前常无明显前驱症状。如何在斑块破裂前对VAP早期诊断、并通过有效措施干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巨噬细胞是导致并增加斑块易损性的重要“罪犯”细胞。研究表明,靶向相对分子质量1.8×104转位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 TSPO)的探针能通过反映斑块中活化巨噬细胞数量来评价VAP[2]。目前用于VAP显像临床研究的TSPO探针主要是N-甲基-11C-(R)-1-(2-氯苯基)-N-(1-甲基丙基)-3-异喹啉甲酰胺[N-methyl-11C-(R)-1-(2-chlorophenyl)-N-(1-methylpropyl)-3-isoquinolinecarboxamide,11C-PK11195],但11C-PK11195的非特异性摄取太高,导致图像信噪比较低[3]。
18F具有优良的半衰期和核素性质,对经典TSPO探针18F-N,N-二乙基-2-{2-[4-(2-氟乙氧基)苯基]-5,7-二甲基吡唑[1,5-a]并嘧啶-3-基}乙酰胺[N,N-diethyl-2-(2-(4-(2-fluoroethoxy)-phenyl)-5,7-dimethylpyrazolo[1,5-a]pyrimidin-3-yl)-acetamide, DPA-714]的乙二醇链进行修饰,将18F直接与苯环相连,得到N,N-二乙基-2-[2-(4-18F-氟苯基)-5,7-二甲基吡唑[1,5-a]并嘧啶-3-基]乙酰胺[N,N-diethyl-2-(2-(4-18F-fluorophenyl)-5,7-dimethylpyrazolo[1,5-a]pyrimidin-3-yl)acetamide,18F-FDPA],从而提升了代谢稳定性。研究表明,18F-FDPA与TSPO的Ki值为(2.0±0.8) nmol/L,具有很高的亲和性;同时与中枢苯二氮受体的亲和性远低于18F-DPA-714(Ki值分别为>1 mmol/L和>10 μmol/L),具有更好的特异性[4]。笔者前期研究发现,18F-FDPA 在正常大鼠活体内血液清除较快,在正常非靶组织(肝、肺等)的摄取很低[5-6]。18F-(R)-(N-仲丁基)-3-氟甲基-N-甲基-4-苯基喹啉-2-甲酰胺[(R)-(N-sec-butyl)-3-fluoromethyl-N-methyl-4-phenylquinoline-2-carboxamide, LW223]为新一代TSPO靶向探针,克服了既往探针在体内分布易受rs6971遗传多态性影响的不足。本研究采用18F-FDPA和18F-LW223对兔腹主VAP模型进行显像,探讨2种探针用于PET显像及评估抗VAP药物治疗效果的可行性和效能。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1. 18F-FDPA和18F-LW223的制备。18F-FDPA制备时间为68 min,未衰减校正的放射化学产率为(20.1±1.5)%。产品经HPLC鉴定,放化纯>98%,比活度为371~626 GBq/μmol。18F-LW223的放射峰是保留时间为10.54 min和11.49 min的双峰,与标准品19F-LW223的紫外双峰保留时间(9.81 min和10.91 min)一致。18F-LW223未衰减校正的放射化学产率为(26.2±1.9)%,放化纯>99%,比活度为653~987 GBq/μmol。
2. PET/CTA同机融合显像(图1)。18F-FDPA在3组不同时间点(第12、16和24周末) PET/CTA显像中,TBR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组间83.21,时间效应144.88,交叉效应68.09;均P<0.001)。在第12周末显像中,3组腹主动脉区域均无明显显像剂摄取增高灶,TBR值分别为0.77±0.15、0.90±0.17和0.82±0.13。在第16和24周末显像中,B组的TBR值(1.40±0.24和3.66±0.68)均高于同期时间点的C组(1.18±0.09和1.63±0.20,均P<0.05)和A组(0.89±0.13和0.88±0.11,均P<0.001);C组TBR值均高于同期时间点的A组(均P<0.01)。
18F-LW223在3组不同时间点PET/CTA显像中,腹主动脉区域均无明显显像剂摄取增高灶(F值: 组间2.66,时间效应0.98,均P>0.05;交叉效应F=4.28,P=0.005)。3组在不同时间点TBR值变化的趋势不同,其中B组的第24周末TBR值(0.83±0.14)高于第12和16周末(0.72±0.28和0.66±0.29,均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在第12、16和24周末,3组18F-FDPA的TBR值均明显高于18F-LW223的TB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88~36.79,均P<0.05)。
分析同机CTA图像:仅B组第24周末18F-FDPA高摄取的腹主动脉病变部位似见低密度脂质斑块,管腔轻度狭窄。余各组及各时间点兔腹主动脉CTA图像均未见明显异常。
3.病理HE及免疫荧光CD68和TSPO分析。第24周末3组病理HE染色表明,腹主动脉18F-FDPA 高摄取区域的动脉内膜增厚,脂质核、泡沫细胞和炎性病变细胞浸润增多,表明18F-FDPA摄取与VAP之间呈正相关。巨噬细胞CD68和TSPO免疫荧光分析进一步证实巨噬细胞在这些VAP区域中的表达。A组腹主动脉管壁正常,未见CD68和TSPO巨噬细胞高表达。B组和C组腹主动脉管壁内膜增厚,脂核大,泡沫细胞多,坏死脂质核心内和周围CD68和TSPO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且B组明显多于C组(图2)。
讨 论
TSPO曾被称为外周苯二氮类受体,主要位于细胞线粒体外膜上,参与胆固醇转运或类固醇生成等细胞功能。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TSPO在动脉斑块炎性病变区域的活化巨噬细胞中呈高表达[2]。巨噬细胞在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作用下,逐渐分化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最终细胞凋亡和坏死导致破裂、胞质内脂质溢出形成斑块的脂质核心[9]。易损斑块内巨噬细胞促进炎性反应并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和纤维帽,使斑块纤维帽变薄,上述因素导致斑块的不稳定,易于发生糜烂和破裂。成熟的单核细胞比促单核/髓细胞具有更高的TSPO表达。在体外培养的人巨噬细胞中TSPO的表达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20倍左右,被激活后,TSPO表达水平又会增加2~3倍[10]。
