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两头春”,这2类人要“躲春”,看看有没有你

健康   2025-02-02 13:58   山西  

明天就是立春了,而且今年不止这一个立春,下一个立春也在蛇年,这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干支纪年法,每60年一个轮回,而“两头春”的情况也非常多见,容易出现“春寒料峭”的情况。另外春季气候反复无常,一会儿温暖一会儿寒冷,这种变化容易引发体内的不平衡,影响人的健康。
“躲春”并不是让你躲避春天,而是提醒大家在春季气候多变、阴阳转换之际,要调整身体,防止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
中医理论认为,春季是“木”之气旺盛的时候,是肝脏最为活跃的季节。如果春天来临时,气候变化剧烈,温度忽高忽低,容易导致体内的气血失调,特别是肝气失调,直接影响健康。所以,在这个阶段,人的身体如果有一些隐患,气血不调或体质较弱,那就需要特别小心了。
哪些人需要特别“躲春”?
1. 肝气不调的人
春季是肝的旺季,肝气开始活跃,如果肝气本身就不调,或者肝血不足的人,这段时间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失眠、烦躁等症状。特别是一些有肝脾不和、肝郁气滞的人,春季容易加重症状。肝气郁结往往还会引发消化不良,肚子胀气,甚至皮肤问题,比如长痘、出油等。
解决办法:
针对肝气不调的人,春天要尽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生气。可以适当的喝一些疏肝理气的茶,比如玳玳花、菊花、薄荷等,还有经典的中药方剂,比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能帮助调节肝气,保持情绪稳定,减轻肝脏负担。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散步、打太极等活动,既能放松肝气,又能保持身体的气血流畅。
2. 体虚容易感冒的人
春季是气候最容易多变的季节,尤其是早春时节,时冷时热,气温变化大,这对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来说,是个考验。特别是那些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导致体内阳气不足,感冒、咳嗽、流感等症状频发。
解决办法:
对于体虚的人,首先要注重调养脾胃,可以食用一些温补脾胃的食物,比如山药、白术、枸杞、红枣等。推荐用小茴香、干姜、党参等材料煮汤,帮助暖胃补气。
同时,中医讲究“春捂秋冻”,春季最好多穿一层衣物,尤其是早晚气温低时,不要贪图一时凉快而着凉。可以配合一些温阳补气的中药方,比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如何平安度过春季?
除了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调整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法,帮助身体适应春季的变化:
食疗建议
春季应该以温补为主,避免过于寒凉的食物。比如可以多吃一些如苋菜、荠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它们能够帮助清理体内的湿气,增强肝脏功能。
调节作息
春季白天变长,阳气逐渐上升,要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规律,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能帮助养肝护肝,保持身体健康。
精神调节
春天是气血生发的季节,很多人容易情绪波动,所以春季调节心态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保持内心的平和。

老郭聊健康
🔴点我关注!每天为您解疾病之惑,纠养生之误!我是老郭,加入我们,和137万朋友一起养生
 最新文章