本研究使用靶向TSPO的2种探针18F-FDPA和18F-LW223,对探针在同一斑块模型中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以筛选性能更佳的VAP探针。18F-FDPA此前由于合成产率太低,应用受限。研究者先后对该探针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使18F-FDPA从最初的放射化学转化率<3%提高至未校正的放射化学产率(19.9±1.7)%[4-5,11-12]。该探针在大鼠脑神经炎性病变(脑缺血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病灶中有特异性浓聚[4]。18F-LW223为第3代TSPO探针,在人脑和心脏样本中,18F-LW223与TSPO的结合不受人rs6971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显像中,18F-LW223能够准确定位梗死区巨噬细胞驱动的炎性病变[13-14]。但目前尚无2种探针在VAP模型中的显像研究。
本研究中,18F-FDPA 在肺、肠道等非靶器官的清除很快,图像本底很低。其在腹主动脉区域的摄取随高脂喂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B组易损斑块摄取明显高于其他2组。18F-LW223在肺、血池等非靶器官的清除慢,图像本底高,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8]。可能受血池中高本底的影响,18F-LW223摄取在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模区域均无明显增高,且B组中18F-LW223的TBR整体低于18F-FDPA。因此,18F-FDPA可能更适合VAP显像。
既往靶向TPSO的斑块显像研究多采用小鼠模型。S-N,N-二乙基-9-(2-18F-氟乙氧基)-5-甲氧基-2,3,4,9-四氢-1H-咔唑-4-甲酰胺[S-N,N-diethyl-9-(2-18F-fluoroethyl)-5-methoxy-2,3,4,9-tetrahydro-1H-carbazole-4-carboxamide,18F-GE-180][15]和N-[2-(2-18F-氟乙氧基)-5-甲氧基苄基]-N-[2-(4-甲氧基苯氧基)吡啶-3-基)]乙酰胺[N-(2-(2-18F-fluoroethoxy)-5-methoxybenzyl)-N-(2-(4-methoxyphenoxy)pyridin-3-yl)acetamide,18F-FEMPA][16]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B100/100小鼠模型中的主动脉显像和N-(5-氟-2-苯氧基苯基)-N-(2-18F-氟乙基-5-甲氧基苄基)乙酰胺[N-(5-fluoro-2-phenoxyphenyl)-N-(2-18F-fluoroethyl-5-methoxybenzyl)acetamide,18F-FEDAA1106][17]在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像显示,上述探针在肺等邻近主动脉的非靶器官具有高摄取,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Zhang等[18]报道的N-18F-氟乙酰基-N-(2,5-二甲氧基苄基)-2-氨基二苯醚[N-18F-fluoroacetyl-N-(2,5-dimethoxybenzyl)-2-phenoxyaniline,18F-PBR06]在ApoE-/-小鼠粥样硬化病灶有明显摄取,22周时斑块/肌肉比达到8.09±1.12,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32周ApoE-/-小鼠的斑块/肌肉比明显高于22周ApoE-/-小鼠。Kopecky等[19]的研究用2-{6-氯-2-[4-(3-18F-氟-丙氧基)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基}-N,N-二乙基乙酰胺[2-(6-chloro-2-(4-(3-18F-fluoropropoxy)phenyl)imidazo[1,2-a]pyridin-3-yl)-N,N-diethylacetamide,18F-PBR111]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进行显像,发现斑块中的摄取显著提高,其中TSPO定位于CD11b+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上述研究证实了靶向TSPO探针用于检测和量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行性。但是小鼠斑块体积较小,较难进行活体定位。与上述探针相比,本研究所使用的18F-FDPA具有肺、血池、肠道等部位本底低的优点。同时本研究采用兔腹主动脉拉伤模型,用CTA对腹主动脉进行精准定位,可以更准确地在体定位斑块所在位置。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样本量偏小,对实验结果可能造成统计学偏倚;(2)由于检测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中巨噬细胞免疫荧光CD68和TSPO染色未能成功进行同张切片共定位,而是采用相邻切片分别染色。上述问题都需要在下一步实验中加以完善。
综上,18F-FDPA可对易损斑块进行早期显像,与18F-LW223相比能提供信噪比更佳的图像,有潜力用于易损斑块的早期鉴别和降脂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